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可以“過正”

矯枉過正的矯是什麼意思

“矯枉過正”,意思是指把彎的東西扳正,卻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出自南朝范曄《後漢書·仲長統傳》,在這裡是個貶義詞。

但是,我覺得在學生的教育中,某些情況下可以適度的“矯枉過正”。

“矯枉”可以“過正”

比如說,我所教的班上有這麼三、四位同學,上課廢話特別多。說的絕大多數都是和學習無關的話,或者說是接老師的“話把”。對這種情況,我幾乎每節課都批評,都教育。但是因為這樣不好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或者有的老師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改變的苗頭和意識。而且,僅僅就是這三四位同學的個人行為,就攪的整個班學習氣氛特別浮躁,全班都是嗡嗡嚶嚶。

可是,應該怎麼辦呢?教育吧,一是不聽,即使他們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也控制不了自己啊!所以,我想對待這樣的同學,不妨“矯枉過正”一些。我給他們的要求是:上課閉嘴,不要說話,也不要回答問題。有不懂得問題課下問,課上不要問。可能有人就產生疑問了,這不是抹殺孩子的天性嗎?不讓他們課上發表意見不是很殘忍嗎?

我想,一方面我們不能只考慮個別幾個同學的“權利”(姑且把說廢話稱為他們的“權利”吧),更應該為全班同學著想。只有在一個安靜的、積極的、有紀律的班級中,孩子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更快的成長;第二:對於這幾位同學,我只是課上“矯枉過正”了一點,課下他們很快就會恢復自己的“活力”,不要低估他們面對挫折的能力。

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使他們更加快速的糾正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如果我們循序漸進的、較為溫和的處理,那恐怕不會有什麼實質的效果!

“矯枉”可以“過正”

一棵小樹苗長歪了,我想把它扳正,我用一根繩子是把它剛好拉正就行了,還是把它拉的反過來歪一點點,為此,我專門找了一棵小樹苗試了試。結果是剛好拉正的那棵小樹苗在我剪斷繩子之後,還是會有點歪,只是歪的比以前好,而被我反向拉歪了一點的那棵小樹,剪斷繩子之後反而變得筆直了。

孩子就像小樹苗。因為孩子也有彈性,當你希望她七點起床的時候,彈性會讓她總是遲一點點,當你想改正他一些壞習慣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嚴厲的措施。就像矯枉過正的意思一樣: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又產生了新的錯誤。重要的就是限度兩個字,簡單的扳正就是達到了限度嗎?會不會扳正了一旦鬆手又彈回去一點點?多扳一點就是超過了限度嗎,會不會鬆手之後剛好就正了呢?

因此,我覺得我們並不能簡單的用正沒正來判斷這個限度,我們應該根據最終的效果來判斷。

如果你給孩子講了道理,他就聽話的改正了,那就達到了限度,不需要我們再去扳一下。如果你非要再去扳,那麼肯定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你囉嗦,甚至產生反感產生叛逆等等。這樣的矯枉過正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給孩子講了道理,他還是沒改,或者改了一點點沒有完全改好,那就是沒有達到限度,還需要扳一扳。如果你即講了道理,又嚴厲的批評教育了他,他還是我行我素,那是不是就應該多扳一扳。這樣的矯枉過正又何嘗不可呢?

總之,孩子的教育是大問題,我們都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的探索,包括教育家們,包括千千萬萬兢兢業業的老師們,也包括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