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別都是代表什麼?

什麼叫九流中人

自從進入奴隸社會開始,中華大地就逐漸形成了一套社會人群體系,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在商周時期,《周禮》中曾將社會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和奴隸這六個等級。到了秦漢之後,社會的等級就成了天子、諸侯、士、農、工、商。後來發展到隋唐之後,社會已經分成了三六九等並且被確定了下來,一直到清朝覆滅之後才消失。

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別都是代表什麼?

其實與三教九流一同作為當時登記制度作為區分的還有九流十家,到了明朝之後,在這個基礎上還增加了小說家這樣的一個稱謂,形成了十家。然而對於上中下九流知道的就很少了,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就很少人知道了。

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別都是代表什麼?

其實我們還是要理解其中的來源,然後才能夠對內容進行理解。關於“九流”其實在社會等級的來源最早在《藝文志》中就有相關的記載,書中的九流是形容儒、墨、道、法、雜、農、陰陽、縱橫九種學派。而在最早的時候,“九流”並非是一個貶義詞,這裡的流指的是門派,用現在的術語來說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就好似西方的“存在主義”和“新實證主義”等。

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別都是代表什麼?

大概到了大唐,佛道儒三教已經正式形成,後來又和九流合併在了一起,在那以後就有了三教九流的說法。但是將社會的階層分為上中下九流的理論和上文的上中下九流是不一樣的,這裡指的是社會職業上的九流,而且這九流的範圍還被利用的非常的廣泛。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九流到底是哪些。

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別都是代表什麼?

“上九流”指的是佛祖、天、地、君王、官員、閣老、宰相、進士、舉人、解元。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大多都是一個圈子中的人,象徵著社會的最高級別。那麼什麼又是“中九流”和“下九流”呢?在民間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其中就包含了其中的九種職業,中九流有:“秀才、醫生、畫家、皮影、彈唱、流金、僧人、道士和賣藝的人”。而所謂的“下九流”指的就是:“戲臺表演者、戲臺配樂者、馬戲、流推、池子、搓背、修補、配鑰匙的人和一些娼妓”。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之中,要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那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職業,否則就很難達到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