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本文系作者灰分享的影視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中唐詩人中,讚美牡丹的詩不勝列舉,但能像王建那樣,在構思立意上獨樹的還不多見。那麼,王建的牡丹詩在構思立意上是怎樣別出機杼的呢?且看看下面他寫的這首詠牡丹的詩。這首詩題目中的“賃”,是租賃,即借的意思。王建(約767830),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中唐詩人,出身寒微。雖擔任過縣丞、司馬一類小吏,但那是在他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之前,生活並不富裕,無處棲身,租賃他人住宅居住。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河南許昌景區

這首牡丹詩就是在他租借了他人住宅後第一次見了牡丹花後所題寫的。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意思是說,(我)在租賃的住宅院子裡,看到許多剛開出來而過去從未見到過這樣奇異的花,擔心它們是“妖”,心裡非常害怕。饒:是“多”的意思;妖:反常怪異之物安。為什麼王建會把宅院中的這些花看作“妖”呢?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樣色彩妖豔,不懂得它們是些什麼花。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題所憑宅牡丹花》

以為是“妖”,所以心裡非常恐懼。其實,王建面對著租賃來的住宅院中這些從未見過的陌生奇花,把它們當作“妖”在心理上產生恐懼完全是正常的。因為從認知心理上來講,人們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有一個過程。尤其是在審美中,作為審美客體的牡丹花。如果沒有被審美主體的人認識時,不僅不可能對它喜歡,還會產生恐懼。只有在對審美客體進行了多次甚至長時期的接觸並真正認識到它不但無害而且很美后。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豔麗的牡丹花

這才能消除恐懼,並隨之產生愛。王建首聯所寫的,就是初次見到牡丹花時的這種認知心理。但隨後看到這些妖豔的異花色彩日漸開始變化後,他就不再恐懼,反而產生了喜歡。頷聯“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就是他認知心理變化的結果。當他經過反覆觀察,過了一些日子,看到這些花逐漸從深深的紫色變為粉紅色,不但鮮豔光彩,而且十分嬌美,可愛極了。於是對它們便喜歡了起來。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太陽下的牡丹花

這是寫他從恐懼到喜歡的心理轉變。紫膩:花紫色,肉質細膩;退紅:是“粉紅色”的意思。由於他對這些粉紅色,肉質細膩的,嬌豔的鮮花太喜歡了,就擔心它們有朝一日將凋謝。便用頸聯來表達自己的心願:“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爊”。且願:是“但願”的意思。風留著:(讓)春風留住;日指太陽光;炙:“燒”的意思;燋:是“焦”的通假字;灸燋:(被太陽)烤焦。這聯的意思是說。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洛陽城的花期

但願春風能夠把花留住,讓我犯愁是怕炙熱的陽光把它烤焦了。這是詩人由愛花到惜花的心理變化。然而,事物的發展都有它固有的規律,即盛極必衰。牡丹花同樣如此,它並不因為詩人惜花而不凋謝,面對著已經枯萎的牡丹花葉。詩人只好無可奈何地續出尾聯:“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這一聯的意思是指。可憐的牡丹花已枯萎到處飄零,我把它們收集起來當香燒,讓它們的香氣留駐在人間。

為什麼這首讚美牡丹的詩,能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

唐代人賞花繪圖

蕊:原指花芯,俗叫“花心”,裡作“花”講。由上可見,王建這首五言律詩構思立意的別出機杼,就在於他將全詩由最初的恐花→愛花→惜花→把落花當香燒……透過這一系列認知心理的變化來構成。這是前人詠牡丹詩所未有過的。正因為這樣,使這首讚美牡丹豔麗和嬌美的詩不僅產生出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具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中唐時代牡丹詩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