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據說在他第四次當選總統的時候,有一位記者問他“

第四次當選總統是什麼感受?

羅斯福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請這位記者吃三明治。

被總統請吃三明治,記者感覺無上光榮,三明治的味道好像也格外美味;沒想到吃完一塊,總統又讓他吃了第二塊,這一次記者吃得很慢,覺得還可以。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吃完,總統又示意他吃一塊,記者已經明顯感覺難以下嚥了,但是羅斯福竟然把第四塊三明治推到了他面前,

記者禮貌地拒絕了

這時候羅斯福說:“

你把這第四塊三明治吃下去,我就不用回答你的問題了,因為你自己會有親身感受。

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

,無論是當總統還是吃三明治。

一件事情越重複,獲得的樂趣和滿足越少

,也可以理解為時間價值遞減。

魚與熊掌都是美味,而窮和胖皆為累贅。美好的東西總難全部追求,而當你選擇墮落,所有的糟糕都會慢慢靠近。

李敖曾經在一次訪談中問過:“

一年中我們是活了365天,還是活了1天重複了364次?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從“硬生命”的角度來看,不管是1天還是365天,隨著這一年的結束,我們的生命又過去了一年。

但是從“軟生命”的角度來看,就大有區別,活了365天,是每一天我們都生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有樂趣。

而1天重複364次就是每天過著一成不變中規中矩的生活,即便這一天你過得是衣食無憂風光無限,但重複了364次,

你的“軟生命”也最多相當於過了1天,這樣的人生缺乏邊際效用。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什麼是邊際效用呢?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通俗地說,就是“接二連三”——

因為增加了1,1又帶來了2的增加。

應用在時間商中,邊際成本就是我們每做一件事要投入的時間;

邊際收入就是我們每做一件事新收穫到的、新增加的人生收穫

;邊際效用就是每消耗一個單位時間所帶來的新增加的享受。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這個定律說的是,在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消耗某種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消耗這種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遲早都會下降。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單位時間內一直重複做同一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幸福感、滿足感、成就感也就會減少。

在生活中,我們既要適當學會邊際效用,更要防止缺乏邊際效用。

簡單的來說就是就既要吃的好,又不能吃太飽!

人的一生太短了,我們要去闖蕩,去嘗試,用雙手去觸碰事物的溫度,用雙腳走遍萬水千山,懷著純粹的赤子之心,去看看這五彩斑斕的世界。

一個人慢慢的走,要放下一切多餘的想法,去努力自己的未來。不想那些沒用的,不做那些沒用的。

三十而立,要立什麼?——立身、立業、立家,但不要讓家成為你的束縛。

四十不惑,要明白什麼?——明白社會、自己、 責任。

五十知天命,要知道什麼?——知道自己的命運軌跡、人生定位、未盡到的責任。

六十而耳順,要看透什麼? ——看透人生,看淡生命生命和名利。

因為看淡,所以才要更珍惜。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所以說,你不能在三四十的年紀活得像七八十歲一樣。

男人至死是少年。

半生闖蕩,帶來家業豐厚,兒孫滿堂,行走一生的腳步,從起點出發,最後回到終點。

家——是歸宿,但不是安樂窩

喬布斯在他17歲的時候讀到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過,總有一天你會如願以償。”

這句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開始,即便33年過去了,他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去做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嗎?”

我們不妨也問問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天,要的不是享受,而是活得有意義!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

記住你隨時都將死去

”將會是你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會幫你做出生命中很多重要的選擇。

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期待、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它們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

記住自己隨時都會死去是避免患得患失最好的辦法。

畢竟,你已經一無所有了,沒有理由不去跟隨自己的感覺走。

最後告訴大家:其實,魚與熊掌也可以兼得,有些人,他既聰明,又帥氣,還有錢,人生如意,幸福美滿。

我們不能總是寬慰自己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億萬富翁也有我不曾有的煩惱,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寬慰氣餒的自己,而是以此警戒邋遢的自己,去向那些人學習。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我們不能忙於謀生,我們要嘗試生活。

貪圖享樂,常於小人掛鉤,舒服輕鬆,總是留給逝者的!!!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窮和胖卻可以共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