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你不要和“性情相投”的人在一起

第七季《奇葩說》完結,傅首爾獲得了冠軍。

獲獎後,她感謝了很多人:“謝謝《奇葩說》,謝謝觀眾,更感謝老劉。”

在節目中,老劉是她最愛吐槽的“鹹魚”老公。聽起來是吐槽,背後卻是滿滿的愛意。

在節目中,傅首爾說:

“雖然我在舞臺上一直吐槽他,但是我覺得我們是戰友,最好朋友的關係。在別人的眼裡,他是弱者。但是在我眼裡,他是我的依靠,我很依賴他。”

網友稱,傅首爾這是什麼神仙愛情故事!

傅首爾性格獨立且好強,結婚後她一直鞭策自己,要好好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可偏偏老劉是一個生性散漫的人,就如同傅首爾口中的“鹹魚”。

即便被人調侃成軟飯男,但是老劉卻並不在意,甚至微博名都是“躺贏的老劉”。

傅首爾曾經問他:“把你編成段子,你真的不介意嗎?”

老劉說:

“只要是對你有幫助,我怎麼都行,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日子是自己過,又不是過給別人看。”

老劉從不認為天天做飯才是一個好妻子,他尊重傅首爾喜歡打拼事業的追求,主動承擔家庭瑣事。

老劉甚至給傅首爾寫了一首《鹹魚的詩》:我是老劉,鹹魚老劉……

他們互相遷就,也互相依賴。

傅首爾曾在節目中自爆,自己和學霸談過戀愛、和才子談過戀愛,但是最後結婚的卻是平凡的老劉。

談到自己的婚姻,她覺得充滿考驗和波折,也曾想過放棄,但隨著事業逐漸成功,她慢慢體會到這種互補模式的幸福感。

傅首爾為了追求夢想不顧一切,而老劉選擇了支援和陪伴。

兩個人在生活模式、工作方式上的差異,卻讓兩個人因為互補,所以成就。

記得曾有網友留言說道:

“太羨慕兩人的這種感情了。互補的人容易一見鍾情,相似的人適合一起變老。我終究還是不喜歡百忍成雙的感情。愛不是忍出來的,它是兩個人把最輕鬆的自己交付彼此,無需多言,已然明瞭。不論哪個年代,這樣的感情都是最好。”

有時候,最好的愛情不一定要彼此相似,而是你補我缺,互相成就。

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相似的人可以一同歡愉,而互補的人才適合相伴到老。

在綜藝節目《你好,生活》中,尼格買提和撒貝南這對歡喜冤家,讓人羨慕又是嫉妒。

網友們紛紛表白:“喜歡撒尼組合。”

都說同行是冤家,可是同為主持人的尼格買提和撒貝南卻讓人羨慕不已。

其實節目中,尼格買提曾自爆,和撒貝南一起工作自己非常有壓力。

撒貝南就像天上的太陽,光芒四射,一登臺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在撒貝南的襯托下,尼格買提有時候甚至感覺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兩個人明明就像平行線卻又互相交集。

他們兩個,一個幽默開朗落落大方,一個內向收斂;

在這種差異下,兩個人卻意外地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交集。

節目中,撒貝南常常路子走偏,無論是蔡明、白舉綱等明星嘉賓,還是在康輝、張蕾、王梓萌等主持人同事面前,撒貝南化身為“脫韁的野馬”。

但尼格買提卻像對待一個頑皮的少年一樣包容著撒貝南,甚至把“脫韁”的撒貝南拉回正常……

兩個人日常互損。

倪萍老師看見兩個人像孩子一樣拌嘴,忍不住發出了靈魂拷問:

“你倆見面就吵,可是為什麼所有的節目你倆都非得黏在一起?”

因為撒貝南的那句“撒貝南就像天上的太陽,吸引觀眾的目光”,後面還有一句:“他也同樣吸引著我的目光。”

同質化的性格相近固然讓人欣喜,可是差異化猶如磁鐵般的相吸才更有魅力啊!

在心理學中,是這麼解釋“互補相吸”的:

人們對自己缺乏的特質會有一種飢渴心理,如果交往的對方在氣質、性格、能力和特長等方面存在差異,且正好存在互補關係的時候,兩個人不但相互吸引,而且最容易相處,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互補定律”。

其實,所謂互補,不過是你正好彌補了我的遺憾。

前段時間,顏寧和李一諾這對 “中國最牛閨蜜”火了。

李一諾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學霸,有理想有抱負。

而顏寧呢,卻偏偏是一個離經叛道的姑娘,上大學沉迷武俠小說,看電影追星。

可卻是兩個如此性格迥異的人,成為了最鐵的閨蜜。

剛進入清華的時候,顏寧第一次離開父母和陌生的人相處,新宿舍、新環境、新的課程和更加複雜的知識壓得她喘不過氣。

大一暑假,李一諾和顏寧都因為期末成績不理想,成為了朋友。

一個是從小被家裡保護長大的“掌上明珠”,一個是跟著離異媽媽一起生活的勵志女孩,兩個人的經歷、性格截然不同。

可在此後的大學期間,她們一起上課、一起做實驗、一起自習。

顏寧曾說:“大學四年,外人看來我似乎成績斐然,但天曉得,我只是一路跟著李一諾的方向跑。”

李一諾說課太少,乾脆去考託福,顏寧就跟著考。

李一諾說,我們要早進實驗室,顏寧就跟著進。

李一諾用功,顏寧就成了每天泡自習室,最晚回宿舍的那個人。

而李一諾跟隨顏寧的步伐,打開了武俠小說和小眾電影的大門,看到了廣袤世界。

李一諾總結當時她和顏寧的狀態:

總之,我就是無趣地奔前程,她有趣地無前途。

她們性格迥異,甚至連對未來的規劃,都處在截然不同的平行線。

可正是因為二人的差異性,才能形成互補效應,讓身處不同世界的二人,變得越來越好。

有人曾說:

“相互互補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能看到你所看不到的地方,照顧你所照顧不到的地方,生活裡有了這樣的人,才會是圓滿的。因為你生活裡的陰影,恰好能夠被他的陽光照亮。”

的確如此。

好朋友之間,不一定要三觀相投、志趣相投,但一定要互補。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

如何利用互補定律,讓自己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好?

“三分鐘心理學”充電時間

1。多維度展現自己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有很多不同的側面,因此在和不同的人交往時,不妨多方面展現自己。

主觀、強勢的人,往往喜歡別人柔順溫和;隨和親切的,也許喜歡嚴肅剛直的。

往往自己缺乏哪種特質,就特別希望在身邊的人身上看見,這就是我們性格中的彌補性。

就像蘇軾的鬱鬱寡歡,遇上王朝雲的樂觀,久處不厭;

就像胡適的優柔寡斷,遇到江東秀的強勢,相輔相成;

就像三毛的熱烈勇敢,愛上荷西的溫柔以待,只如初見。

人生因為有缺陷而遺憾,卻因為互補而平衡。

2。尊重不同和差異

彼此差異的雙方,如果能夠在交往中取長補短,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感。

相反,如果不能互相尊重,性情差異的雙方就不能夠產生互補效應,甚至還會產生厭惡和排斥。

在電影《觸不可及》中,菲利普是一個全身癱瘓的富翁,他空有很多錢,卻沒有健全的身體。

他招募過很多個護工,可最後一個都不剩。

因為他沒法直視“別人滿懷同情的目光”,他甚至覺得那種同情的眼神讓他喘不過氣。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德瑞斯。

菲利普很喜歡德瑞斯,儘管德瑞斯既不具備護理經驗,甚至還有前科。

僅僅是因為德瑞斯對他從來沒有把他當成殘疾人看待,因為在菲利普看來,他感受到了“尊重”。

世界是多元化的,除了包容和支援,我們更應該“尊重不同和差異”。

就像德瑞斯說的:“我忘記你不能動了。”

3。取長補短

比爾·蓋茨原來自己經營微軟,後來逐漸發現自己在經營管理上力不從心,而且他自己的興趣是在軟體開發。

他找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鮑爾默,希望他能專門負責公司的運營管理。

而鮑爾默恰恰是管理上的天才,對管理工作充滿熱情與自信。

也正是因為兩個人的互補,共同締造了微軟帝國的神話。

每個人都並非完美無缺,我們應當學會用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劣勢,互相成就。

月亮之所以熠熠生輝,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了它。世間萬物,相輔相成,猶如陰陽兩極般互補。

人生很長,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

有的熱情似火、有的冷淡如水、有的嚴肅、有的平和……

但最後我們能一起走得很遠的,一定是與你脾性相輔相成、性格相得益彰的人。

有了差異,才能搭配得當,彼此契合。

點亮【在看】,希望每位書友,無論愛情或友情,都能珍惜那個與你性格互補的人:

是他的嘮叨,讓你變得健談;是他的強勢,守護了你的柔弱;是他的溫和,消解了你的戾氣。

與性格互補的人相伴,從此人生就像被光點亮,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