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泐|通諸子百家的元代比丘

宗泐(1318-1391年),元末明初名僧。字季潭,別號全室,俗姓周,臨海人。其父母早亡,寄食鄰里。八歲時趨臨海天寧寺(即今龍興寺)出家,十四剃度,二十歲時至杭州淨慈寺。師從大欣笑隱,大欣試以《心經》,宗泐出口成誦,遂為之授具足戒。此後居淨慈數載,其間“博諮經典,精求義蘊,律論梵藏,備盡厥旨”。大欣累主名剎大寺,宗泐均追隨左右。大欣死後,遂迴歸故里,隱居雲嶺、紫籜嶺和天寧寺諸處。道法益盛,聲名日隆。元末,應杭州僧眾堅請,出主中天竺萬壽永祚寺。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徵江南有道僧人,應召稱旨,住天界寺。五年(1372年),朝廷建廣薦法會於蔣山太平興國寺,受命升座說法。九年(1376年)春,明太祖命“育發以官之”,宗泐表示不願為官,希望終老釋門。太祖從之,御製《免官說》以賜。後同杭州演福教寺住持、天台宗高僧如玘註釋《心經》、《金剛經》、《楞伽經》等,頒行全國。

宗泐談吐風雅,精通諸子百家,善詩,工書。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臨天界寺,讚賞其博學通儒,呼為“泐秀才”。其詩風骨高騫,圓融淵湛,“所為文詞,禪機淵味,發人幽省”,為虞集、黃縉、張翥等名家所推重,被譽為“博遠古雅,當代宏秀之宗”。尤擅隸書,筆法以古拙見功夫。所著有《全室外集》九卷,《續集》一卷,《四庫全書》收錄。錢謙益認為,《全室外集》中,“以欽和御製詩為首”。此外,《千頃堂書目》尚載其有《西遊集》一卷,“蓋奉使求經時道路往還所作,見聞既異,其記載必有可觀”。《明詩別裁集》錄其詩二首,即《夏夜與錢子貞集西齋賦詩敘別》和《聽泉軒為藏無盡作》。

宗泐跋王蒙《太白山圖》,楷書,縱27釐米。現藏遼寧博物館。

編輯: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