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設計心理學1》——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讀《設計心理學1》——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設計類的書,有時候會覺得作者天馬行空,而非一步步邏輯推理地告訴你為什麼這樣而不那樣,像《互動設計沉思錄》這種,感覺有點飄忽和晦澀難懂,講得是一些High Level的設計理念,而不是侷限於具體某一兩個產品如何著手設計;像《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簡約至上:互動設計四策略》、《設計師要懂心理學》等,則偏向於具體設計策略的方式方法。

這本《設計心理學》,兼顧了宏觀設計理念和微觀設計執行,貫穿整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何謂以人為本?簡單的理解,就是要確保設計的產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產品具有易用性和可理解性,能夠完成期待中的任務,並且擁有積極和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要做到以人為本的設計,設計師必須具備

設計思維

,這種思維,要求設計師對於原始的設計需求抱有探究事物本真的態度,不是一有任務,就機械般執行,而要去理解潛藏在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因素,藉助

雙鑽設計模式

,以期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地反覆和擴充套件。

讀《設計心理學1》——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一旦具備了設計思維,在設計流程的4個步驟(

觀察—激發創意—打樣—測試

)就會遵循互動設計的7個原則(

可視性、示能、意符、對映、反饋、約束、概念模型

),有意識地、深層次地感知使用者的認知和情感,從人的

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和反思層次

去系統性地考慮設計,以確保使用者的需求,意向和每個階段的要求都被忠實的理解,並且在所有其它階段得到尊重。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設計要避免

功能主義

的自我滿足,提防產品的

功能蔓延

。設計師、產品經理們容易陷入競爭者的追逐中,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而忘了出發點是什麼,為什麼要需要這樣的功能?有時候,也會迫於市場壓力,在營銷部門喋喋不休的要求增加功能下,匆促發布一些短期見效、實則有損產品價值的功能。

作者認為,適當地忽視所謂的競爭的言論,只有真正關注使用產品使用者需求,才能設計出優秀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