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雖說現在的人大都很忙,基本沒時間去傷春悲秋。但人生這條路,它總是充滿失意、迷茫、孤獨等負面情緒。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都迫切需要一縷陽光來照亮心中的灰暗面。所以聽音樂、玩遊戲、看風景等一切能帶來陽光的方式,都成了治癒我們內心的力量。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即使歷經了千年,也依然能治癒人心,那就是讀詩詞。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無論是給人希望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還是使人釋懷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亦或是促人超脫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都具有治癒人心的力量。當然,諸如此類的詩詞,不勝列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便是此類詩詞中的一首經典。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出自於宋代文學家蘇軾之手,是蘇軾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期間所作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蘇軾便藉助了自然界的風雨,來暗指人生中的風雨,從而表現出了曠達超脫的胸襟,讀後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開闊。簡單來說,就是讀後能治癒人心。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首先,詞的開篇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即不要聽到風雨打在樹葉上的聲音就害怕前行,就算放開喉嚨高聲吟唱徐徐而行又有什麼呢?可見蘇軾一開始不僅渲染了雨驟風狂,還發表了走路可以不受自然界風雨所影響的觀點。所以為了支撐這一觀點,緊接著蘇軾便說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即我拄著竹杖,穿著草鞋,就勝過騎馬。這點風雨算不得什麼,我再披上一蓑衣,就可以度過平生。從“輕勝馬”三字,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竹杖芒鞋,頂風衝雨的一種從容。也就是不慌不忙,在搏擊風雨中,笑傲人生。它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一種輕鬆、喜悅。而從自然界的風雨,過渡到人生中的風雨,又彰顯出了蘇軾的豁達灑脫,以及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然後,下片開始的“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即微寒的春風吹散了我的酒意,醒來後略微感到一些寒冷,山頭上的斜陽卻早已經露出了笑臉。從這三句的意思來看,它既與上片中所寫的風雨相對應,寫的是雨過天晴的景象,又為蘇軾抒發人生感慨作了鋪墊。也就是後面三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它的意思是說,再回首來時路上的風雨吹打樹葉聲,安然歸去,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這三句是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歷來為人所稱道。自然界的風雨和天晴本就是尋常景象,因此人生路上遭遇風雨也都屬尋常,毫無差別。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態度,即雖處逆境、屢遭挫折,但不畏懼、不頹喪的豁達胸懷。

蘇軾的這首詞,即使歷經千年,也依然治癒人心!

縱觀蘇軾的這首詞,從具體內容來看,它不過是記述了作者在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但是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它表現出了作者豁達的胸懷,寄寓了作者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所以對於我們而言,有的時候把榮辱得失看得太重,是會導致惆悵和痛苦的。總之,不畏懼、不頹喪的豁達胸懷很重要。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