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看熱鬧不嫌事大,是全人類共同的愛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以阿越家鄉的土話來講,那就是“

阿婆拉屋裡火燒,只要姆媽有起屋裡就好!

” 甚至某些人為讓這場熱鬧變得更精彩一些,或者從中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還會在旁邊一個勁地拱火。比如時下全球的大熱點,對世界經濟造成不小衝擊的俄烏衝突,就是在白頭鷹不斷地拱火下才燒起來的。

但是圍觀有風險,沒那個實力,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比如和白頭鷹聯手強勢圍觀俄烏衝突的那一票歐洲國家,就被大毛隔空一巴掌,扇得暈頭轉向。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明英宗御駕親征劇照

明朝初年,岷莊王朱楩諸子圍繞繼承權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時間綿延數十載,所用手段之陰狠,花樣之翻新,不說空前絕後吧,也是世所少有,將朝中袞袞諸公及幾代皇帝都繞暈了過去。正統十三年(1448年),被搞得煩不勝煩的明英宗,不僅下旨將不作為的曾叔祖朱楩,及參與其中的幾位叔祖狠狠地訓斥了一番,還將

全程都置身事外,充當看客的小透明——江川王朱徽煝臭罵了一頓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朱徽煝(音mei),生於永樂十年(1412年),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岷王朱楩的庶三子,生母岷王夫人趙氏。

宣德四年(1429年)十月初二,以行在尚寶司卿葛真、戶科左給事中許侃為正副使,持節朱徽煝冊封為

江川王

。次年十月,冊封靖州衛千戶張勝之女為江川王妃。

永樂初年以前,或因制度草創,或因情況特殊,有多位皇孫在京師出生,明太祖為了培養孫輩,甚至一度將幾個年長的孫子留在京師,一同讀書學習。永樂六年以後,隨著明朝宗室制度更新與完善,皇子一成年就之國成為慣例,絕少再有皇孫咱京城出生的案例出現。岷王朱楩早在洪武年間就之國雲南,因此幾乎所有史料都認為永樂年間出生的朱徽煝降生於雲南。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昆明五華山

在阿越看來,

朱徽煝應當出生於南京,而非雲南

。為方便論證計,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簡單回顧一下岷王朱楩的經歷。

1、岷王朱楩的經歷

朱楩,生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是明太祖的庶十八子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為

岷王

,藩地陝西岷州(今甘肅岷縣)。以初封地觀之,最初也屬於塞王序列。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逝。奉命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英向來與朱標親厚,獲悉其死訊,不禁悲痛欲絕,因此染病,不久死於任上。當年,其長子沐春襲封西平侯,接替父親鎮守雲南,沐家世鎮雲南的格局初現。

明太祖很信任沐英這個養子,可對其後代卻有所疏離,

遂將朱楩改封雲南府

(今雲南昆明),進行制衡。

沐春

雖忠於朝廷,但已有將雲南視為自留地的意思,自然極其不歡迎朱楩的到來,岷王府在他的抵制下停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朱楩之國雲南,與沐家的衝突更為頻繁

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剛取代大哥沐春上位的沐家三代領軍人物

沐晟

,覷準時機上疏控告朱楩在雲南多行不法。

朱楩遂於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被廢為庶人,全家發配漳州。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六月,明成祖在南京稱帝,隨即朱楩的爵位,讓其馬不停蹄地奔赴雲南,繼續未竟的事業。

當年八月,明成祖就聽到了朱楩與沐晟爆發衝突的訊息,為此連下兩道敕書,勸二人以和為貴,可從內容上看明顯在拉偏架,將罪責都按在了沐晟頭上。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黔國公府,俗稱沐王府

只可惜朱楩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即便獲得了四哥的支援,依然幹不過沐晟

。在對手“所為鹵莽,間信小人,干犯岷王”的攻勢下,很快再次敗下陣來,令明成祖失望透頂。加上在雲南多有不法、“激變夷人”、“受命不朝”等事,於永樂元年(1403年)九月,

被削去三護衛

洪熙元年(1424年)四月

,明仁宗以“

武岡州民淳俗厚,蓋善地也

”,將自家這十八叔丟到了偏僻的

湖廣武岡州

(今湖南武岡市)。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朱楩這個遷藩,是直接由雲南府遷往武岡州。因為永樂年間並無廢岷王,或將岷藩遷出雲南的相應史料。

2、永樂年間朱楩暫居南京的證據

果真如此嗎?阿越並不這麼認為,自永樂元年被削去三護衛後,朱楩的身影幾乎消失了,直到洪熙元年才重新活躍起來。這期間只有永樂六年(1408年),有一條因朱楩“慢侮無禮,屢訓不悛”,被再次削去所剩無幾的護衛的記錄。

以朱楩惹事的能力,這種現象相當不正常。

唯一的解釋便是,被削去三護衛後,朱楩已經失去制衡沐家的能力,再留在雲南除卻讓局勢變得更遭之外,再無其他意義。於是明成祖隨即就將他調出了雲南,暫時安置於南京,一住就是20來年

,雖然沒有失去王爵,卻也變成了閒散人員。這一做法,與他強調的恢復祖制相去甚遠,出於為尊者諱的需求,史官將這段歷史給隱去了。

不過也留下幾處證明此事的曲筆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正在復建的武岡岷王府

其一、永樂四年(1406年)二月,

唐府長史程濟和韓府長史司典簿魏居敬,違反京師的宵禁,被兵馬司押送到法司衙門治罪

。明成祖看在兩位弟弟的份上,下令對他們進行了特赦。事後,吏部上疏稱在京諸王的王府官“坐食俸祿,閒暇無事,致多縱肆”,要求對他們另行任用。明成祖從善如流,讓大部分王府官回鄉待崗,等親王之國,再重新上崗。

韓、沈、安、伊、魯、唐,指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伊王朱㰘,魯王朱肇煇和唐王朱桱。

六王因年齡關係,都還留在南京,尚未之國。既然岷王與他們並列,自然也應當閒居在南京,“待王之國召之”更是點明瞭這一點

其二,永樂五年四月,岷王妃袁氏去世。

這位袁王妃的墓地不在雲南府,而在南京太平門外的蔣山,也即現在的紫金山(又稱鐘山)之下

。若永樂年間朱楩一直待在雲南,豈有將王妃千里迢迢地運到南京安葬之禮?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南京紫金山

是以,最晚在永樂四年,朱楩已經遷出雲南,暫居南京等待下一步安排了。

出生於永樂十年的朱徽煝自然也就出生在南京。

3、窮則思變的窮郡王

朱楩的歲祿,在有明一代藩王中墊底的存在,僅高於其十四哥肅王朱楧(這位爺最初僅有五百石,加俸後也才一千石),初始歲祿僅為六百石,經過永樂、正統兩次加俸,也才僅僅一千二百石。老爹沒錢,當兒子的自然也好不了,

岷藩郡王歲祿僅有區區五百石,是各家郡王中最低的

(肅藩郡王都有一千石),且還是按照本色、折色中開來頒給。

這點俸祿對一家郡王來說實在是寒酸,為此朱徽煝於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上疏稱府中人口漸多,已經無以為繼,乞求提升本色比例。

明代宗看得也是憐憫不已,下令將比例調整為七分本色三分折鈔

奇葩的是上層宗室歲祿並剋扣了一大半,可中下層宗室卻不受影響。

朱徽煝的兩個庶子朱音坄(音yi)、朱音墊受封鎮國將軍後,歲祿為正常的一千石,本色、折色中開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武岡州的地理位置

成化五年(1469年)四月,朱徽煝突然上疏稱武岡地處邊境,“鈔閣不行”,乞求將兩個兒子的歲祿全部改成本色。別家將軍只給五百石米,日子都過得好好的就你家得不行?

其中肯定有他的小算計在。

沒辦法,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總得想點辦法搞錢。以宗法制論之,兒子的自然是老子的,身為恨不得一分錢扳開當兩分錢花的窮郡王,讓兒子們支援點不寒磣。

對此朝廷也表示理解,經過一番討論,將比例調整為6:4,給他的兩個兒子各

增加了一百石米的本色

兄弟大亂鬥

朱楩於政鬥一事上,就是個戰五渣,與西平侯沐家屢戰屢敗不說,更是被建文帝這個侄子,明成祖這個四哥全程吃得死死地,不過他生了一個“好”兒子——

岷恭王朱徽煣(音rou)

朱楩共有五子,分別為:長子岷世子朱徽焲(音yi),次子鎮南王朱徽煣,三子江川王朱徽煝,四子廣通王朱徽煠(音ye),五子陽宗王朱徽焟(音xi)。其中長子朱徽焲和次子朱徽煣是嫡子,兩人相差三歲左右(注:朱徽煣的生卒年實錄沒記載)。

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8歲的朱徽焲與弟弟朱徽煣一道受封。按照明太祖的設計,藩王的嫡長子封世子,襲封親王爵位,嫡次子及庶子封郡王,大家各安其位,不得逾越,否則會受到重處。可朱徽煣對此很是不服,

大家都是打一個孃胎裡出來的,只不過比我先出生幾年罷了,憑什麼你能繼承親王爵位,而我卻只能當個要受你管理的郡王?

奪嫡之爭就此落下,待到朱楩之國武岡州後,變得更為激烈。

1、老大與老二之爭

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

岷世子朱徽焲未得召命突然擅自赴京,目的嗎是要告御狀,物件則是自家二弟朱徽煣

。宗室未經允許擅離藩地,在明代屬於重罪。剛繼位的明宣宗對這位堂叔還算客氣,沒對他做任何處罰,只是派人讓其立刻返回武岡州,有事可以透過書面渠道合理合法的與朝廷進行溝通。

等到明宣宗收到朱徽焲透過正常途徑遞交上來的奏疏,不禁臉色鐵青,因為所書的內容竟然是控告朱徽煣“

誣毀仁廟,誹謗朝廷

”。 “仁廟”之廟是指廟號,是以

“仁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

。這屬於大不敬之罪,何況被誣毀的還是當今天子的老爹,這下問題就更大了。怒氣勃發的明宣宗立即下旨,讓朱徽焲、朱徽煣兄弟,及相關人員赴京對質。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明仁宗劇照

這件事最終的調查結果為,

朱徽焲欲置弟弟於死地,而夥同內使陳榮一起對其進行誣陷。明宣宗將其廢為庶人,發回武岡州由其父岷王朱楩管治

。至於陳榮,則直接在京城處以斬刑。

阿越相信朱徽焲誣陷弟弟應當確有其事,但以堂堂世子之尊,相對於朱徽煣這個郡王在法理上佔據著優勢,時間站在他這一邊,即便是與弟弟的鬥爭中稍稍處於下風,可等他襲封親王之後有的是機會收拾對方。如今卻要出此下策,

唯一的可能便是已經被弟弟逼得走投無路,被迫鋌而走險,甚至很有可能有朱徽煣有意引導的因素在

離開北京時,明宣宗給予了朱徽煣厚賜,以安慰他受傷的心靈,這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幹掉大哥後一直沒能晉封世子,這不禁讓他有一種莫名的緊迫感

,看著幾個弟弟,覺得誰都對自己抱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特別是不太安分的老四跟老五。既然如此,當然要想方設法將危機扼殺在源頭,於是跟斗完老大,跟老四、老五接著鬥。

2、老二與老四老五之爭

正統十三年(1448年)九月,明英宗接到湖廣方面急報,稱陽宗王朱徽焟擅離藩地,意圖上京控告鎮南王朱徽煣逼死其母蘇氏,現已抵達長沙府。明英宗依樣畫葫蘆,先讓有司將朱徽焟遣送回武岡州,而後派姑父駙馬都尉井源前去徹查。

很快真相大白,蘇氏死於自盡,至於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窮”字鬧得。

岷藩郡王歲祿都只有五百石,且實際到手的僅有一半,日子過得緊巴巴。蘇氏心疼兒子,便時常從府中偷盜一些金銀出來,給兒子貼補家用。此時,朱楩年老,王府事務基本由朱徽煣打理,發現此事後,開始藉機對朱徽焟發難。為保護兒子,蘇氏自縊而死。蘇氏之死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說被朱徽煣逼死也不為過。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明英宗畫像

事後,朱徽煣繼續對朱徽焟這個弟弟窮追猛打。朱徽焟為求自保,才有了擅離藩地,上京告狀的戲碼。

查訪過程中拔出蘿蔔帶出泥,三兄弟的矛盾早已種下,

為對抗二哥,朱徽焟與年齡相仿的四個朱徽煠早已聯手

。朱徽煣關閉王府大門,不許二人進入,於是兩人一起動手“拆牆開門”。與朱徽煣相遇更是直接將其當作空氣,根本就不與行禮。

真相大白後,明英宗對朱徽煠、朱徽焟進行了訓斥,對朱徽煣也給予了婉轉的批評。

次年四月,朱徽煠、朱徽焟強行闖入岷王府,搶走了大量府中的金銀、羅叚乃至文卷,被朱徽煣透過官方等途徑報復。當年八月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爆發,朝廷自顧不暇,佔據優勢的朱徽煣趁機大肆打擊報復兩個弟弟。當年十月,忍無可忍的朱徽煠弟兄倆,再次試圖赴京喊冤,遭明代宗朱祁鈺勸返。

告狀無門,鬥又鬥不過,那遠遠地避開總行了吧

。景泰元年(1450年)十月,廣通王朱徽煠上疏朝廷請求准許自己遷居零陵縣(永州府府城,今湖南永州市)

。正被“大明第一留學生”、太上皇朱祁鎮搞得頭大不已的明代宗,哪有心思搭理遠在千里之外的小郡王,直接以“

不允

”就將其打發了。

此時老爹朱楩已死,全面掌控王府的二哥步步緊逼,遠在北京的皇帝又不許遷國,

既然求生無門,那就反了吧

。遂打造銀質印信,派家人叚友洪等深入苗疆,引誘附近的苗人起兵。結果叚友洪前腳剛走,後腳銀印就到了朱徽煣手中,並在武岡城門口恭候他多時。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苗寨

這下廣通王朱徽煠謀反確鑿,並牽連到陽宗王朱徽焟。宗室造反屬於禁忌,明代宗再也不留手,

直接將兩人廢為庶人,發鳳陽高牆鳳陽看守祖陵

中立也是一種罪

這場綿延數十年的兄弟鬩牆,江川王朱徽煝是朱楩諸子中唯一沒有參與其中的

。他比年齡相仿的朱徽煠、朱徽焟倆人要謹慎的多,清楚自己想要繼承親王爵位除非天上掉餡餅,否則還是洗洗睡吧。是故面對二哥朱徽煣的壓迫,選擇了委曲求全,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以此讓自己全程置身事外,充當一個小透明般的看客。

然而圍觀有風險

。正統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明英宗派駙馬井源,查清陽宗王朱徽焟控告二哥逼死生母蘇氏之事後,下敕對教子無方的曾叔祖岷王朱楩,及涉事的鎮南王朱徽煣、廣通王朱徽煠、陽宗王朱徽焟三位叔祖等人訓斥的同時,也沒忘了朱徽煝這個局外人。

直斥他躲在一邊坐觀兄弟內鬥,而不發一言,實在是有失親親之義,本當予以糾治,考慮到曾叔祖衰邁,不忍令其悲傷,暫且放他一馬

朱徽煝看到這份敕書,估計完全是一副懵逼的黑人問號臉我。以自家二哥那驚人的戰鬥力,我躲還怕來不及。何況現在父親老邁,王府幾乎已經被二哥掌控,自己小胳膊細腿的,是嫌命太長了,才會想不開主動送上門去讓他大卸八塊。惹不起,躲還有錯了?要不咱們互換一下位置,你行你上?

當然這隻能在心裡想想,畢竟人家是皇帝,金口玉開,說什麼都是對的,即便不對,那也得點頭說對,還要領旨謝恩。真敢說出口那就是大不敬,要吃掛落的。

朱徽煝躲了,可朱徽煣並不想這麼輕易的放過他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武岡文廟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收拾掉兩個弟弟之後,朱徽煝終於迎來的期盼已久的好訊息,以魏國公徐承宗、工科左給事中國盛為正副使,持節冊封他為岷王,鎮南王妃李氏為岷王妃。

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朝廷收到一封來自岷王朱徽煣的奏疏,內容為諮詢一個禮儀班次的問題。

朱徽煣的嫡長子朱音垽(音yin)於上年五月被冊封為岷世子,按照朝廷班列,世子居郡王之上;可以親屬關係論,朱徽煝是叔,朱音垽是侄,朱音垽應當向朱徽煝行禮。是故世子與江川王,在節令時節,及平常家庭相見時,就會出現尷尬的境況,身份到底孰高孰低,應當誰向誰行禮?

明英宗將這個難題推給了禮部。對此,已經歷仕五朝,浸淫禮制數十年的禮部尚書胡濙,很快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在公開場合應以世子為尊,平常家庭相會以江川王為尊

。這一意見照顧了雙方顏面,為明英宗所採納。

朱徽煣此次上疏看似沒有任何問題。可此時明朝開國已近百年,宗室繁衍日盛,很多王府已經傳承數代,多的是岷藩這種情況,連侄子為親王、叔父為郡王,乃至侄孫為世子,叔祖為郡王的情況都為數不少。為何別人家沒這個問題,就你家事情多?

感情你朱徽煣就是個事兒媽是吧?

所以歸根結底,這就不是個禮法問題,而是朱徽煣想要噁心自家弟弟才故意為之。

阿越說

成化五年(1469年)八月十三,

江川王朱徽煝薨逝,享年58歲,在位41年,朝廷賜諡曰恭惠

江川王朱徽煝: 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 兄弟大亂鬥, 中立也是一種罪

武岡凌雲塔

朱徽煝遇到朱徽煣這條大鱷算是家門不幸

,為了親王之位不顧親親之誼,兄弟五人中有三人被他擇機而噬,淪落為庶人,對他這個一早就放棄抵抗的弟弟也虎視眈眈

。好在這位江川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忍,與榮華富貴及自由呼吸相比,受點委屈,鬧點尷尬,又算什麼

正是憑著這點,朱徽煝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郡王之位。

弘治元年(1488年),他故去二十年之後,在其兒子第三代江川王朱音墊的努力下,終於將江川王府遷出武岡州,定居寶慶府,實現了多年前廣通王朱徽煠欲求而不可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