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購酒指南:價格漲成了狗

乘東風什麼意思

歡迎關注知酒僧,都是與酒相關的原創文章。

這一版比起三月購酒指南,建議入手價調整幅度較大,範圍較廣,並不是說白酒在這一個月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純粹是因為早先部分酒款價格滯後。今年的行情和預期沒啥出入,上半年走高,下半年會不會冷卻尚未可知。

有些酒的建議入手價還是基於2020年下半年出現的電商活動價做參考,結合如今線下經銷商出貨價綜合考量、計算得出的價格,但如之前的文章所寫,現在的電商已經遇不到很優秀的價格了。

電商價格硬挺,說不上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之前的電商補貼、燒錢行為本就是非常態,不可能一直持續。無非是現在消費者撈不著便宜了,但電商的價格並不只是針對白酒,許多商品線下的價格要比線上低的多。覺得電商東西便宜的人要麼是固有印象先入為主,要麼是很久沒逛過實體店了。

如今電商的運營成本並不比實體店低,任它千頭萬緒千絲萬縷,怎麼琢磨都是一樣的道理,商人的首要目標是掙錢,不是搞慈善。

但這一期的調整依然不夠徹底,有些酒看起來價格低,並不是說現在很容易就能買到這個價,而是因為市場庫存尚在,價格不一導致。路途遙遠,我們慢慢走,慢慢調,不著急。

白酒購酒指南:價格漲成了狗

在飛天茅臺等高階酒已經失去了暴利炒作空間後,酒商盯上了低端酒,我所說的低端酒可以參考《

跨香型白酒天梯圖:茅五瀘洋汾,哪款酒更狠?

》的定位。

比如老習酒,這款酒原本是低端醬酒極具價效比的大廠嫡系產品,可隨著醬酒走俏,低端醬酒反而成了搶手貨。這種局面很容易理解,一方面低埠糧是永恆的剛需,日常能喝起中高階酒的人終究是少數;另一方面,高階產品想從700漲到800很困難,然而低端產品從70漲到80根本不費勁,漲幅一模一樣,接受度卻是雲泥之別。

依然以老習酒舉例,很多地方的售價早就高達100+,與電商日常價持平,甚至部分地區“+”的數字還不小,膽肥到敢向“2”字頭邁進,而且越貴越好賣。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再次凸顯,酒價低的時候不火爆,價格高了倒緊俏了起來。

其實低端酒款成為炒作標的不是近期的事,湘泉很早就被擺上了案臺,並且成功洗腦了一部分人。前不久我去一家海鮮館吃午飯,隔壁桌的老阿叔們就在喝老款湘泉。

不過高階酒永不為奴,你以為的低眉順眼只是她們在包廂說點情話逗你開心,該讓你松腰包時絕不手軟。譬如五糧液又張羅著漲價,接二連三的騷操作讓一些五糧液大商惱火了起來。

也許在酒廠看來,所謂的大商已經不再是患難與共的同舟人,扮演的只是酒廠資金池和物流送貨的角色。

像普五這樣的大單品,成交價無限接近透明,千元左右徘徊,酒商拿貨成本普遍在950-960左右,他們加點兒錢賣掉。雖然我寫的建議入手價也上調到990塊了,但要說賣千元以內普五的酒商能掙錢顯然是給人扣了口黑鍋,各方面的運營成本不說,要是貨壓得多,週轉沒那麼快,光是資金成本都夠喝一壺的。

但一旦再次提高出廠價,終端表現一時半會兒很難漲,會讓很多酒商本就拮据的資金雪上加霜。

年前有個朋友要給老丈人送酒,茅臺不好買,而且也太貴了,他就京東買了兩箱五糧液,價格倒是不便宜,六千四一箱,但對他這類平時沒有白酒硬需求的人來說,一箱貴三五百的無所謂,這也是電商高價依舊銷量十足的重要原因:不是誰都有功夫關注酒的。

特別是一年買不了幾次酒的人,對價格一點也不敏感,與熟知白酒典故、歷史、八卦、價格、品質的資深酒友是兩個物種。要不是白酒股票半神半鬼連番作妖,關注白酒的人還要大打折扣。

就如前面的文章所寫的那些判斷,資本啥時候撤退,白酒就會跟著現原形。短時間內純資本運作的會先失去耐心,先進場的已經掙著錢了,哪裡還會陪韭菜玩?那些投資與酒相關的實體的資本倒不會急著退出,獲利後會逐步撤退,留下扔了一地的雞毛。

儘管上面那一段我拿五糧液要提價說事兒,但比起醬香酒的“無恥”,濃香酒算很厚道了。

不知道看知酒僧的各位酒友對迄今為止的醬酒行情怎麼看,體驗又如何?是不是一眼看出名不見經傳的阿貓阿狗都想乘東風大翻身?

一個釀米香型白酒寂寂無名改制十多年的丹泉怎麼就能推出30年的醬酒?兩個以“臺”字號鎮酒怎麼就一飛沖天擺進了酒商最顯眼的陳列櫃?2020年勉強踏進30億大關的金沙怎麼敢老早就喊出百億目標的口號?一些早已沒落的黔醬品牌怎麼就一下子死而復生出現在各路酒商的朋友圈?

是酒商心善推價效比高的酒嗎?是酒廠厚積薄發終於一起硬起來了嗎?

都不是,是鐮刀來了,來割韭菜了。

我思來想去也舉不出兩個沒怎麼漲價的知名醬酒品牌,加印、通脹不可避免,酒價微漲是可以接受的,但如今買酒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貴三成是普遍現象,翻倍亦不少見,這完全不是通貨膨脹四個字能解釋的。甚至有些酒自視過高,拿自己當茅臺看了,玩起了控貨製造緊俏局面的假象。

也不想想,老百姓不喝你的酒能咋地?或者說,送禮都嫌你拿不出手……擱那跟茅臺鬧個啥?

我現在看著儲藏室扔的那麼一大堆品牌醬香酒都覺得鬧心,雖然比我當初買的價格漲了很多,按說應該高興才是,但我這人腦子不好使,漲了更不高興。

一來是我從來一瓶也不賣,漲不漲都是進肚子的玩意兒;二來是我還想喝官價茅,想喝一千六不到的武陵上醬30年,想喝四千冒頭的茅15。

醬酒熱潮能被炒起來,也是因為醬香的市場小,大品牌、小品牌尚能共存,但白酒是存量市場,有些酒蹦躂不了多久。我建議大家非剛需不用急著去追那些瘋漲的醬酒,貪杯的選兩款價效比高的喝喝就好,不用指望他們增值帶來高回報,除了茅臺,哪款醬酒證明過?

我聽過很多醬酒公司號稱他們的潛力可能就是未來的另一個茅臺,既然他們認為酒那麼好,為嘛不給自己留著呢……

市場會讓腦熱的人清醒、平靜,甚至懷疑人生。

《你好,潘金蓮!》聊過好價可遇不可求,這篇文章標題看著有點不對勁,但確實是寫酒的。為什麼說過去我們遇到的神價、漏價、好價絕跡了呢?

以珍15為例,好價停留在280塊,往前數一年,這都算不得好價,但現在別說280了,再多加點兒錢也買不著。為什麼呢?因為據說出廠價都竄到了400塊,加上每個酒廠都在嚴控費用,經銷商套利空間越來越小,那終端表現價可不就得一路上漲……

“順價銷售”是2021年白酒的主旋律,酒廠是利稅大戶,各地政府也樂於為之保駕護航,消費者想撿便宜貨的機會越來越渺茫,起碼在週期低谷到來前,剋制消費慾望乃是上策。

就像去年有四百多的1988,今年一箱三千多是起步價。青花郎去年4800一箱買得很輕鬆,今年哪還有這種機會?

跟一些酒商聊天,他們對漲價咬牙切齒的程度絲毫不遜於酒友,當然並不代表全部酒商觀點。原本他們300塊錢拿到酒,加30塊錢賣出去,已經形成良性生態了,特別是一些名氣沒那麼大的酒,剛把客戶培養起來,結果酒廠提價了,成本比之前的售價還要高,他們都沒法跟客戶交代,把好不容易系起的紐帶給硬生生扯斷了。

荒唐,實在是荒唐。

白酒購酒指南:價格漲成了狗

雖然白酒價格離譜,但大多數頂尖酒和口糧酒反而變化不大,特別是十幾塊、幾十塊的酒。

這些非大流通產品的價格變化比較小,一是本身定價就很高,想繼續往上走殊為不易,畢竟再好的酒也是糧食釀出來的,能好到哪裡去?二是消費群體有限,很多資深酒友會買幾瓶解惑或擺櫃,並無真正意義的“剛需”一說,消耗很慢。

三月後半段白酒消費已經慢慢醒過來,春節買的酒差不多消耗完了,開始進入上半年緩慢復甦期。不過2021年中高階白酒前景並不樂觀,即便酒廠的營收腳步不曾停止,但總量已經摸到了天花板,反而是日常飲用的口糧酒會迎來轉機。

除非你真的相信酒廠洗腦說“消費升級,消費者日常飲用高階白酒的需求進一步激發”。哪來的消費升級?地主家都沒餘糧了,何況長工噻……

任你再怎麼內迴圈,我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決定了95%的人做不到日常飲用中高階酒。

都說我們內卷嚴重,啥時候白酒來一波內卷瞧瞧呢?

這一期的價格表出得比較早,四月還有幾天才到來,盲猜未來一個月的價格變化應該不會很大,萬一遇到失心瘋漲成狗的酒,咱們繞著走。估摸著今年五花八門的電商狂歡很難對白酒價格造成太大影響。白酒的週期究竟是多久誰也說不清,現階段會平穩過渡。

生前不管死後事,該吃吃,該喝喝,按需擼酒。

歡迎、感謝關注知酒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