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文物很“命苦”,用3.5噸玉石精雕而成,卻被和尚們用來裝鹹菜

對於普通人來說,文物這樣珍貴的東西,就算擺在我們的面前也不一定能夠認得出來。所以,如果有人不識文物,卻又拿著它們幹著一些不著邊際的事,難免引起別人的誤會。然而歷史上還真有這種情況出現,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件很“命苦”的文物:瀆山大玉海。它是元代時期的作品,採用3。5噸的玉石精雕而成,由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命人制作,在公元1265年完工。

瀆山大玉海高70釐米,口徑在135~182釐米,膛深在55釐米,使用的是南陽獨山產黑質白章玉料。專家們認為,它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代玉器,甚至還考慮將它作為鎮國玉器之首。那麼,這件文物的用途是什麼呢?說了你可能不信。

蒙古人性格奔放豪邁,他們在平常十分喜歡喝酒。因此,該文物其實是一件巨大的貯酒器,在13世紀時,有一位來自義大利的旅行家鄂多立克,他曾經到過北京的北海,並將對“瀆山大玉海”的見聞記錄到了自己的書籍《東遊錄》當中,當時此物的價值已經超過了4座大城。

在翁上,每角都有一條形態兇猛搏擊的龍,翁中的酒都是在宮廷裡利用管子輸送出去,在玉翁的旁邊,有不少酒杯,能夠讓人隨意飲用。無必烈經常在廣寒殿舉辦大型宴會,並把瀆山大玉海注滿美酒,來宴請群臣。那後來,這個貯存酒的文物,怎麼會變成了裝鹹菜的器皿呢?

原來,在公元1368年,由於明朝攻進了元朝的都城,大玉海因此遭遇到了一場劫難,當時發生一場火災,把放置在廣寒殿的大玉海給燒得渾身焦黑,已經跟原來的樣子有了很大的區別。幾百年後,明朝也成為了歷史,時間來到了清朝。大玉海又出現在西華門外的寺廟當中,被這裡的和尚用來醃鹹菜。

就這樣,歷經千年後,在清朝康熙年間,需要重修寺廟的時候,此寶物才被輔臣高士奇發現。在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花費千金把大玉海給贖了回來,並將它安置好。如今,大玉海放置在了北海公園中的玉翁亭當中,它沒有流失到海外,對於我們而言已經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