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開篇寫到: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也是史學界劃分春秋戰國的事件之一。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智伯

在“三家分晉”七十多年前,晉國的兩大公卿家族分別進行了家族繼承人的選拔,也正因為選拔的標準不同,導致了兩個家族走向了不同的命運。 當時家族勢力最為強大的是智氏家族,智宣子在繼承人上選擇了智瑤,認為他長像俊美,精於騎射,能寫善辯。族人智果反對說:智瑤為人不仁厚,如果用他的長處來做不仁不義之事,必定會讓智氏家族走上滅亡。但智宣子最終還是堅持讓智瑤當繼承人,智瑤便是史書中的智伯。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趙無恤

趙氏家族在繼承人選拔上卻採取了更加嚴格的標準。有一日趙簡子叫來了長子伯魯和幼子無恤,把寫有日常訓誡言詞的兩塊竹簡分別交給兩人,囑咐他們好好記住。三年後,趙簡子對他們進行了提問,伯魯說不出竹簡上的話,並且竹簡已經丟失了,而無恤卻背誦的很熟練,很有自己的見解,並從衣袖中拿出了竹簡。趙簡子認為無恤十分賢德,便立他為繼承人,這便是趙襄子。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當時,晉國朝堂由智、趙、韓、魏四家把控,而四家中智氏一家獨大。一次智伯宴請韓魏兩家時,公開戲耍侮辱韓康子(韓氏當家)和段規(韓康子謀士),面對手下勸諫時,他說: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智伯向趙、韓、魏討要土地,唯獨趙襄子不肯,智伯率韓、魏兩家一起討伐趙襄子,趙襄子退守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三家準備採用水淹戰術,智伯卻志得意滿地說:現在我才知道水可以讓人亡國。韓魏兩家膽顫心驚,汾水、絳水可分別淹沒灌魏、韓國都城。智伯的謀臣絺疵(chī cī)察覺到了韓威兩家的心理,私下提醒智伯要注意,但智伯卻將謀臣絺疵的話告訴了韓魏兩家。韓魏兩家意識到身邊就像有一顆定時炸彈,危險至極,隨時都可能爆炸,於是私下與趙襄子結盟,夜裡將河堤反向決口,水淹智伯大軍,最後全軍覆沒,智氏家族被滅。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智伯身上,充滿了孤傲自大,面對謀士勸諫時,不聽良言,反而說出:“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當謀士建議對韓魏的防備時,卻將謀士的話告訴韓魏,這種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豬隊友。智伯因才被選為繼承人,卻因無德導致身首異處。才體現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德是對才的一種剛性約束,如果人的才沒有良好的道德來引領,就會陷入個人私慾巨坑,永不滿足,最終身敗名裂,一無所有,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趙襄子身份卑微,母親是一個奴婢,社會地位卑微,想必他年幼心理充滿自卑。也許正是這種自卑,他注重平時的一些自我約束,懂得自律,勤奮好學。同時也應該看到他很會捉摸他人意圖,不管那份竹簡是父親一時興致所致,還是別有用意,他很重視。有時成功簡單,就是做好每天該做的事,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一旦時機到來,必會扶搖而上。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春秋末年,一場卿大夫家族繼承人的選拔

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

趙無恤的堅持,讓我想起了《士兵突擊》高城評價許三多的一句臺詞:他每做一件小事兒的時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傢伙!他抱著的是已經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