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醫西醫化應該是不錯的出路

中醫在我國傳承了兩千多年,是我國古代治病救人的主要手段,因此,國人對中醫具有深厚的情懷也就不難理解。

但是隨著自清末以來西醫的引入,再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現在西醫已經基本上取代了中醫的位置,已經取代中醫成為中國醫學的支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的衰落是與西醫競爭失敗的結果,事實證明,西醫確實有著中醫所不具有的巨大優勢。

中醫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醫西醫化應該是不錯的出路

中醫有著天然的重大缺陷,這對中醫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第一, 中醫治療速度慢,不適合急重症患者。作為中醫主要手段的中藥,需要熬製後給病人服下,再經過消化系統吸收,進入到血液後才能發揮效用,而消化吸收的部分只佔整個藥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藥量都隨著排洩物浪費掉了,這個過程無疑是緩慢低效的。如果患者無法進食,中藥更是失去了治療的意義。

西醫在這方面的優勢則要大的多,直接吃藥片,藥液,更方便快捷。沒辦法飲食的病人更可以打針直接輸入人體血液,省去了消化吸收的過程,見效快,方法簡單,效率更高。

第二, 中醫對於骨折,摔傷,異物等硬傷類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人們出現意外損傷的情況非常多,中醫缺乏治療這種傷病的手段。

而西醫就不同了,可以直接手術夾鋼板復位,可以手術取出異物等等,治療針對性強,效果立竿見影。

第三, 最重要的是中醫不適合積累傳承。我們都知道中醫往往是年齡越老越吃香,主要依靠經驗積累,提高行醫水平,這無疑對中醫整體水平的長期積累發展造成了巨大障礙。可以肯定的說,現代老中醫的治療水平相比古代老中醫的水平並沒有實質性提高,這就是傳承缺陷造成的惡果。

而西醫則完全相反,當然西醫的水平也有個人經驗積累的因素在裡面,但絕大部分的醫療手段,都可以寫出來,明明白白的傳給後來人。

就像我們蓋大樓,每一代中醫人都是從一樓開始,窮其一生也只能蓋到三四樓的高度,然後下一代中醫人還是從一樓開始蓋樓,蓋到三四樓又結束了,所以發展了幾千年還是三四樓的高度。但是西醫卻可以蓋一層保留一層,直到蓋到摩天大樓的高度,這是中醫無法超越的巨大優勢。

中醫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醫西醫化應該是不錯的出路

現代中國醫學的現狀也已經證明,西醫比中醫更實用,更科學,更高效。我們不能因為對中醫的情懷,祖宗之法不可變,就抱守殘缺,束手束腳,固步自封。

隨著科學的進步,西醫已經發展到了分子水平,基因水平,靶向治療,器官置換甚至人工器官等等,西醫的未來已經向人類展示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對於中醫的衰落,我們的中醫人要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消除中醫的缺陷,如何才能讓中醫重新煥發生機。我個人以為,中醫的未來在於變通,變通的方向就在於中醫西醫化。

首先,中藥必須西醫化,摒棄那種熬湯灌藥的原始方法,將各種中藥提煉成可口服與注射的液體模式,將各種藥方直接變成各種藥液的配比,便於直接注入人體血液中快速生效。或者將藥方裡的草藥混合後直接用裝置提煉成液體,供患者服用或注射,以提高效率和簡化操作。

此外,發明出各種測量裝置,代替望聞問切等依靠經驗實施的操作手段,比如電子號脈機之類的裝置,依靠裝置給病人把脈,依靠電腦分析號脈的情況,並輸入到中藥庫自動生成相應的藥方。

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衰亡的過程,要想長興不衰,只能依靠不斷的變通,融合,創新。我國透過改革開放,透過與西方文化的融合與變通,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國家可以如此,中醫當然也可以如此。

中醫,必須迎接巨大變革,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