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宋詞,即是我國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

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 樂府、 樂章、 長短句、 詩餘、 琴趣等。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這就說明,比起唐詩,宋詞的韻律感更強,適合歌唱,易於流行。就好比今天通俗唱法的流行歌曲一樣,旋律動聽,朗朗上口,易於傳唱。

宋詞分為兩種流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現在正是庚子年初春時節,萬物已然復甦,不論桃紅柳綠,也不論江水如藍,數不盡的美景正等待著我們踏青遊玩時觀賞。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跟隨宋代文學家的腳步,一起欣賞春天的山水田園,一起品味春天的人文美景,當然,也少不了觸控他們獨特的情感世界。

按個人的喜好,首先推出的自然是蘇軾,即蘇東坡,讓我們看一看他在春天裡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桃源憶故人·暮春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閒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這首詞,創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暮春。

蘇軾在常潤道中,回憶起同友人陳襄,在寒食節出遊西湖的情景所作。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詞的大意為:

如同華胥一樣的美夢做完了,人在什麼地方?只聽見黃鶯在紅樹上啼鳴。薔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進入了寂寞而空閒的庭院。

溫暖的春風不懂得留住花,卻將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們身上。樓上的人,望著春天快要過去,滿地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見回去的路。

全詞運用神話、象徵的筆法與寫實結合,以景喻意;借回憶寒食節出遊之筆,含蓄地袒露了詞人對官場、功名的殘酷現實不滿。雖然有“鶯啼紅樹”,“薔薇香雨”,最終不過是“寂寞閒庭戶”;雖然想“望春歸去”,卻已是“芳草迷歸路”。的確是一場神話一般的“華胥夢”。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創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春,正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

三月七日,蘇軾在沙湖道上遇到了下雨,僕人拿著雨具先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他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宋詞裡的春天之蘇東坡

詞的大意為:

不用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放開嗓子吟唱,從容前行。竹杖和草鞋輕便得勝過騎馬,誰還會害怕?穿著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能過自己的一生。

微寒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感覺稍微有些冷,沒想到山頭初晴的斜陽卻迎面照射過來。回頭望一眼走過的風雨淒涼而冷清的地方,我信步走在歸途,不管有沒有風雨,或者是否晴天。

這首詞為蘇軾人生代表作之一。

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的舉動,表現了雖身處逆境,屢遭挫折,卻不畏懼不頹喪的堅強性格和豁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生動詼諧。

讀罷全詞,不禁令人心情振奮,心境豁然開朗,從而看淡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本文出自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