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課筆記:同篇而異構 異曲而同工

同教異構活動怎麼評課

評課筆記:同篇而異構 異曲而同工

6月19日,本人有幸在祁門二中觀摩了兩位老師《賣炭翁》的同課異構教學,受益匪淺,心眼俱開。我沒有教過《賣炭翁》這一篇,所以沒有什麼教學經驗,說不上評課,只是以聊課的方式談一點粗淺的看法,希望拋磚引玉。

徐老師的這堂課立足於古詩的文體特徵,以反覆品味、咀嚼語言文字為主要活動方式,把詩歌這一短小精緻的文體充分泡開,讓學生一點點浸潤在詩歌的形象中和情感中。三分詩,七分讀,以讀為核心手段,紮實見功底。特別難得的是整堂課徐老師帶領學生耐心地誦讀,且活動多種多樣,有反覆讀、重點讀、想象讀。帶著學生從初讀到再讀,學生的感覺越來越好,學生的理解越來越透徹,教師也越來越有激情。整堂課真正將讀這一活動貫穿始終並且發揚光大,讓聽者如晤智者,真切地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同時,由讀這一活動自然地、巧妙地帶出了這堂課的主要問題:何人?何事?何種景物?抓住“輕”和“重”兩個核心詞彙引領學生對兩個形象的理解,抓住輕和重來篩選詩句,如水銀瀉地般地鋪展開來,真有四兩撥千斤、舉重若輕之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邏輯性。

白璧微瑕,略陳一點拙見。形象固然是本堂課教學的重點,但是《賣炭翁》除了形象這一元素,還有敘事這一要素。所以,老師在學生初讀文字的時候是否該順勢而為,趁機把詩的主要敘事脈絡梳理一下呢?先整體後區域性,以填空的方式梳理古詩脈絡,而不是把教師的預設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對文字有一個整體的影響印象,比如概括為:燒炭—賣炭—奪碳。

輕和重是一個切入點,有正反對比的關係,有強烈的反差,那我們在切入點的選擇當中是否還可以再精細一些、精準一些?一組切入點不夠,再選一組切入點,比如說數量詞的使用。透過數量詞的對比來詮釋輕和重,賣炭翁的數量詞有十指黑,一尺雪,一車炭,千餘斤,宮使的數量有半匹,一丈。不難發現,有關賣炭翁的數量詞強調的是數量之多,而宮使的數量詞強調的是數量之少,由此可以看出交易的不平等。我想如果能夠抓住數量詞的使用來品讀賣炭翁的悲劇,那麼這堂課的形象性和文學性會更強。

評課筆記:同篇而異構 異曲而同工

程老師的這堂課是樸素的課堂,返樸歸真的課堂。真正做到貼著文字教學,貼著學情教學。她帶領學生解釋疑難字詞,幫助學生解答實際閱讀當中的困惑,這是文字素讀的起點,也是文字素讀的過程。程老師的這堂課也是極具教學張力的課堂,她由淺入深,抽絲剝繭,從瞭解所寫故事梗概到把握人物形象再到抓矛盾性細節、抓對比手法來充分展現白居易寫作《賣炭翁》的匠心和文字的形象主旨所在,教學流程順暢自然,教學設計新穎獨特。

教學張力往往是教學文化的矛盾結構,教學活動的張力有助於激發學生進入緊張、期待狀態,有助於學生快速聯想並深刻記憶。程老師的這堂課特別吸引我、特別有特色的就是善於找到一個人物的兩面性、相對性關係,具體到文字就是“值得憐惜”和“不得憐惜”的矛盾。矛盾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又如何統一在一個人身上?陳老師對矛盾點的聚焦(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以及對已學作品的回顧、聯絡、拓展,都有助於學生真正領悟矛盾寫法的匠心,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收穫到更有用的閱讀經驗。所以我聽了之後特別有同感,特別有共鳴。這樣的教學鏡頭一定會長久地留在學生的心目當中。多少年之後,依然能夠想起來《賣炭翁》的矛盾與統一。

個人對於這堂課提出一點商榷。我認為這堂課前半段的素讀和設計堪稱完美,後半段的教學活動似乎收得太快,教學生態沒有完全放開,沒有完全放慢下來,甚至於讀的環節在後半段明顯減少,這是遺憾。其實教學的後半段,當學生的領悟越來越深的時候,教學的節奏應該更加的舒緩。另外,教學中既有矛盾點,又有空白點,《賣炭翁》的空白點是宮使掠奪、賣炭翁一無所有之後,他將如何活下去呢?我們常說,死去容易活著更難。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續寫賣炭翁今後的一個生活片斷或最終結局,讓學生透過語言方面的訓練思想躍動起來,讓寫作加深、鞏固對閱讀的理解,如果能夠以補白的方式來一個寫作活動,那麼這堂課應該更加成熟。

評課筆記:同篇而異構 異曲而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