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動畫三戰三北,王微的動畫電影為何總是失利?

三戰三北什麼意思

玩家們的目光尚被《頭號玩家》捕獲之時,有些疲憊的王微卻在清明檔期又一次踏入名為“電影”的戰場。4月5日,並不遙遠的五天前,追光動畫第三部原創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在清明檔期首日登入院線。與追光第一部動畫電影《小門神》相比,《貓與桃花源》的上映顯得有些不溫不火,儘管預告評價尚可,但最終結果卻並不如人意。上映四天,票房收益1719萬,而排片卻從首日的4。7%一路滑落,至清末結束後的4月8日,已只有2。4%而已。

追光動畫三戰三北,王微的動畫電影為何總是失利?

對於王微和他的追光動畫,《貓與桃花源》的嘗試已成為又一次的敗北,而這份苦澀他早已品嚐過兩回。

2016年元旦,那時的王微攜土豆網創始人的餘威,得到了各大電影公司的看好,追光動畫首部原創動畫電影《小門神》首日排片達到了驚人的11。5%,票房入賬1799。5萬,比當時《大聖歸來》首日的營收更高1000萬。但很快,僅僅四天,《小門神》就遭遇與幾個“大”字輩完全不同的命運,不但排片下滑如過山車,票房也最終停留在7800萬。對比《小門神》超過一億的製作成本,這筆賬對初生的追光動畫來說已算是傷筋動骨。

而這還不是命運最後一次痛擊王微。第二部作品《阿唐奇遇》成本8500萬,票房3000萬,第三部《貓與桃花源》如今看來或許連《阿唐奇遇》的票房都難以觸及。三戰三北,這位土豆創始人的動畫電影之路真可謂一言難盡。

從壯志滿酬到三戰三北

2013年,土豆網剛剛被優酷合併,王微懷揣著一億美金的“退休錢”,離開了自己為之奮鬥7年的影片事業。推測一下這位中年男子當時的心情,或許不捨裡也帶著解脫,解脫後還有些迷茫。

離開土豆後,用大半年時間周遊世界的王微終於找到了新的重心。或許是因為一顆文人的心,讓這位一邊旅行一邊為雜誌寫旅行專欄的中年人,迫不及待想將自己在旅途中寫下的三個劇本搬上熒幕了。於是,剛剛旅行結束的王微緊接著便和合夥人於洲、袁野一起創辦了一家動畫公司“追光動畫”,並親自擔任導演和編劇,時值2013年3月。

在當時的計算中,王微決定投入1000萬美元,並在兩年內完成自己第一部動畫電影的上線,而此時的他期望的票房回報,是2億5千萬人民幣。這個目標在《大聖歸來》砍下近10億票房後,其實並不過分。畢竟一部以華麗特效掩蓋了劇情單薄的動畫電影都能如此輝煌,沒理由追光動畫出品就會跌破谷底。

然後,故事就再也沒有回頭。

2014年底,成立僅一年的追光動畫獲得了500萬元A輪融資,而在次年6月這個新生兒又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前途在這一刻,無限光明。最終,2016年,追光動畫實現了兩年推出一部動畫電影的承諾,由王微編劇、執導的動畫電影《小門神》含著金鑰匙誕生了。

追光動畫三戰三北,王微的動畫電影為何總是失利?

讓我們細數一下當年這位天之驕子的後臺。阿里影業是他的聯合投資方與發行方,企鵝影業、百度糯米、格瓦拉聯合出品,中影聯合發行。這個陣容即使對比那些投資數億的商業大片也毫不遜色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數得上的投入,最佳的宣傳,最充裕的發行,或許正應了“月滿則虧”的老話,《小門神》最後還是辜負了期待,7800萬的國內票房,成本也未能完全覆蓋。

自然,在第二年王微與他的團隊重整旗鼓時,從發行到出品,追光的第二部原創動畫《阿唐奇遇》早已不復往昔優越的待遇。大地和金逸成為主要的發行方,在宣傳上更是掉落第二車隊。至於結局,彷彿惡性迴圈,票房已徹底乏力。

從高開低走的《小門神》,到今日連聲音也小了很多的《貓與桃花源》,追光真的交夠了學費。

追光動畫三戰三北,王微的動畫電影為何總是失利?

失敗背後,定位缺陷得背最大的鍋?

早在《阿唐奇遇》失敗的時候,自媒體已就這個問題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就像一節甘蔗被榨乾了水分,早已失去了討論的必要。

追光動畫這一系列連續的失敗,定位缺陷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早在2016年元旦《小門神》上映時,追光就在媒體的採訪中提起過自身動畫的定位是“閤家歡”。彼時,從迪士尼到皮克斯的成功,都讓“閤家歡”成為動畫電影最正確的康莊大道。

然而,追光卻在“閤家歡”上連跌了三次跟頭,其中原因恐怕此“閤家歡”終究並非彼“閤家歡”。如果將好萊塢的“閤家歡”做一個總結,大概是一個簡單易懂的主題,80%的套路,還有20%的驚喜。在追光動畫這裡,我們能看見20%的驚喜,也有一個簡單易懂的主題,但卻剩下80%的混亂。

在《貓與桃花源》的首映典禮上,王微又一次自信的說“前兩部對追光動畫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第三部覺得自己的手藝活終於還可以了,不僅技術過硬了,在情感上也比以前更細膩飽滿了。。”但結果顯示,當時的自信滿滿在失敗的結果下只能又成為追光身上另一道枷鎖。

那麼,是否定位缺陷真的就是追光最大的問題呢?

文創資訊以為,僅僅從技術和宣發的角度出發,追光動畫其實早已具備與國內任何對手一戰的能力。當你將這部新鮮出爐的《貓與桃花源》與近些年獲得市場承認的幾部動畫電影橫向比較,不管是成人向的《大護法》,還是低幼向的《熊出沒》,從觀看體驗中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追光動畫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三次失敗,或許一個簡單的“定位缺陷”並不足以成為追光動畫失敗的最大凶手。或者說,是自身技術積累尚且不足與動畫野心過於龐大之前的衝突,才是三戰三北最大的元兇。

縱觀國產以“閤家歡”為定位的動畫電影,至今為止尚無勝績,如果將這一結果單純歸於劇本的失利或者定位不準確,其實並不恰當。

在國內電影市場,如今已取得紅利的可以粗略劃分為兩類。其一主打“情懷”路線,從《大聖歸來》開始,到《大護法》結束,其票房成績與其說是定位的勝利,不如說是小眾的狂歡,由於電影市場總體的廣闊,由此顯示出較為強勢的票房。其二則主走低幼路線,在最新《熊出沒》大電影斬獲五億後,這一市場已充分體現出生命力,但歸根結底,幼兒本身較弱的美學鑑賞力與大眾較低的期待值,才是這類電影發展的保障。

追光動畫三戰三北,王微的動畫電影為何總是失利?

與兩類走“巧路”的動畫電影相比,“閤家歡”的定位早已被好萊塢將準繩訂立在高處,無論從期待值還是美學要求,都遠非其餘動畫電影可比。因此,與其說追光動畫是定位不準,不如說是追光動畫尚無力呈現滿足觀眾需求的高質量的畫面,尚缺乏能將劇情完整過度的技術。

因此,與其稱追光動畫是簡單的“定位”失敗者,“非戰之罪”和“無限可能”才是我更願意對它下的註腳。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