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到底講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戰爭中,大家津津樂道的往往是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像韓信的井陘之戰,創造了“背水一戰”和“置之死地而後生”兩個成語;還有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還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淝水之戰,等等。

談到這些戰役,我們的印象通常是,數量上以少勝多,就意味著在實力上以弱勝強。其實仔細分析之後,你會發現,不是這樣的。

真實情況是,總體上以少敵多的劣勢,被轉化成了在關鍵區域性中的以多敵少。換句話說,以少勝多,通常都是多的一方力量分散,在關鍵位置無法集中。而少的一方,力量集中到了關鍵區域性。

所以,在《孫子兵法》中從來不談什麼以少勝多的奇蹟。如果要談兵力對比,《孫子兵法》的說法是:“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你有十倍的兵力才可以打包圍戰,五倍的兵力可以打進攻戰,兩倍的兵力可以打對陣戰,差不多的兵力就必須考慮怎麼讓敵人分兵,比敵人少就只能考慮防守,如果實在兵力不足,能避開敵人就不錯了。你看,《孫子兵法》強調的是兵力優勢。

那非想以少勝多怎麼辦呢?《孫子兵法》裡也有一套說法可以參考,叫五條“知勝之道”,也就是不上戰場,就可以知道勝利與否的辦法。

這五條分別是——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識眾寡之用者勝。

上下同欲者勝。

以虞待不虞者勝。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什麼意思?

1、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就是不指望在戰場上靠運氣獲勝,而是在必勝條件下,一戰而定,這叫“知勝”。對自己心裡有數的一方能勝。

2、識眾寡之用者勝。就是知道需要多少兵、自己能帶多少兵、怎麼帶兵、怎麼用兵的一方能勝。

3、上下同欲者勝。指的是上下一心、士氣高昂的一方能勝。

4、以虞待不虞者勝。“虞”就是預備、防備的意思,“爾虞我詐”嘛。這句話其實等同於那句名言“機會是屬於有準備的人”,指的是準備充分的一方能勝。

5、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就是將領能幹,君王又不干預的一方能勝。

在這五條裡,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發現,在《孫子兵法》思想裡,打贏只有一種辦法,就是以強勝弱。但是什麼算弱、什麼算強,不能只看數量。所以,我們習以為常的以少勝多只是表象,事實上仍然是以強勝弱。

比如,著名的“淝水之戰”,謝安、謝玄的八萬兵馬戰勝了苻堅的八十萬兵馬。看起來神乎其神,但是隻要深入到歷史細節,你會發現,苻堅的戰敗並不是意外。

事情大概的過程是這樣的:公元383年,苻堅率八十萬大軍在淝水邊列陣,而東晉這邊的謝安、謝玄只有八萬兵馬。於是謝玄就派使者跟苻堅說,你把軍陣列在河邊,我渡不了河,咱倆沒法交戰啊。你稍微退一退,讓出點地方來,讓我渡河,和你一決勝負。

苻堅就同意了,後人都罵他蠢。但實際上,他是想假意同意,退一退,讓他渡河。但不是等他都渡過來,等他渡了一半,鐵騎掩殺過去,就把他們都消滅在河裡了,晉軍根本沒機會上岸。但是奇怪了,後來苻堅為什麼敗了呢,問題出在哪兒?

在於苻堅八十萬兵馬的內部,千瘡百孔。首先,北方當時剛剛統一,這八十萬兵馬是各個部族湊起來的。將領們各懷心思,真心為苻堅賣命的隊伍並沒有多少,而且這個時候部隊也沒有完全趕到戰場,做好準備。

苻堅這個人,有巨大的性格弱點,就是對人太好,沒原則地好。比如,滅了他人之國,別人都是斬草除根,他呢?你只要投降,皇帝也可以在我帳下做將軍,胸懷大得沒原則。不僅如此,苻堅的隊伍當中,還有一個東晉投降來的將軍叫朱序,他實際上成為了晉軍在苻堅內部的埋伏。

剛才我們說,謝玄要求苻堅往後退,苻堅就揮旗指揮軍隊後退,但後面的部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個朱序就大聲驚呼:“秦軍敗矣!秦軍敗矣!”這時候根本還沒接戰呢。秦軍看前面在退,聽後面在喊,心驚膽戰,狂奔亂逃,完全崩潰,根本就收不住。所以晉軍渡河過來之後的追擊,簡直就是正規軍對老百姓式的屠殺。淝水之戰,八萬對八十萬的勝利奇蹟就是這麼來的。

對照前面講的,《孫子兵法》的五條“知勝之道”,苻堅其實是必敗。所以,勝敗的邏輯,從來不是總體上,或者平均數上的力量對比,而是關鍵區域性的強弱對比。

以少勝多從來不是什麼奇蹟,在關鍵區域性的力量對比,才是問題的核心。

每一個有獨特力量的人,在這個時代,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