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黃庭堅的傷春之作《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什麼意思

江西詩派的後人方回稱杜甫,黃庭堅,陳與義和陳師道為一祖三宗。其中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與義和陳師道為三宗。

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黃庭堅的傷春之作《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的詞,與秦觀齊名,稱“秦七黃九”。但後人評價,黃詞不如秦詞。但黃庭堅和蘇軾一樣,詩文之外,以餘力作詞,取得很高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黃庭堅一生屢遭貶謫,牢騷很大,有時也作曠達之語。他的詞,更多清麗婉轉之作。比如《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黃庭堅的傷春之作《清平樂·春歸何處》

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本首詞就是作於貶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寧四年)。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於宜州貶所。

與一般惜春詞不同,這首詞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這首詞賦予抽象的春天以具體人的特徵。詞人因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透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黃庭堅的傷春之作《清平樂·春歸何處》

這是一首為人激賞的詞,在傷春之作中,堪稱精品。

(資料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