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樵歌是何人詩集

許健說廣陵琴派是近三百年影響最深遠之琴派。他又說劉少椿的《樵歌》是其他地方所聽不到的。廣陵出於《琴況》且是所傳有序的唯一一個古代琴派,而劉少椿又是廣陵之集大成者。其實這已經說出了所有的秘密,具體到底是什麼,知者已知,不知者,只是不願意知道。我這裡就不再強調了,王老師說要時刻保持理論的敏銳性。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根據劉少椿的出身和傳承,文史修養與生活經歷,美學方向和堅持,特別是他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九首琴曲錄音。相對於當時其他琴派琴家。再加上香港唐先生的研究。我覺得應該把劉少椿定位為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如同書畫屆將吳昌碩定義為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畫家。這樣不但可以避免了許多無意義的比較和爭論。且可以第一時間抓住傳統古琴和當代古琴的核心。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張大林(左一)陶藝(中)《老子學術研究會》理事陳維禮先生(右一)

特別是相對於以現代音樂理論建立起來的鋼弦體系。這裡不否定鋼弦,因為我也彈鋼弦,但必須表達出鋼弦和絲絃的不同,那肯定是不同的,且不說琴人的文史修養,音樂理念,彈奏方法及琴人自己感受的不同,同一張宋琴,只要弦不一樣了,那就成為另外一種存在了。也就失去了可比性,討論也就終止了。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還有琴的類似於當代文人畫的存在。當代文人畫,多不是文人所畫,只是一種題材上的模仿與媚趣。所謂文人畫,首先是傳統文人所畫,下來是以不媚俗始。這兩點當代文人畫基本上都不具備。只是當代古琴也有類似的尷尬。多是似是而非的模仿,確非對琴之為琴的本真認識。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張大林撫琴照

而古代琴人卻多是自適和教化。雅者,正也。是一種最高存在的表達,直指本體,而非日常的情感再現。劉少椿的學生林友仁寫的劉少椿似乎就是那樣的狀態了,“像是站在雲端對你說話“(劉少椿外孫陶藝語),是對聽眾的教化,或只是自適,而不是表演。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林友仁又說了,他說挫是要挫空了的。這時候再聽劉少椿,虛實有無方圓緩急,每一個音符,以及每一個音符之間的空,似乎都可以獨立出來。不趕,也不滯,恰到好處。是剔除了民樂的激越緊促,和西樂的線性表達的。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要說的應該非常之多,琴的發展,廣陵的傳承,劉少椿的文史結構,出身經歷及學養堅持等等。以後慢慢說。這裡只強調下我自己認為的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這個概念。我知道,這又會引起新的爭論。前面說了的,不知者,只是不願意知。那只是一種自我保護,卻只是指向自我,而不是琴。更鑑於時下許多因為概念模糊而至之當代觀念和行為進入古琴領域,而引起的許多不好。所以,我自己認為這個劃分是必要的,且是緊迫的。比如當代書畫,因為劃分明確,各玩各的,也就互不侵擾和損害了,確實的也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攻伐與消耗。

拋磚引玉,望法家指正。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劉少椿父親劉太公茂椿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劉少椿,陝西富平縣北陵堡人,鹽商家庭出身,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

富平張大林: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琴人,劉少椿

張大林

張大林,籍貫:關中富平,81年生人。詩人,斫琴師,自由寫作者。著有短詩集長詩集,歷史散文,清言小品,讀書筆記,和詩論琴論集註等文字作品多部。

大林起草於白廟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