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陽:用刻刀“揮毫潑墨”

在我市啟動建立“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和“中華詩詞之市”(以下簡稱“雙創”)工作以來,行走在玉溪的公園、小區、學校、景區……隨處可見懸掛的木刻楹聯和詩文。木刻的書法作品讓這些地方像影視劇中的傳統民居一樣書香味十足,置身其中,更是身心舒暢。

近年來,總能在懸掛楹聯和詩文的地方看見有人駐足,仔細欣賞,細細品味楹聯和詩文的內涵,或是研究一下這詩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卻鮮少有人在意是誰把這些詩聯搬上木板,誰讓它們在時光的打磨下綻放光芒。

通海縣四街鎮七街社群的林德陽和師映華夫婦,就是這種能讓詩聯作品在木板上熠熠生輝的工匠。近日,記者拜訪了他們,聽他們講述數十年來與木雕、與詩文匾聯結緣的故事。

林德陽:用刻刀“揮毫潑墨”

林德陽雕刻的牌匾,正在等待主人上門取貨。

林德陽:用刻刀“揮毫潑墨”

師映華正在為木門貼金箔

苦樂參半,三十年做好一件事

初冬的一天,當記者踏著陽光來到林德陽家時,只見大大小小的木料堆滿了整個屋子,一股木頭散發出來的特有的香氣撲鼻而來。林德陽的身上沾滿了木屑,伏在一塊長方形的案上細心雕刻著一副楹聯。他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他雕刻的楹聯已經達到了數千副。對他來說,能夠看到自己雕刻的作品懸掛出來,是一件快樂又滿足的事。

其實,林德陽入行之初主要從事古建築修繕與建造。他與詩文、匾聯的結緣是從2006年開始的。林德陽出生在通海縣九龍街道林家營,他小的時候,林家營有半個村子的人都是木匠,在這裡長大的林德陽自然也成了一名木匠。1979年,通海縣修繕秀山公園的古建築,林家營選派木匠參與,林德陽便是其中之一,他與木雕相伴的生活就從這裡開始。

據林德陽介紹,在修繕秀山公園古建築的過程中,機緣巧合,他得以跟著楊廣鎮石龍村的胡長祿師傅學習木雕彩繪。“在啟蒙之時,就有幸跟著一位技藝精湛的老師學習一門有技術含量的手藝,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林德陽說道。他的“幸運”不止於此,林德陽與妻子師映華結婚後,又有幸跟著岳父—— — 當時遠近聞名的古建師傅師本釗學習古建築的修繕與建造。

記者本以為,師映華是給林德陽打下手的。其實不然,師映華的手藝與林德陽可謂旗鼓相當,因為她從十三四歲開始便開始跟著他的父親一起做木活了。師映華說:“那時周邊的民居建築還有很多是木製的,哪裡破了或鬆動了,住戶不會修的就要找木匠,所以我從小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跑。”如此說來,師映華居然比林德陽入行還要早。

雖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出師之前,林德陽與師映華還是隻能在師本釗的手底下做細碎的活計,雕刻門板、花窗或是上油漆。就這樣,他們夫妻跟著師本釗走踏遍了昆明、紅河、普洱、西雙版納等多個地方。

師映華表示,東奔西跑做木活是苦樂參半的事。“苦”的是交通不便,花在路上的時間長、成本高,若是接到了外地的活計,就要待上好幾個月,又不能像現在這樣,不同工種的工匠協同施工,所以就要求工匠精通各個工種,粗活細活都能幹。“樂”的是這樣磨鍊了幾年,他們夫妻便出師了。

走南闖北二十多年,林德陽夫婦參與了景東文廟、建水文廟、朱家花園、瀘西文廟、河西文廟等國家級、省級、市級文保單位的修繕工作;主持修建了建水檢察院辦公樓的傳統建築部分;雕刻過建水燕子洞的牌匾;刊刻過餘秋雨、賈平凹等名家的書法作品……這樣豐富的經歷,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了。

夫唱婦隨,各自都有幾手絕活

在林德陽雕刻工作間裡,擺放著上百種雕刻工具,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用途。記者看到,在歲月的磨礪中,有些刻刀的手柄已經磨得光滑,證明它時常被主人拿起來使用。

“你看,這是尖底刀,主要用來刻字,筆畫越粗下刀力度就越大,透過刀鋒來體現筆鋒。”林德陽拿著一把雕刻刀解釋道,如果刻的是字,首先要用尖底刀將字型的大概輪廓雕刻出來,然後再用平刀細細勾勒字的尖角,最後 用半圓刀將字修飾圓潤規則。

“在用刀刻字的時候要慎之又慎,只要有一條筆畫刻不好,整幅作品就報廢了。”在林德陽的案臺邊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一堆木材。林德陽告訴記者,這是被稱為“樹王”的椿木,椿木柔軟不易開裂,雕刻方便又易於儲存。所以他每年都要到昆明的木材市場上去購買一批切割、烘乾並打磨過的椿木回來,專門用來雕刻楹聯。

買回來的椿木,只是粗略地打磨過,但要雕刻的話,還得手工打磨一遍才行。林德陽說:“木材打磨得好,才能雕刻出好看的作品。”接下來,林德陽向記者展示了整個刻字的過程。首先是裱字,只見他把影印的書法作品整齊地貼到木板上,用尖刀圍著字的邊沿走線,走線完成後字就裱好了,這樣才可以雕刻。

林德陽表示,刻字是最考驗工匠手藝的,運刀、鐫刻的凹槽深度、寬窄,筆畫中的一點、一撇、一捺,都要處理得當,這樣才能再現原作的風貌和筆墨的韻味,將書法家揮毫潑墨時的神韻與靈氣體現出來。林德陽說著也沒有停下手上的活計,只見一會兒的工夫,他的刀下已經刻出來一個字,行雲流水,好似筆寫的一樣。

刀刻的痕跡不夠平整,所以此時還要再打磨一次。只見林德陽把砂紙撕成指甲大小的形狀,順著雕刻出來的凹槽一點點磨,直到把字磨得圓潤又耐看才放下砂紙。

接下來,就是美化的過程了—— — 上油漆。林德陽說:“不要以為刻好了就萬事大吉了,上油漆也是一個不容馬虎的過程。”油漆要上三至四遍才行,刷好一遍,等它自然風乾,再刷第二遍、第三遍,直至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木雕都要刷油漆,有時候也會貼金箔。

貼金箔正是師映華的絕活。正巧師映華正在為自家的木門貼金箔,她便給記者展示了貼金箔的過程。

師映華表示,貼金箔的木雕,不論是字還是花紋,都必須打磨得足夠光滑才行,金箔貼上去才會夠亮、夠閃。說著,她便開始貼金箔了,把方形的金箔撕成與凹槽同等的寬度,靈活的手指輕輕一按,就把金箔貼好了。

記者以為金箔可以自動粘上木門,師映華解釋道,這些凹槽處 都已經刷過膠水,因為貼金箔要求膠水的幹度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就要提前把膠水刷上。

師映華經驗豐富,所以用手就可以貼金箔,若是不熟悉,也可以用棉籤或小勺子一點點按壓到膠水上。貼好金箔的木雕要確保完整地覆蓋凹槽並閃閃發亮才算成功,若是不夠亮就得重貼。

看著已經貼好金箔的木門,每一處線條都泛著金光,讓人由衷地佩服他們夫婦的手藝。

養家餬口,無意中傳承了傳統文化

2006年,通海縣開始建立“中國楹聯文化縣”,在規範秀山公園內的楹聯時,通海縣楹聯學會會長林啟龍便找到了林德陽,請他重刻與新刻秀山公園的130餘副楹聯,他與楹聯的緣分便從此開始了。之後,又陸續雕刻了通海六中、秀山一小、秀山二小、文星街、文廟街等地方的數百副楹聯。

這些木刻楹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之後幾年,我市其他幾個縣(區)在積極建立“中國楹聯文化縣”時,也紛紛找到林德陽。

澄江縣殘聯、鳳山公園、鳳山小學、祿充風景區、新平的戛灑小鎮等地方,林德陽的木刻楹聯、牌匾、詩詞作品掛在了大街小巷。

對此,林德陽表示,原本認為做木雕只是養家餬口,不想卻無意中傳承了傳統文化,用實際行動參與到了“雙創”工作中,真的很榮幸。

談起木雕這門手藝的傳承,林德陽一點兒也不擔心。在他家,師映華的四個姐妹和其他家人都是當年跟著師本釗東奔西跑的,個個都會木雕。如今,林德陽的兒子林廣鎮也愛上了木雕,並投身到這個行業裡了。“他大學畢業後本來是做醫生的,因為他很喜歡跟木頭打交道,就辭職開始跟著我幹了,這行很辛苦,但我們也尊重他的決定。”林德陽說道。

因為從小受家庭環境薰陶,所以林廣鎮上手很快,很多地方都是一點即通。短短四五年的時間裡,雕樑畫壁、貼金箔這些手藝都學會了。為了鍛鍊他,林德陽在雕刻楹聯或是詩文的時候,便把圖章的部分交由他來雕刻。

如今,雖然年紀已大,但林德陽在雕刻之餘,堅持練習書法,他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自己寫的字的也雕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