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些年來,中華傳統文化逐漸呈現復興之勢。很多大家聞所未聞的歷史古籍都被髮掘出來,從前幾年興起的《百家講壇》可以看出,當代確實湧現出了許多精通文史國學的大家,這些人的一些言論放在現在仍然可以說是很經典的。

可以說名家輩出,易中天、王立群、閆崇年、曾仕強、劉心武、紀連海……這些大家將自己的專業知識以最平凡的方式娓娓道來,把中華文明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給國人,在社會上產生了不錯的反響,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當然,也不乏一些人藉助這個平臺打造自己人設,大肆在社會上傾銷包裝自己,成功的撈取豐厚的報酬。雖然他們謀取了巨大的利益,卻最終產生了一系列的笑話,至今讓人垢齒,成為茶餘飯後的“消遣”。不過這些人大都非常聰明,他們遇到這種情況之後,懂得悄悄淡出公眾的視野,開闢新的“疆域”。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都得益於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懂得《周易》裡“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起《周易》,這絕對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一部“寶貝”。相傳在《周易》之前,還有兩本易書,一個叫《連山》,一個叫《歸藏》,三本書合稱《易經》,不過除了《周易》以外,另外兩本已經失傳,日常生活裡提到的《易經》大多指的是《周易》。

很多人都說《周易》是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湯陰羑里城的時候推演出來的。但據史學家考證,《周易》是秦漢時期的產物,主要可以劃分為《經》和《傳》兩大部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古代,帝王遇到重大事件,比如戰爭、自然災害時,總會手足無措。這個時候,需要透過占卜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確定吉凶,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上記載的都是卜辭,而《易經》就是對卜辭規律的總結概括,可以說包羅永珍,是中華文化傑出的代表之作。其中蘊含諸多的金句,比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謙謙君子”,“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等等。

其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被很多經商創業人士奉為圭臬,一步一個腳印成功地走上了人生的巔峰。當然這裡的“窮”可並不是說一個人身無分文那種窮,而是指身處困境。這種困境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打個比方來說,就好比我們要去爬一座山,結果經常走的那條山路被一塊大石頭給堵死了,你推又推不開它,翻又翻不過去,這個時候就叫做“窮”。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位設計師,今天這個宣傳圖片老闆催著你趕快落實,必須要創造出一個與別人與眾不同的“五彩斑斕的黑”。可是你這會兒看了看時間點,已經凌晨1點了,大腦早已進入了休眠狀態,卻怎麼也想不出如何把這個圖片製作出來。這個時候可以說也是一種“窮”。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

面對這兩種“窮”狀,如果你一根筋只知道鑽牛角尖,就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最後不但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還會徒增煩惱。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想起“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就一定會豁然開朗。山路走不通,還有其他山裡的路啊,換條路試試說不定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同樣地,自己設計圖片不知道什麼叫“五彩斑斕的黑”也可以看一下別人是如何設計出來的,然後再確定自己的風格。很多人在遇到“窮”境的時候,最直接的想法不是想著去變通,而是沉溺其中,堅持自己認為的就是對的,你那樣做就是錯的。這樣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反而找不到出路。

相反,如果你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話來進行自檢的時候,就會發現以前的自己是真的“傻”。

很多人正是由於懂得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通之理,才能在困厄之時走出困境,收穫事業上的成功。

這些人即使不是非常富有的人,也一定是順風順水,一生無憂的豁達之人。功成名就雖然是所有人的希望,但現實的生活當中,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做到呢?你是那個人嗎?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早已功成名就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