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封國置縣

句容,最早見《史記/卷二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是長沙定王劉發(漢景帝兒子,與漢武帝是兄弟)之子劉黨的子侯國。封於(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七月。《漢書/卷一五/王子侯表》同《史記》的記載。“漢表”所不同的是,句容不在通常認為的丹陽郡,而是“在會稽”。因為漢武帝是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才改秦置鄣郡為丹揚郡的,這距劉邦於公元前202年統一中國,已快百年;距句容“有國”也已經二十年了。

句容封國置縣

漢武帝十七歲登基,承“文景之治”,對內力推行政經濟改革;對外用兵,開疆拓土。尊儒術罷黜百家,倡仁義,建太學。到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時,他已經二十八歲,掌控中樞,已然自如。針對歷史上,同姓諸侯往往做大的教訓,順應當時一些老諸侯王,提出將自己的領地分割成若干小國,由其子孫提前繼承的請求,適時分封了一批子侯國。“句容國”就是這樣來的。過了兩年(公元前127年),他因勢利導,在主父偃(複姓:主父,漢武帝時大臣)的建議下,下達了著名的“推恩法(令)”。全國幾十個大國,被分封為幾百個小諸侯國。大大削弱了各諸侯王的實力,強化了中央集權。

句容封國置縣

由於句容侯劉黨第二年就死了,而且“無後,國除”,句容國只存在了不到一年,按照“漢承秦制”,國除置縣。至於這個句容國建在哪裡?城池建好了沒有?封地是多少?人口幾何?那一年置縣?《漢書/地理志上》沒說,只說了:“丹揚郡,故鄣郡,屬江都(諸侯國)。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名為丹揚,屬揚州。戶十萬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有銅官。縣十七。”這十七個縣包括我們熟悉的秣陵、溧陽,也包括秦置縣江乘,以及從江乘分出來的句容、湖孰。丹揚郡治所在宛陵,但同時又有宣城,實為一地,故應該是十六個縣,加一個郡治縣;《後漢書/郡國志第二十二》進一步補充說,漢武帝改秦置鄣郡為丹揚郡時,丹揚郡有十六城,最後說:“右(古文豎排本)揚州刺史部。郡六,縣邑、侯國九十二。”即揚州刺史管轄六個郡,共九十二個縣城和侯國城池。那就是說,至遲到漢武帝元封二年,句容不但有城而且置縣了,而此時的湖孰還是侯國。

句容封國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