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性相近的近是什麼意思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74集07 全文2008字,閱讀需6分鐘

“性”分為體、相、用三個方面:本體真空,但是隨因緣現相。這個“相”是假有、是眾緣和合而成、是因緣所生法。“相”是假有,但是常人卻誤以為是真有,從而執著於這個假相,在假相之中起惑造業。有相則有業用,一有現相,它就會起作用,什麼相起什麼用。“體”和“相”沒有善惡,但是業用有善業、有惡業,所以善惡是就業用而言的。體、相、用三者,是先有體,次有相,然後才有用。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孔子所說“性相近”的這個“近”字,實則是說其前,前是指什麼?就是指體相而言;“習相遠”的“遠”字,是說其後,後就是指業用而言。所以,

孔子和釋迦牟尼兩位聖人所說的“性”,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的意思。

以體、相、用來解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知道性是體空,寂然不動;動,就會現出假相。體雖空,而性實有,人實有此性。像人生、宇宙、萬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以這個本性為根源,這個本性也是遍及宇宙人生、萬事萬物。人以及萬事萬物,本性原來相差不多,所以說“性相近也”;性雖相近,但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依照各人的習慣發展,就會相差得愈來愈遠,所以說“習相遠也”。

這裡就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養成的習慣、習性不同,那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就會有很多善惡的不一樣。

性體真空,它固然沒有善惡,由性所現的假相,也就沒有善惡可言,就像我們這個人身,當然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其實,人身就是一個假相,在既不作善也不作惡的時候,它談不上是善身還是惡身,必須由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利益人還是損害人來斷定,才能說是善是惡。這些行為不是相,而是業用。這個習相遠的“習”就是業用,善惡只是就業用而言的。既然性無善惡,那麼明性就不能從善惡中求。有句話說“善法不是佛法”。為什麼?因為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是做善事,積功累德。如果作善,而執著於善的相,那並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有斷惡修善,又不執著於斷惡修善的相,這才叫佛法。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透過上述分析就可以知道,古來對這一章的各種批註,或解說性善,或解說性惡,或解說性善惡混,其實都是誤解。孔子與釋迦牟尼所說的“性”是同一個意思,這不是小器人即器識小的人所能理解的。為什麼?因為小器人都有門戶之見,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像今天各宗派間之所以鬥諍堅固,就是因為有門戶之見。一般的俗儒一看到體相用,便認為這是佛學的說法,實際上並非如此,儒家的經典中也未嘗不講體相用。李炳南老先生為了證明儒家的經典也講體相用,就引用了《周易·繫辭傳》中的幾條經句來加以說明。

例如,“神無方而易無體”。什麼是“神”?古注以陰陽不測來解釋。陰陽不測非常微妙,所以無方。如何微妙?就是想打一個比方,卻比方不出來,這是說性體。真空拿什麼比方?釋迦牟尼也沒有說出來,只是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水是熱?是暖?是冷?只有自己親自喝下去才能知道。“而易無體”,“易”的本體在哪裡?找不到。易是唯變所適,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隨緣現相,沒有一定之體。無方無體,這就是講本體真空之義,這就是講的“體”。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再譬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依照韓康伯的批註,道是“寂然無體,不可為象”,陰陽都是由道而產生。孔穎達在《周易正義》裡也說“道是生物開通,善是順理養物,故繼道之功者唯善行也”,“道是生物開通”,道已經產生一切萬物,“善是順理養物”,善就是順著天理而生養萬物,“繼道之功者唯善行也”,這是由體起用的意思,這叫善,起作用之後才分善、分惡。

再譬如,“顯諸仁,藏諸用”。這裡的“顯”“藏”都是就作用而言。所以仁義善惡,都是在作用、造作的意義上講的。

還有,“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這個“鼓萬物”的“鼓”,就是“動”的意思,性動就會產生萬物、出現萬物,“動”就是運動、動作,“萬物”就是指一切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由本性運動而產生出來的,與聖人沒有關係。也就是說,這裡不承認有一個造物主,聖人不用操心。本性之德盛大,業用也盛大。大到究竟處,就是至矣、盡矣,這就是講“用”。“盛德大業至矣”,就是說這個功德太大了、本性的德能太大了,業是由性生出來的,這就是講的“用”。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

還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這裡的“成象”“成形”都是講的“相”。周易六十四卦裡的象曰、彖曰,以及吉凶無咎等等,也都是講的“相”。聖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成相成形,還是講的“相”。“變化見矣”,就是說千變萬化就都出來了,這是就“相”而言,還沒說到善惡。《易經》以下的文字接著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到這裡才說善惡。

所以,孔老夫子的這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實際上是從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講的。性相近,是指體、相而言;習相遠,是指作用、業用而言。

既然性相近、習相遠,那就告訴我們,後天的熏習、後天的教育、後天的環境至關重要。

好的教育能夠使人從習性迴歸到本性,這也是我們修學的目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告訴我們,大人之學的目的就是要回歸到本性自有的明德。

人所受教育不同,養成的習性不同,就會有善惡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