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楊堅真是弘農楊氏之後嗎?專家:有偽託之嫌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個幾個大混亂時期,一是春秋戰國,一是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之一,最終由隋文帝楊堅於公元581年結束了這種混亂,讓華夏大地重歸一統。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據史料記載,楊堅是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系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楊堅的四世祖楊元壽被北魏任命為武川鎮司馬。楊堅的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位極人臣。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對於楊堅這樣的出身,有學者曾提出過質疑,他的出身並不如史料中所說的那樣高貴。陳寅恪在多方考證的基礎上,楊堅家族可能是山東寒族,其弘農楊氏的身份應出於偽託;而所謂楊元壽留鎮武川亦是宇文泰為籠絡部下感情而虛構之事。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楊堅家族真正有史蹟可證的人物,是起自他的祖父楊禎。北魏末年,天下動亂,楊堅的祖父楊禎於是避居中山,聚集部眾討伐鮮于修禮,後來戰死。楊禎戰死後,其子楊忠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活躍在戰場上。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楊忠初隨爾朱氏、獨孤信征戰。北魏分裂後,加入西魏王朝,得到丞相宇文泰重用。隨軍擒竇泰、破沙苑、敗南梁,遷徵西將軍、驃騎大將軍,封陳留郡公,因功賜姓普六茹氏,因此改名普六茹忠。北周建立後,普六茹忠拜小宗伯、大司空,遷柱國大將軍,封隨國公。天和三年(568年),因病去世,享年62歲。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六月癸丑夜,楊忠之妻呂氏(名苦桃)於馮翊般若寺生下了楊堅,依父姓,楊堅當時的名字是普六茹堅。據說楊堅出生時,天有異相——“紫氣充庭”。《隋書》記載,當時有一個尼姑對呂氏說,楊堅此人不可與常人一樣撫養,所以尼將楊堅帶到別館,親自撫養。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後來,楊堅的才能確實異於常人:14歲時,京兆尹薛善就徵辟他為功曹;後來,因為其父楊忠的功勞被授為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成紀縣公。天和三年(568年),父親楊忠死後,27歲的楊堅承襲父爵,成為新一代的隋國公。

楊堅稱帝為何不叫楊堅,而是普六茹堅?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隋文帝即位,統一全國後,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領(以及其所轄府兵)恢復漢姓,他自己的名字從普六茹堅改回楊堅。在位期間,楊堅勵精圖治,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