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書》中“妙義慧明境”的佛學意義

覺正淨什麼意思

《枕上書》中“妙義慧明境”的佛學意義

看過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的人,都知道東華帝君造了一個妙義淵,用來封印魔尊緲落,數萬年來,他時不時觀照那裡,時不時用自己的修為對那裡淨化調伏,以保四海八荒天下太平。

不過妙義淵在原書中叫做“妙義慧明境”,聽起來是個很佛學很高大上的名字。那麼它有什麼深義嗎?

其實作者唐七的官方公眾號給出了詳細解釋:

妙義慧明境,東華閉關七夜另造出的小世界,目的就是用以吸納十億凡世中不堪承受的三毒濁息。十億凡世,居住的是不可計數的凡人,凡人就有凡情,凡情必有“貪、嗔、痴”。在佛家學說裡,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煩惱本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貪、嗔、痴)通攝三界,系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為制三毒,須明三學,三學為‘戒、定、慧’。”故而此境命名“慧明境”。幾十萬年以來,因慧明境一直在不斷吸納三毒濁息,所以四海八荒才能呈現一派寧和無事之相。

看來作者唐七對於佛學還是很有研究的。

凡人都有凡情,凡情必有“貪、嗔、痴”三毒。而每個人自身其實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每個人自身在不斷釋放的“貪嗔痴”三毒,也必定會在自身凝聚成一個“緲落”,那是自己的心魔。它時不時幻化成各種狀態來迷惑你,糾纏你,干擾你,控制你,威逼你,利誘你,恐嚇你,以便讓你釋放出更多的貪嗔痴,那是它的根基,那是它美味的養料,不斷的把它餵養的越來越強大肥碩。

而人若要擺脫自己的心魔,那麼自己要成為自己的“東華帝君”,用“戒定慧”三學為原材料,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妙義慧明境”,封鎖自己的“緲落”,時不時觀照它,淨化它,調伏它。以保你自身的三千大千世界太平。

所以為了對付你的“緲落”,你的“東華帝君”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為,加強鍛造“戒定慧”等原材料,不斷鞏固自己的“妙義慧明境”。不是你貪嗔痴強大了,就是你戒定慧強大了,不是你調伏了它,就是它控制了你。

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戰爭,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進行,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渾渾噩噩,渾然不知。他們不知道他們心中有個緲落,更不知道彪悍的緲落困住了他們。

你是願意自己的“東華帝君”強大點?還是自己的“緲落”強大點?你是願意自己的四海八荒太平?還是你自己的天下大亂?

當然,我這樣的說法也不是究竟的說法,戒定慧的最終目的也不僅是讓你天下太平,那只是順便的結果。簡單來說,戒定慧是修行手段,助你出離三界,悟到本心。

還是看看開悟者的說法:

人然老師悟語:在沒成佛之前,所有的眾生都具備或輕或重的貪、嗔、痴、慢、疑。就是因為有這些“毒”我們才有無盡煩惱,才需要修行的。

人然老師悟語:發現貪嗔痴是因,勤修戒定慧是果。(先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修證戒定慧是因,獲得覺正淨是果。(有了精進的實修,自然有圓滿的結果);具足覺正淨是因,謂之佛法僧是果。(佛法僧就是覺正淨,覺者為佛,正者為法,淨者為僧。就因為有貪嗔痴我們才需要繞一大圈,最後回到本來。這時才真的明白:菩提自性原來本自具足,原來本自清淨)。

人然老師悟語:佛法的戒、定、慧三學都是在心上面下功夫。戒的是心,定的是心,開智慧的還是心。修行者如果很明確了這一點就不會在心外修法,也不會沉溺在戒、定、慧的過程裡,更不會執著這個過程所出現的各種境界上。因為這些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個:讓心自在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