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徵和二年,皇太子劉據“起兵”失敗,他倉皇逃出紫禁城,倉皇逃出昔日慈父的懷抱。

那一年,西漢王朝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亂,也是在那一年,記錄武帝朝的史料上不再是大段大段的匈奴,不再是大段大段的衛青﹑李廣和霍去病,取而代之的是巫術﹑是江充﹑是太子劉據。

一股腥風在未央宮內久久不能散去,一場血雨也在長安城內如銀河倒瀉。

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群臣在這場“父子矛盾”中如何表現?

封鎖太子“造反”訊息的劉屈犛

丞相劉屈犛是在該事件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人物。

當太子劉據已經在長安城內集結兵力時,他就嗅到了“政治地雷”的味道;那這位丞相是如何處理的呢?

劉屈犛沒有迅速傳達給直接聽命於武帝的武裝,而是封鎖了太子將要“造反”的訊息,然後連夜派使者出長安城,令他快馬加鞭趕往武帝所在的甘泉宮,向武帝報告太子集結武裝的事。

劉屈犛是可以直接調動軍隊採取鎮壓行動的,可他還是在此風口浪尖小心了一把。

這種小心並非是沒有擔當,而是長期侍奉武帝左右的政治覺悟。

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放走太子的司直田仁

田任是太子兵敗那天在長安城覆盎門的守將。

面對兵敗而至的太子,田任的做法也頗為值得推敲;當時“太子造反”已傳遍長安城,武帝也因此大怒,這些情況他不會不知。

於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他選擇放走太子。

丞相劉屈犛知道此事後緊張得不行,下令將田任逮捕準備殺掉。

就在此時,一名叫暴勝之的御史大夫勸告劉屈犛

“田任是朝廷大員,想要殺掉應該報告武帝”

劉屈犛聽著有理,便將放走太子的田任也釋放了。

劉屈犛放走田任難道只因他是個規矩人?其實當中學問很大。

對劉屈犛和田任的行為分析

劉屈犛在覺察到太子已經集結兵力準備“兵變”時,完全可立即調兵採取行動將這星星之火剿滅。如果那時他及時採取行動,說不定也不會起那麼大的事端。

劉屈犛的正確算盤:

他明白太子和武帝的矛盾是因為江充。可江充已死,太子在這個節骨眼上集結武裝,到底意在何處?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屈犛也不知道太子集結武裝的行為,到底是皇帝的意思,還是太子自己的意思。

於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選擇了先封鎖訊息。

其實,這個做法很圓滑。

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若是太子集結武裝是受武帝所指示,劉屈犛所謂的“封鎖訊息”等於是一種不表態,不表態便是沒有態度,所以保持沉默總是不吃虧的。

可太子集結武裝的做法是為“兵變”呢?劉屈犛的“封鎖訊息”自然也將它考慮在內。

倘若太子是想“兵變造反”,劉屈犛的“封鎖訊息”也是有利武帝,有利大漢王朝。

這是什麼邏輯呢?太子和武帝是父子關係,他兩的矛盾即使再怎麼扯皮,也可歸結於“家中矛盾”,是他們自家的事情。

所以,我們也可把太子將要採取的“兵變”視作“家醜”。

而劉屈犛“封鎖訊息”的行為,則是為給武帝遮“醜”。

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以上只是劉屈犛考慮當中的一點;除此之外,他還擔心自己若是在不明白武帝意思的時候採取行動,其實無異於是一種自殺行為。

而這個時候採取“封鎖訊息”,命人前往甘泉宮探得武帝意思,才是最佳,最穩妥的行為。

於是武帝聞太子集結武裝後大怒,命劉屈犛快速鎮壓。

劉屈犛在接到命令後立馬採取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太子。

劉屈犛在此事上因處理得當,沒有捲入“巫蠱案”這臺巨大的絞肉機中,可司直田任卻沒有如此好運。

田任的錯誤算盤

太子在失敗後逃亡,田任面對前來的劉據,完全忘掉了武帝“不準叛賊出城”的命令。

其實,田任此舉也出於一定的考慮。

他的出發點和劉屈犛一樣,皆是考慮此次事端不是簡單的“兵變”,而是皇帝和太子,父親和兒子的自家之事;於是,他為妥善處理此事,選擇將太子於覆盎門放出長安城。

田任本想:“武帝和太子是父子,不願逼得太緊”。

但他的這一好心舉動卻要了自己的性命。

他的處理方法比劉屈犛低了很多級,他一沒有上報,二沒有正確揣摩武帝心思,這其實就註定了結局。

武帝在當時已經下達了“抓捕”訊息,這就表明武帝有他自己的打算。

在這種情況下,任田還做出此等之事,實在是給武帝上眼藥,更會進一步讓武帝懷疑太子是不是早和長安城內的“武裝系統”勾結,會加大武帝對劉據的怨念和處理程度。

所以老廖會說“田任這是好心辦壞事了!”最後才落個腰斬的下場。

正是劉屈犛和田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一個在巫蠱案中保全,一個在巫蠱案中被腰斬。

資治通鑑:以巫蠱之亂為例,談如何揣摩上級意圖,避免好心辦壞事

結語

如何揣摩上意,是從古至今最難的課題,因為在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德是對的,可在事實中卻是錯的;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做鎝是錯的,可在事實中卻是對的。

說個最諷刺的例子:在巫蠱案結束後不久,武帝把在泉鳩裡中逮捕太子有功的人封了侯;可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武帝認為是泉鳩裡那些人逼死了太子,為洩憤,劉徹先將他們調到艱苦的北方任職,然後再用稀裡糊塗的罪責將那些人滿門抄斬。

是如此的荒誕,也是如此啼笑皆非。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最難揣摩的人,最難認識的也是人。

正因如此,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才會感嘆出這麼一句:“人心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