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治國能力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劉禪

阿斗是什麼俗語

長輩們經常用“扶不起的阿斗”這句話,來訓斥後生的不思進取不成大器。這個諺語中的“阿斗”就是大名鼎鼎蜀國君主劉備的兒子,被趙子龍單騎七進七出長坂坡救出來的太子劉禪。

中國歷史上治國能力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劉禪

網路配圖 趙雲

後人對阿斗的印象不太好是源於兩個典故,一個是前面說過的“扶不起”,還有一個是“樂不思蜀”。話說

蜀國被

魏國

滅亡後,劉禪投降被安排居住在洛陽,冊封安樂公。當時還是大將軍的司馬昭請劉禪喝酒,席間安排了一場有蜀國特色的舞蹈,故意刺激劉禪。劉禪隨從們都非常難過,而他依然談笑風聲,沒有一絲毫的難過。司馬昭問劉禪想不想回西蜀?劉禪說這裡有美酒佳人,我回西蜀幹什麼!這就是“樂不思蜀”典故的出處,導致後人都認為劉禪是個昏庸無能的主。

中國歷史上治國能力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劉禪

網路配圖 劉禪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昏庸無能”的皇帝,活了六十四歲,當了蜀國四十一年的皇帝。在位四十一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什麼概念?能進中國歷史皇帝在位時長排行榜的前十,就憑這一點,咱們不能否認劉禪的能耐,放眼三國能做到如此這般的還真沒有幾個。

仔細分析不難看出劉禪是表面上遲鈍,實際上是大智若愚,韜光養晦。

劉備在白帝城臨死前託孤於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哭著說盡全力輔助後主,劉備下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以“相父”尊稱諸葛亮。

中國歷史上治國能力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劉禪

網路配圖 劉禪和諸葛亮

諸葛亮主政十一年間,軍政大小事都是諸葛亮親力親為,劉禪就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劉禪在軍政事務方面也插不上手,所以看起來就是那麼地平庸。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臨終之際,劉禪問他如何安置自己的兒子?諸葛亮聽出來劉禪的意思,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老家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

劉禪是怕威望頗高的諸葛亮會給自己兒子更多的權力,削弱自己作為皇帝的影響力和權力。這裡不難發現劉禪對於“相父”諸葛亮還是懷有戒心,這也說明劉禪很看重自己的皇位,這表明劉禪也是一位城府頗深的帝皇政治家。這一點連諸葛亮都沒有察覺出來,瞞天過海之術用得爐火純青。

諸葛亮曾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寥寥數言就證明劉禪絕非中庸泛泛之輩。《晉書·

李密

傳》中也記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

齊桓公

相比,齊桓公得

管仲

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這是多麼高的評價,居然能跟齊桓公相提並論,由此更能印證劉禪的能力非同一般。

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治理國家的能力才逐漸地顯露出來。

中國歷史上治國能力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劉禪

網路配圖 魏延

魏延和楊儀在諸葛亮去世後爭奪軍政大權,認為昏庸無能的劉禪不能把他們怎麼樣。結果,劉禪利用兩人的矛盾,讓他們之間產生分歧發生內鬥,楊儀將魏延殺害,並滅了他的三族。劉禪這借刀殺人之術玩得得心應手,後來又藉故將楊儀貶為庶民。從此,蜀國的實權就牢牢地把握在了劉禪手裡,改變了蜀國丞相制的政治傳統。

劉禪執政三十年間,他選賢任能,君臣同心,國家安定,百姓樂業。如果劉禪真如後人描述那樣愚鈍和貪圖享樂,還能做幾十年的皇帝,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歷史流傳數千年,“昏庸無能”那頂帽子至今還戴在劉禪的頭上,或許還會繼續戴下去。而真實的劉禪,早已在歷史的洪流中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