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在朱元璋明孝陵三跪九叩,還寫下一塊“治隆唐宋”贊碑

到過明孝陵的朋友都會發現,在朱元璋的墓前立著一塊大石碑。石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石碑上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這四個字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朱元璋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

朱元璋創立明朝以後,把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自然受到後人的稱讚。那麼朱元璋墓前的石碑“治隆唐宋”,到底是誰給提寫的?提寫四個字,除了讚美朱元璋,還有其他的用意嗎?本文為大家解答。

提這四個大字的不是別人,正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特別敬重明太祖朱元璋,他覺得朱元璋治理國家政務超過中國封建歷史當中所有的帝王。康熙皇帝繼位以後,第一次南巡途中經過南京。

康熙皇帝特地前去南京明孝陵朝拜明太祖朱元璋,而且自己親自為朱元璋寫祭奠時哀悼的文章,稱讚他做出的功勞和業績。十幾年後,康熙皇帝再一次到南方視察,他又專門到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

為了表達自己對朱元璋的尊重敬佩,康熙皇帝從明孝陵前的小道,一直三跪九叩到二門外。又在陵墓的城樓前向朱元璋三奠酒,這完全能夠看出康熙的心意真實誠懇。

康熙三十八年,淮陽地區發生了水災。康熙皇帝頒發詔令南巡,再一次路過南京時,康熙皇帝帶領文武百官親自到明孝陵舉行悼念儀式。到了明孝陵以後,康熙皇帝下令讓同行的郡王、大學士對明孝陵行三跪九叩大禮。

同時,康熙皇帝親自題寫了“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安排部下把字刻在石碑上,用來稱頌褒養朱元璋的功勳卓著。後來,康熙皇帝又讓直郡王、誠郡王和大學士建造和重修明孝陵。康熙皇帝一系列的措施,受到了文武百官和南京城老百姓的擁戴。

緩和了當時漢人對清朝政府不滿的情緒,間接穩固了清政府的管理。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六次南巡,六次祭奠明孝陵。他的這一做法被後世的人傳為美談,康熙皇帝執政初期,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

康熙知道,光靠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要依靠漢人。所以康熙皇帝不惜放下帝王的身份,為漢人皇帝六次掃墓,表明雖然朝廷已經換了,但是滿族和漢語依然是一家人。

這不但說明了,歷史對朱元璋兩百多年江山統治的承認,更明顯地表現康熙皇帝謙虛、不自高自大的處事風格,寬廣的胸懷以及對先人的敬重佩服。

本文參考:《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