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緯之學在秦漢之際的發展合流

讖書怎麼讀

“讖”是方士把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現象作為天命的徵兆編造出來的隱語或預言;《說文解字·言部》:“讖,驗也,有經驗之書。”類似於一個預言。“緯”對“經”而言的,經就相當於規律,是經典,而緯,則是對經書的解釋。既然經書不能改變,那就用緯來解釋經書,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這叫做緯。讖緯之學的緯是指方士假託孔子用詭秘的語言解釋經義的著作。緯書都是假託孔子及其弟子所做。主要指的是《易緯》、《尚書緯》、《詩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這七本。

讖緯之學在秦漢之際的發展合流

“讖”的記載,以《史記·趙世家》所載秦穆公時的“秦讖”為最早,一說此事出於後人依託,不足據,當以《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盧生奏錄圖書之語為最早。最古的讖書是《河圖》、《洛書》。

緯書的內容萌芽於伏生的《尚書大傳》和繼起的董仲舒的《春秋陰陽》,但到漢武帝以後才出現託名於經書的緯書,當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和《孝經》都有緯書,總稱為《七經緯》。又與《論語讖》、《河圖》、《洛書》等合稱為“讖緯”,共有八十一篇:《河圖》九篇,《洛書》六篇(說自出於黃帝至周文王的本文),又別有《河圖》和《洛書》三十篇(說自初起至孔子九位“聖人”增演的);還有《七經緯》三十六篇。此外,另有《尚書中候》、《洛罪極》、《五行傳》、《詩推度災》、《汜歷樞》、《含神務》、《孝經勾命訣》、《援神契》、《雜讖》等書。

讖緯之學在秦漢之際的發展合流

漢末,郗萌又集圖緯讖雜佔五十篇,為《春秋災異》。這些書總的思想屬於陰陽五行體系,其中雖包含一部分有用的天文、曆法、地理知識和古史傳說,但絕大部分內容荒誕不經,可以穿鑿附會地作幾種不同的解釋,並可任意證實其中一種是“正確”的,為改朝易代製造根據。王莽、漢光武帝都利用圖讖稱帝,取得政權以後,發詔頒命、施政用人也引用讖緯。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又正式“宣佈圖讖於天下”,定為功令的必讀書,“言五經者,皆憑讖緯說”。儒生為了利祿,都兼習讖緯,稱“七經緯”為“內學”,而原來的經書反稱為“外學”。讖緯的地位實際上凌駕於經書之上。後來,漢章帝又召集博士和儒生於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由班固寫成《白虎通德論》,把讖緯和今文經學糅合在一起,使經學進一步讖緯化。

讖緯之學在秦漢之際的發展合流

讖與緯最終在東漢合流。一起變成了為意識形態服務的工具。讖緯之學的特點,就是對於自然界萬物觀查仔細,卻用儒家倫理三綱五常來解釋,並且為統治服務。

讖緯之學,自哀帝、平帝至東漢,在帝王的提倡和支援下,加之俗儒的附和,盛行於世,成為官方的統治思想。但一些有見識的學者,如桓譚、尹敏、鄭興、張衡和王充等則堅決反對,揭露和批判讖緯的荒謬無稽。張衡還提出了禁絕的主張。

南朝宋大明中,始禁圖讖,隋煬帝加以禁燬,但唐代仍斷續流行,不僅《唐書》和《新唐書》中有“經緯”和“讖緯”之目,就是《九經正義》也仍遵信讖緯。直至歐陽修作《論刪去九經正義中讖緯劄子》,魏了翁作《九經要義》刪去了讖緯之說後,讖緯才無人信從,此類書籍遂至散佚。明孫盝《古微書》、清殷元正《緯書》、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和黃奭《漢學堂叢書》中都有輯錄,而以趙在翰所輯《七緯》和喬松年的《緯攟》較為完備。日本安居香山和中村璋八又將以往各家所輯佚文彙集為《緯書整合》,是此類書的總彙。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