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誌」張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佛祖歷代通載是什麼書

張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風物誌」張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大佛寺臥佛

甘肅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自古以來,這裡就是絲綢之路商賈重鎮和咽喉要道,“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

在張掖市甘州區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有一座古寺,名叫大佛寺,這是張掖一處標誌性建築。在這座古寺裡,歷史上發生過許多的故事。據說忽必烈曾在這裡出生,南宋皇帝趙顯曾在此出家修行,還成為一代名僧,頗具傳奇色彩。

古寺臥佛踞河西

張掖大佛寺,始稱“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故稱“臥佛寺”。這尊巨大無比的空心臥佛,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架構泥塑臥佛,臥佛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通風口,使得臥佛裡面的空氣可以流通。因“寺大、佛大、殿大”,人們都習慣稱之為“大佛寺”。大佛寺因寺中儲存了全國最大的室內臥佛而聞名。到張掖不到大佛寺,如同到北京沒有去故宮一樣。

傳說在西晉時期,張掖大佛寺所處位置上就有了佛寺。實際上張掖大佛寺的興建和党項人密切相關。11世紀初,隨著党項人在西北的崛起,張掖“東據黃河,西阻弱水,南踞青海,北控居延”的地理位置,成為西夏奪取河西走廊的一個障礙。

西夏人先後5次調兵遣將奪取甘州,最終,李元昊取得對甘州的最終控制權,並在張掖設定了甘肅軍司,甘肅一詞也由此而來,甘指甘州,肅指肅州即今酒泉。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大佛寺開始修建,歷時5年至西夏貞觀三年(1103年)竣工,後歷經明、清兩朝擴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大佛寺歷史上有過許多名稱,明清時期曾稱“弘仁寺”“寶覺寺”“宏仁寺”,民間稱作“甘州臥佛寺”“大寺”等,後來亦稱“西夏國寺”。

據明宣宗朱瞻基《敕賜寶覺寺碑記》稱:西夏時,有位叫嵬咩的國師,一日靜坐,聽到附近有絲竹聲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磚覆蓋的碧玉臥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一座坐東面西的佛殿。

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臥佛正殿。正殿南為感應寺,北為金塔殿,後為藏經閣和土塔。大佛寺正殿為兩層樓,重簷歇山頂,高33米,平面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佔地總面積1770平方米。殿頂用青筒瓦缽覆蓋,殿周圍繞廊。殿內塑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

大佛寺曾經是河西走廊著名的佛寺,據說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被大佛寺的宏偉建築和張掖的繁華所吸引,曾留居一年之久。大佛寺規模宏大,16世紀時寺內可容納四五千人同時朝拜。

「風物誌」張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大佛寺藏經閣

據傳是忽必烈誕生地

張掖大佛寺大佛殿有十八羅漢雕塑,和別處的佛殿不同,這裡的大殿柱廊上繪飾的主要是龍,其中降龍羅漢腳下,並不像其他寺廟中腳踩著降龍,而是讓龍高懸在屋樑上,塗以金粉,格外耀眼。這是因為大佛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大佛殿前簷二樓門上的楹聯也印證了這一點:“萬道霞光遮鳳輦,千條瑞氣罩龍樓”。楹聯蘊意甘州臥佛寺曾是藏龍棲鳳之地,其歷史根源就在於西夏、元代的幾個皇帝和皇太后與張掖大佛寺有過曲幽迷離的關係。

西夏之前,大佛寺是河西佛教中心之一。西夏崇宗帝李乾順繼位時,國力強盛,崇宗帝的母親梁太后信奉佛教,常常與信男善女在此焚香拜佛,梁太后去世後,崇宗敕建大佛寺,供奉佛像為母祈福。這便奠定了皇家寺院的地位。

張掖大佛寺興旺發達是在元代。據傳,大佛寺曾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降生地。民間有一個傳說: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別吉太后來到甘州時,聞聽臥佛寺許願有求必應,十分靈驗,她帶著身孕前往朝拜許願,豈不知沒走出山門就開始腹疼,只好在僧人照料下在寺內分娩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元世祖忽必烈。

史傳,忽必烈的母親別吉太后死後,也埋葬在張掖大佛寺內。《元史》載:順帝至元年三月,“中書省臣言甘肅甘州路十字寺奉安世祖皇帝母別吉太后於內,請定祭禮,從之。”歷史上關於元代王公大佐前往大佛寺朝拜的記述不少,這足以說明,元代時的大佛寺與皇家有著很深厚的緣淵。

「風物誌」張掖大佛寺,南宋皇帝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

大佛寺“無上正覺”匾額

南宋皇帝修行處

張掖大佛寺是一個充滿迷幻色彩的地方,一件件交織著傳說和真實的往事,給這裡籠罩上一層神秘的光環。據說還有一位皇帝也到過大佛寺,他就是南宋末代皇帝恭帝趙顯。趙顯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最後離奇而死。

南宋皇帝為什麼會到甘肅張掖出家為僧呢?

原來,1271年,忽必烈稱帝,建立元朝。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此時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忽必烈的蒙古鐵騎已大舉入侵四川,並順漢江而下,圍攻襄陽,當時南宋的“智障”皇帝宋度宗趙禥依然日夜享樂,不理朝政,國家大事被賈似道把持。1274年,宋度宗駕崩,年僅4歲的趙顯成為南宋第7任皇帝宋恭帝。1276年1月18日,元軍兵臨臨安城下,太皇太后以小皇帝趙顯的名義頒佈了一道詔書——向蒙古大軍投降。

隨後,太皇太后抱著5歲的小皇帝趙顯,帶著宮人出城向元軍投降。投降後,小皇帝趙顯和母親全氏等被千里迢迢解押回元上都,忽必烈為了安撫人心,沒殺小皇帝趙顯,還給他封了個“瀛國公”,並把公主嫁給了他,待遇還算不錯。因為俘虜的時候趙顯只有6歲,當了兩年南宋皇帝的他,從小一直接受的是元朝教育,受藏傳佛教的薰陶,對自己的身份一無所知。

1289年,趙顯在元大都居住六年之後,忽必烈突然下令他學佛於吐蕃。他由此來到甘州大佛寺,潛心學習吐蕃文,翻譯了大量的佛經,被尊稱為合尊大師,而他的母親全皇后也被迫做了尼姑,母子倆骨肉分離,各自天涯。

趙顯之死,是因為寫了一首詩,被元朝統治者認為是煽動江南人士東山再起而被賜死。

事情是這樣的:1323年,趙顯在一次偶然間,透過寺廟裡的和尚瞭解到當時被視為“絕密”的事情——他自己的過去,知道了南宋的事,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知道了忽必烈的用意,趙顯如夢初醒,知道自己並非蒙古族人,而是南宋遺孤,亡國之君,“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對南宋的愧疚,對母親的思念,對國破家亡的憤恨,讓他一時之間感到無比痛苦。

但是此時南宋已滅,元朝正強盛,他也無力迴天。百感交集之時,他寫下一首《在燕京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詩中寫道: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以詩中懷念故國南宋,抨擊元朝,結果此詩傳到元英宗的耳朵裡,元英宗大怒,加上此時南宋已滅,趙顯已沒利用價值,元英宗馬上下令賜死瀛國公、曾為宋恭帝的趙顯。

《佛祖歷代通載》中提到,“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就這樣,活了52歲的宋恭帝趙顯,結束了他47年的俘虜生活,也在張掖大佛寺,留下了一段離奇而悲情的故事。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黃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