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鳴報曉的曉是什麼意思

宋代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裡宋代人裡的第一位,這是位文章大家,是當時的大文豪,他到晚年據“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集錄和衰頹一老翁”之意,給自己起了一個別號叫“六一居士”,這個別號裡有他的興趣所在,其實,歐陽修的貢獻遠不止這些,他還寫過一本《詩話》,類似現在的詩歌賞析,但也有一些文人軼事,後人依據他的號把他這本書定名為《六一詩話》,其實,這本書是中國最早的“詩話”,這本書開創了後代詩歌理論著作創作的新體裁。

《六一詩話》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天,梅堯臣跟歐陽修對談詩歌,梅堯臣說:最好的詩,應該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請他舉出例子來,梅堯臣舉了唐代詩人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兩句詩為例,就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問歐陽修:“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於言外乎?”言下之意,這兩句詩非常好,好就好在,字面上寫的東西有文字之外的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通讀一下溫庭筠的這首《商山早行》全詩如下: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黃龍玉雕《商山早行》)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山西太原祁(就是現在的山西祁縣)人。溫庭筠這個人有才,有才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曹植有才,當兄弟逼他寫詩時,他七步成詩,號稱“七步之才”,溫庭筠更厲害,據說唐代的進士考試也考詩賦,所考的詩賦,都有一定的程式,很考驗應試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考試的時候給每個考生髮三根大蜡燭,三根蠟燭燒完,要做完八韻的詩賦。很多人完不成這件事,但溫庭筠在應試時卻非常簡單,他把手籠到袖子裡,然後伏在案上,信口吟誦便能做完八韻詩賦,當時人稱“溫八吟”。還有一種說法,稱他他一叉手即成一韻,八叉手即能完篇,又號“溫八叉”(《紅樓夢》裡薛寶釵就提過他這個外號)。他還是考場的高階“槍手”,只要跟他鄰鋪,就不必自己答卷,溫庭筠會替他們答卷。偏偏這樣一個人才,卻屢試不第,替人捉刀的名氣卻越來越大,主考官沒有辦法,特地讓他於簾下單獨應試,可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透過口授答案,暗中幫了八個人,你看,多牛!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詩意圖)

寫這首詩的準確年代已不可考,據夏承燾《溫飛卿系年》,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這年溫庭筠48歲。此詩應當是這一年他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經過商山時候寫的。商山是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現在的陝西商洛市東南山陽縣與丹鳳縣轄區交匯處 。溫庭筠是山西人,但他久居杜陵(在長安東南),已經把這杜陵視為故鄉。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卻為生計所迫去擔任縣尉,心情當然不好,去國懷鄉的心情是在所難免的。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所謂的徵鐸,就是懸掛在馬頸上的大鈴鐺。清晨就起身套馬駕車踏上遠行之路,遊子不禁悲從中來,思念起自己的故鄉。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詩意圖)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上面說了,這兩句是這首詩裡的經典名句,梅堯臣舉例說他意在言外,我們要仔細思考這兩句,字面上的意思,這兩句用了十個名詞:也就是說拆細了,這兩句的每個字都是名詞,又透過定語加中心詞的方式分別組成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思明確的名詞,名詞有啥好處呢,就是給人具體感,我們前面的文章裡提到過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詩題中也全用名詞,但描寫的景色卻是具體而明確的,這裡的雞聲,一讀就似看到了雞鳴報曉的景象,而茅店,一讀就覺出旅途的艱苦,因為店裡的屋牆是茅草打製的;而人跡是早有行人,早起行人在木製的橋板的霜痕上留下足跡,這些都是具體的物象,但旅人早行之苦,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旅人已經上路了,這些意思卻在言外,因此,這兩句實在妙絕。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樹葉)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這兩句展開寫剛上路的景色,槲,是一種落葉喬木。槲樹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有這種樹的地區,端午節的時候還用槲葉包槲葉粽。這一句其實也點明瞭季節是春天,槲樹葉落滿了山路;枳,也是一種樹,另有名字叫“臭橘”,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每逢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是說: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牆邊,把牆面都映亮了。為什麼說是“明”呢?因為天色尚早,而枳花的花是白色的,視覺效果是明亮的,有使之“明”的效果,也只有這樣的效果,才顯得天色尚早,正合詩題中的“早行”。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棕)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上面說了,杜陵在長安東南,詩人長居於此,視作故鄉;鳧,指野鴨,雁,指大雁,這兩個都是侯鳥,冬天南飛,春天北迴;在這樣的清晨景色之中,詩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晚上做的有關杜陵的夢,夢裡面的景象是:春天來了,塘水回暖,野鴨、大雁們自得其樂,落滿了池塘,其實這是照應開頭的“客行悲故鄉”,候鳥們尚能自得其樂,而詩人卻不得不夜宿茅店,晨興驛途,奔波前程,怎不讓人悲傷。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詩意圖)

詩題《商山早行》,卻全詩一字未寫“早”字,雞聲、殘月、霜跡、槲葉之落、枳花之明,春塘回暖,其實處處又都是在寫早,既寫早春,又寫清晨之早。透過這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的描寫,處處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一般情況下,“詩言志”“文載道”,一首詩總要表達和寄託一些深意,而這首詞並沒有相關的深意,所有的意思,都透過字表意思及其引發的聯想,寫盡了。葉嘉瑩先生稱:“不要輕易否定純美的文學,也不要把言志載道看成死板的教條。“誠哉如是!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詩意圖)

明代李東陽的《懷麓堂詩話》裡對這首詩裡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讚不絕口,稱這兩句詩是“人但知其能道羈愁野況於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閒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而音韻鏗鏘,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若強排硬疊,不論其字面之清濁,音韻之諧舛,而云我能寫景用事,豈可哉!”分析精確,見解到位,也足見這十個字的兩句詩有多美。

(【唐詩閒讀】之115,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