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水溝—曲池

【單穴功用】

水溝,又名人中、鼻人中、鬼宮、鬼市、鬼客廳。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為督脈經腧穴。以穴在口鼻之間,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人中。鼻通於天氣(自然界之大氣,富有營養之氣),口通於地氣(五穀雜糧之氣,即飲食入口,吸取精華,排出糟粕,還原於地,以促使水谷之生長,再供應人體之需要的迴圈觀)。養生學家閉口藏舌,舌舐上顎,運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潤喉嚨,通滲臟腑,人中又當口水吞嚥向上翻轉之路,故名水溝。本穴具有祛風清熱、調和陰陽、醒腦開竅、回陽救逆、鎮靜安神、活絡止痛之功。用於治療暈厥、昏迷、癲證、狂證、癇證、子癇、髒躁(癔症)、急驚風、中風口噤、不省人事、口眼喎斜、產後血暈、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心腹脹滿、絞痛、氣衝心胸、消渴、水腫、黃疸、寒熱頭痛、崩漏、丹毒。

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水溝—曲池

曲池,又名鬼臣、陽澤。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為手陽明大腸經脈氣所入,猶如水注池中,又取穴時,屈曲其肘而得,故名曲池。配屬五行,屬合土穴,又為十三鬼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風解表、清熱退熱、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利水除溼之功。用於治療傷寒餘熱未盡、熱病(時行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咳嗽、哮喘、上肢不遂、屈臂無力、頭痛、眩暈、吐瀉、便秘、痢疾、腸癰、消渴、水腫、月經不調、瘰癧、癮疹、丹毒、溼疹、疔瘡。

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水溝—曲池

【伍用功能】

水溝為督脈經穴,有祛風清熱、調和陰陽、醒腦開竅、回陽救逆、鎮靜安神、活絡止痛之功;

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腧穴、合穴,有疏風解表、清熱退熱、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利水除溼之效。

水溝開洩行散,除脊膂之強痛;曲池走而不守,調氣血,利關節益彰。二穴伍用,相互促進,舒筋止痛之功增強。

【主治】

1.脊膂疼痛、活動受限等症。

2.傴僂。

3.風溼性脊柱炎、脊椎增生性病變。

【操作法】

水溝:正坐仰靠或仰臥,於人中溝中線的上、中1/3交點處取穴。從下向上斜刺0。3~0。5寸。

曲池:①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②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直刺0。5~1。2寸。

【經驗】

水溝—曲池伍用,出自《玉龍歌》:“凡患傴者,補曲池,瀉人中。”呂老體會,諸凡脊膂疼痛,不論是風溼性者,還是退行性病變,均有良效。另外,也可用於各種痺證,症見四肢關節疼痛者,宜與陽陵泉參合使用,以增強舒筋止痛之功。治脊椎之病變,亦可與相應之華佗夾脊穴參合使用。

傴僂,出自《諸病源候論》,又名背僂、大僂,俗稱駝背。指背部高聳、脊椎突出、腰屈不伸的症狀。職是督脈病變。恙由腎虛精血不足,日漸形成。按:本病多見於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