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王熾的子孫今何在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他被美國《時代週刊》列為上世紀末全球第四大富豪。

他就是錢王王熾。王熾生在單親家庭,家中只有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王熾天資聰慧,頭腦靈活,但因家境貧寒,上不了學,也沒有地種,於是年少的王熾早早的就進軍商業領域。

王熾的母親是位開明的女性,為了支援兒子做生意,母親不惜變賣掉自己的衣服和首飾換取銀兩。

王由此,王熾便帶著僅有的20兩銀子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

王熾出生於雲南彌勒,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彌勒漢人與滿人相處並不融洽,導致社會混亂,生產物資不足。

王熾看中這一點,於是成立了自己的小小馬幫,從廣西帶著米、鹽、糖、茶運來彌勒,以原先十倍的價格賣出。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本來一切進展順利,但事情在這時發生了轉折。

王熾和他的表哥素有積怨,在一次鬥毆事件中,王熾暗地命人將表哥打死,之後又怕攤上牢獄之災,便跑到了重慶,並重建馬幫。

隨著馬幫的擴大,資金運轉成了難題,王熾便萌生了開錢莊的想法,於是天順祥錢莊開業了。錢莊開業沒多久,王熾的第三個轉折來了。

時任雲南巡撫唐炯奉命督辦川省鹽務,當時鹽茶道改造急需大量白銀,唐炯向社會上一些商人集資,

但大多數人都覺得投資量太大而且風險太高,並且不看好這個行業,認為這是個虧本的買賣,因此拒絕集資。

只有王熾千方百計借來10萬兩白銀借予唐炯,解了唐炯的燃眉之急,由此可見王熾的魄力。

這次借錢給王熾帶來了巨大的收穫,擴大了王熾及其錢莊的影響力,唐炯也從此成為了王熾的靠山。

當時鹽業由官府壟斷,但是在唐炯的幫助下,王熾得以開通票號專門代辦鹽運,商業之路越發順暢。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之後王熾將天順祥改為分號,設立同豐慶為總號,並

與清政府合開銅礦、鹽礦和錫礦,且都本薄利

厚。由此,王熾擁有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王熾憑藉他重德重義的人格魅力和誠信經營的商業智慧,自然而然的在風雲際會的十九世紀脫穎而出,創造了彌勒人在商業領域的一個偉大傳奇。

當時王熾的票號已經遍佈中國18行省的15個,他還在越南的海防,香港,馬來西亞這些地方開設了辦事處。

王熾成為當時雲南最大的富商和銀行家,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包括金融,銅礦,錫礦,鹽業運輸等,被國際商界所關注。

如今虹溪鎮的中心,仍然矗立著一座古老的石坊,牌坊正中有一塊鏤空的石龍盤報的直匾,這是建於1900年的“三代一品封典”牌坊,是

清朝皇帝專為表彰王熾對國家的貢獻而特別封賜修建的。

每當國難當頭,王熾都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在彌勒為當地百姓所傳頌。

公元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時任雲南巡撫岑毓英受命督師出援,但是當時清政府國庫空虛,因此急需軍餉。岑毓英便動員昆明各票號每月墊付軍費6萬兩白銀,但無人響應,也並非無愛國人士,只是每個月貢獻出6萬兩白銀這樣的鉅款,對於私人的票號來說的確很難拿出手。

然而,就在此危難之際,王熾卻毅然決然地與同慶豐一力承擔。王熾讓自己的同慶豐票號,隨軍設辦事處,印發臨時銀票,士兵可以手持銀票在昆明、蒙自的同慶豐憑藉銀票兌換現銀,極大程度的解決了軍方的燃眉之急。

據史料記載,戰後統計,王熾為中法戰爭墊付的軍費總數達到六十餘萬兩。

岑毓英特意親自為王熾送匾,稱其“急公好義”。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山西和陝西兩個省大旱,以至於黃河都斷了流。

王熾當即捐銀數百萬兩,朝廷工部才有資金興修水利,李鴻章更是由衷地讚歎道王熾猶如清廷之國庫也。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為國賑災募捐,為家鄉創辦公益事業,無不彰顯了王熾作為一個儒商的胸襟和仁義。

他希望家鄉的孩子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便出資建立學校,並從上海買來四萬冊圖書置於其內供師生閱讀。如此深明大義,讓人欽佩,讓人讚歎。錢王之稱,王熾當之無愧。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貪生怕死,出逃皇宮,由於時間倉促,身上帶的盤纏根本不足以隨行人員的開銷。

王熾是個忠君愛國之人,得知此事後立即下令,凡慈禧太后及其隨行人員所到之地,當地的同慶豐務必鼎力相助,給予資金。

後慈禧回京,此時已然是國庫空虛,王熾又立即發動海內外各分行融資接濟。

虹溪書院損壞後,即刻捐資擴建,毫無耽擱;見地方土地荒蕪,糧食緊缺,又立刻設義社以備賑災;見學子失學,專門為其建立私塾以支援學業;見士子鄉試沒有住宿,又捐虹溪試館專門用來給寒門學子住宿,給他們在異鄉搭建了溫暖的家;見有舉子家境貧寒,沒錢進京趕考,就闊氣地承攬了雲南省全部舉子進京趕考的所有開銷。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當時的大渡河船渡經常淹沒人馬,王熾花巨資打造了十三根鐵索用來修橋,方便行人過江;為了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培育國家棟梁,王熾聯合當地富紳籌辦“興文當”,也就是後來的“興文銀行”,並把它稱為作為“基金庫”,用來協助當地教育事業發展,

像雲南經正書院和今天的雲南大學都曾得到基金庫的資助。

1903年,石屏人袁嘉穀中狀元,王熾著實為其感到驕傲自豪。

他欣喜若狂拿地出全部“興文當”公款,一半獎給了這位雲南首名狀元袁嘉穀,另一半在拓東路建起了一座氣勢雄偉的狀元樓。

此外,王熾還開創了昆明牛疫局,此舉使很多嬰兒都得以免受疾病之苦。

王熾的各種義舉朝廷也盡收眼底,王熾先後獲得四品道職銜,榮祿大夫二品頂戴,“三代一品”封典,可以在紫禁城騎馬,

他也成為了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一品紅頂商人。

明義重德的商人本來就少之又少,要知道商人在古代可算不得什麼上流人士,而冠戴一品的商人更是絕無僅有,

王熾所享有的榮譽遠遠地超過了晚清時聲名顯赫的鉅商胡雪巖。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1903年,這位富商巨賈在“同慶豐”商號內與世長辭,走過了六十八個春秋。王熾的的靈柩也回到了他的故里——彌勒虹溪,安葬於青山綠水的十八寨。

往事如雲煙,風一吹便要散掉,唯一散不掉的,是王熾的營商謀略、浮沉軌跡、豪情義舉,他的故事,是中國商業史上一段最靈動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