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百般無賴是怎麼回事

在孩子剛出生到1歲多的階段時,寶爸寶媽帶娃出門

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

。而等孩子到了2歲或者是三歲以後,尤其是3歲開始,安全已經不是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了,更擔心的是自家孩子隨時隨地

撒潑耍無賴

,這才是真正的

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時,孩子更擅長

用耍無賴的方式來要挾父母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如在:超市、圖書館、玩具店、商場等等。那些嚎啕大哭的孩子似乎已經算是比較收斂的一種了,特別讓家長們苦惱的是那些直接

躺在地上撒潑打滾的孩子

,他們耍無賴的方式

簡單直接、而又原始

,但不得不承認這對於一些家長而言是

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在公共場合人來人往的地方,一方面家長

不想要孩子丟了自己的臉面

,擔心孩子惹出事端和周圍人的非議會更麻煩;而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對於自己孩子非常的

寶貝心疼

不想要自己的孩子這麼傷心

地哭下去,也不是買不起,就滿足孩子算了吧!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而家長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

誤以為這種方式是非常有效

的,在以後的生活中,孩子甚至會把這當成是

父母的軟肋

。時間久了以後,孩子遇到各種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

耍無賴

,而且是光明正大的耍無賴。

一、3歲男娃,風風火火耍無賴,得寸進尺以後頻率越來越高

在生活我我看過很多孩子耍無賴的場景,但是像李女士家這種程度的孩子我還是第一次見,在徵得李女士的同意以後,我把她家的情況寫進了案例中。李女士跟我吐槽3歲的孩子,平日裡的還算聽話,可是如今有著一個

非常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開始

耍無賴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起初只是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 孩子死活

不願意跟著老師進去

,一開始還是小聲抽泣嘟囔著不願意進去,可當李女士朝著孩子多看了幾眼,孩子便開始

抓著李女士的手死活不肯鬆開

,還卻哭聲音越大。李女士

心疼孩子

哭著上氣不接下氣的,便把孩子帶回家了,決定緩幾天再去上幼兒園。

而此後孩子在家也開始喜歡哭鬧,比如: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以後,讓他自己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時,不僅

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還哭著不肯收拾;叫孩子起床穿衣服的吃早餐的時候不僅哭,還

開始撒潑打滾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後來跟著李女士出門去逛商場的時候,

非得要買玩具

,而孩子看中的那款玩具家裡明明就有,而且玩都沒有玩幾次,就放在角落裡面積灰了,現在又得買一個一模一樣,李女士自然反對。一見李女士反對,孩子直接癟起嘴巴,不一會兒眼淚就掉下來了,緊接著就往地上一坐,開始直接

躺地上打滾

,把家裡的那一招竟然還搬到了外面來用。

眼見著

周圍觀看和熱議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還有人懷疑是不是後媽的時候,李女士熬不住了,只好拉起孩子,可哪知道孩子死活不肯起來,哭的聲音還越來越大。這樣下去只會讓別人看笑話,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好

答應孩子去買玩具

,然後抱著孩子趕緊逃離現場,奔向玩具區去買玩具。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其實,像李女士跟我說的這種情況儼然有一點

司空見慣

了,一旦孩子耍無賴,有不少家長就會

束手無策

,看著別人家乖巧懂事的孩子,自己只有羨慕的份,一邊羨慕一邊在思考著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就變成這樣了呢?為什麼就這麼喜歡撒潑打滾耍無賴呢?

二、孩子耍無賴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本事”,影響的原因可能有4點

事實上,孩子

撒潑打滾耍無賴並非生來就有

的,而是受日常生活中家長

潛移默化

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那到底有哪些因素造成孩子耍無賴呢?不如一起來看看以下這幾點原因吧!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1、3歲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表現在

身體的成長變化

,他們的

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地擴大和完善

,尤其是

3歲左右的孩子

,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高度膨脹,但因為意識發展不夠完整,他們只能從自我的角度出發,所以此時也容易表現出

愛耍賴皮

,不想做的事就不願做,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的逐漸完善,這種現象也會越來越多。

2、耍無賴是孩子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些孩子由於年齡較小,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但是此時他的

自我意識

已經在發展。也許他對某事有自己的想法,但還不知道怎麼去組織語言表達自己,也不知道怎樣讓家長明白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年齡階段,

他們會認為撒潑打滾、耍無賴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這樣更能表達清楚自己的內心的想法。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3、想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對孩子而言,這時候他們的世界裡還沒有世界觀等,小孩子的世界幾乎全部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但做家長的並

不能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除了要照顧孩子之外,還有生活和工作都需要處理。如此一來分給孩子的時間並不多,甚至會忽略掉孩子,於是孩子就會透過這種方式來表

吸引家長的關注

4、把撒潑打滾耍無賴作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有些家長

面對孩子哭鬧容易心軟

,一看到孩子哭鬧,就會

選擇妥協

。這樣,也許現在的問題解決了,孩子不哭了,自己也不必傷神,但也

給孩子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

,只要自己撒潑打滾耍無賴,爸爸媽媽就會答應自己的任何要求;長此以往,還會不斷地在其他事情上撒謊,形成一種錯覺。

家長過於溺愛孩子,用

錯誤的方式表達“無條件的愛”

。在第一次得手後,第二次還是這麼做了,仍然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那麼孩子必然會繼續選擇這種耍無賴的方式。雖然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對孩子好,但是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愛,或許只會讓孩子在撒潑打滾耍無賴的時候

更加得寸進尺,甚至頻率越來越高

帶孩子出門,隨時隨地喜歡“耍無賴”,父母一定要重視

又子育兒寄語: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哭鬧時,家長該狠心的時候,

一定要狠心對待

。出於對孩子好和負責的角度,

必須要及時改正錯誤

。聰明的父母可以自己慢慢地走到一邊,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並且告訴孩子撒潑打滾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家長在教育方面要

寬嚴相濟

,不要一成不變,

溺愛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如果父母不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過來,步入社會以後會有人替家長教育孩子,

孩子只會吃更大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