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地球上有數千種動物攜有毒素,最毒的毒蛇能在幾秒鐘內令被咬者渾身劇痛,幾分鐘後便可摧毀其神經系統和肌肉組織。除毒蛇外,毒蜘蛛、蠍子等也攜有毒素。本文介紹幾種著名的有毒動物。

在地球上數千種有毒動物中到底哪些對人的危害更大呢?如果要對世界上最危險的有毒動物進行排名,首先要考慮攻擊機率(動物攻擊人的機會),其次要考慮攻擊性(好鬥的動物一般來說攻擊性也更強),以及噴射系統、毒液量(動物一次能釋放多少毒液)和毒液的毒性。最毒的動物未必就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動物。下面,讓我們見識一下幾種最危險的有毒動物。

眼鏡蛇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說到最毒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蛇。在印度尼西亞南部,生活著一種能遠距離噴射毒液的蛇——噴毒眼鏡蛇。和其他毒蛇一樣,噴毒眼鏡蛇也透過中空牙齒噴射毒液,但能將毒液噴射很遠,且精確度令人震驚,幾乎可以說是百發百中。更要命的是,這種蛇會反覆攻擊一個目標。一般來說,獵物一旦被它們擊中,其整個神經系統將被麻醉,導致體內迴圈減緩,呼吸困難,肌肉萎縮,幾分鐘內就會死亡。這種蛇在感到有威脅時,首先會透過恐嚇來先發制人:挺直身子,讓自己看上去更具威力,這是眼鏡蛇特有的攻擊姿勢;如果這一招不管用,則採取進一步行動——透過收縮毒腺上方的肌肉使毒液滲入到中空的毒牙中,當毒液到達毒牙末端時,強大的壓力就會使毒液像子彈一樣噴射而出。不過,對人類來說,噴毒眼鏡蛇並不是最危險的毒蛇,因為其毒液對人類的面板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只會損害受害者的眼睛,使眼睛紅腫,引起針刺般的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失明。

生活在亞洲南部的眼鏡王蛇是世界上體形最長的毒蛇,可達5。5米,挺起身子時有一人高。這種蛇的毒液的毒性不算最強,但量卻很大,一口就可達200~500毫克,而殺死一個人僅僅需要12毫克就足夠了。人一旦被眼鏡王蛇咬傷,會很快出現呼吸衰竭,1分鐘後便會死亡,幾乎無人能倖免。所幸這種蛇並不願意和人類打交道,它們會盡量避免與人類接觸,所以每年發生的眼鏡王蛇傷人事件並不多。眼鏡王蛇喜歡生活在潮溼環境中,以鳥、蜥蜴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但它們最喜歡的食物是蛇,包括小型蟒蛇、其他眼鏡蛇等——眼鏡王蛇的拉丁名字翻譯過來就是“食蛇之蛇”。這種體形巨大的毒蛇能吞下比自己還要大的獵物。

與個頭最大的眼鏡王蛇相比,眼鏡王蛇的小表弟——普通眼鏡蛇實際上更加危險。普通眼鏡蛇在印度次大陸最為常見,活動範圍一直延伸到南亞。這種蛇每年平均咬傷15000人左右,而且因生性好鬥,常常主動攻擊人類。普通眼鏡蛇的毒牙不算很大,但能釋放大量毒液。在準備攻擊獵物時,普通眼鏡蛇會將身體的前1/3部分挺直,鬆開柔軟的肋骨和面板,形成特有的斗篷,使之好像一下子變大了許多。獵物一旦被普通眼鏡蛇咬傷,其神經系統就會遭到破壞,神經活動被阻斷,導致呼吸衰竭。這種蛇還會根據獵物的大小調整毒液的用量,決不浪費,有時甚至只是幹咬,絲毫不分泌毒液。為防止背後遭襲,這種蛇在後背上還長有一對嚇人的假眼,實際上是一對眼狀斑紋。眼鏡蛇的大名就是由此而來的。

悉尼漏斗網蜘蛛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澳大利亞是毒蜘蛛的樂園,這裡總共生活著22種毒蜘蛛。如果搞一個最危險的毒蜘蛛排行榜,悉尼漏斗網蜘蛛應該名列前茅。

漏斗網蜘蛛得名於它們製造的形狀各異的漏斗形洞穴。這種蜘蛛長著光滑的黑色腦袋和茶褐色身體,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巨大的螯角。蜘蛛的螯角大多像鉗子,而漏斗網蜘蛛的螯角卻像匕首。為了能讓“匕首”刺進獵物體內,它們往往使盡全力向下猛擊,如果一次攻擊不成,還會反覆進行攻擊,力量之大足以刺穿人的腳趾甲。

悉尼漏斗網蜘蛛是世界上唯一還無法用抗毒血清對付的蜘蛛,因此一旦被它們咬傷,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能保證能生還。漏斗網蜘蛛在咬人時會釋放一種強效毒素,並可在兩分鐘內到達人的迴圈系統,嚴重時15分鐘就可致人死亡。這種毒素首先會引起刺痛、流口水、流眼淚、出汗、嘔吐、腹痛等症狀,兩小時後大部分症狀可減退,但接著會出現呼吸困難和心搏停止。

悉尼漏斗網蜘蛛的雄蛛和雌蛛都攜帶劇毒,但兩者之間的毒液成分稍有不同。雄蛛比雌蛛對人類更危險,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雄蛛更活躍,經常走出洞穴去尋找伴侶,因此與人相遇的機率更高;二是因為雄蛛毒液的毒性更強。雄蛛的毒性較雌蛛更強,部分原因是它們常年離開洞穴在外面遊蕩,需要更強大的防衛武器,而雌蛛在多數時間裡都蟄伏在洞穴裡,不喜歡拋頭露面,在洞穴裡可以躲開捕食者,因而不需要那麼強的毒性。不過,當雌蛛冒險出洞時,其毒性就會變強,這是它們的防禦機制使然,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在澳大利亞,除悉尼漏斗網蜘蛛外,還有一種蜘蛛對人類也構成巨大威脅,這就是赤背蜘蛛。在澳大利亞,赤背蜘蛛的傷人事件比蛇和其他動物傷人事件的總數還要多,每年大約有1000人被其咬傷。這種蜘蛛與臭名昭著的黑寡婦蜘蛛存在近親關係,與黑寡婦蜘蛛一樣,它們的腹部也有一個沙漏標記。赤背蜘蛛的名字來源於其身體上的那條醒目的紅色緞帶。

與赤背蜘蛛相比,黑寡婦蜘蛛要歹毒得多,其毒性比響尾蛇還要毒15倍。黑寡婦蜘蛛生活在北美地區。美國共有四種黑寡婦蜘蛛,除阿拉斯加州外,在其他各州都有分佈。

亞利桑那木蠍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蠍子也是一種有毒動物,不過其注毒方式與蜘蛛和蛇完全不同。蜘蛛和蛇是透過毒牙將毒液注入到受害者體內,而蠍子則是用尾巴上的毒刺注毒。蠍毒和蛇毒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影響也有所不同,蠍毒最大的特點是能讓神經系統處於過度興奮狀態,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被蠍子蜇過,可能有幾百萬,也可能有幾千萬,直到後來開發出了抗毒血清,情況才有了好轉。

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棲居著一種毒性極強的蠍子——亞利桑那木蠍。這種蠍子經常會與人類相遇,但除非被故意激怒,否則不會主動攻擊人。木蠍由於體形較小,毒刺相對也較小,所以每次釋放的毒液量並不多。為了彌補這種不足,木蠍毒液的毒性變得非常強,在抗毒血清被開發出來之前,對人類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就毒性而言,生活在中東和北非的殺人蠍比木蠍有過之而無不及。殺人蠍的體形小,毒刺也不大,但其毒液的毒性極強,在量相同的情況下,比任何一種蠍子都要致命。殺人蠍的致死率也遠超過木蠍。在中東和北非,很多人都被殺人蠍蜇過。殺人蠍易怒、好鬥,毒刺尖利,可輕易刺穿人的面板。殺人蠍的毒液如果進入血液,會引起心臟和呼吸衰竭。幸運的是,殺人蠍自己會嚴格控制每次攻擊釋放的毒液量,這對人類來說是一件幸事。

殺人蜂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殺人蜂生活在北美大陸,因性情暴躁易怒、兇殘狠毒,人送外號“殺人蜂”。殺人蜂之所以可怕,源自它們可怕的攻擊方式:一擁而上,群起攻之,不趕盡殺絕決不收兵。其實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它們的蜂巢、蜂后和幼蜂的 安全,只是它們有點“防衛過當”了。

殺人蜂原產自非洲,之所以進入北美完全是因為一次人為失誤。1956年,巴西科學家急於培養一種產蜜量更高的蜜蜂,於是引入非洲蜜蜂與歐洲蜜蜂進行雜交,不料部分非洲蜜蜂從實驗場地逃跑,在與當地蜜蜂雜交後產生了殺人蜂。由於沒有天敵,這種蜜蜂的種群數量急劇增加。殺人蜂一旦受到打擾,便會群起而攻之,而震動、閃亮的物體如珠寶、深色服裝等對它們來說都是“危險訊號”,都能激怒它們,從而引發它們的攻擊行為。殺人蜂蜇人時會釋放一種資訊素,又叫氣味訊號,這種氣味訊號會很快引來更多的殺人蜂,通常蜂巢內半數成員都會出動。如果你不慎招惹了殺人蜂,大約會有兩萬只殺人蜂圍繞著你展開攻擊。它們會緊跟著你,最遠能迫出1000米。即使你跳入水中,它們也不會放過你,而是盤旋在你的頭頂,等著你從水裡出來。此後8小時裡蜂群始終處於激奮狀態,蜂巢附近1000米地之內的任何活物都會遭到攻擊。其實,單就毒性而言,殺人蜂與歐洲蜜蜂沒什麼兩樣,殺人蜂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參與攻擊的蜜蜂數量太多。人一旦遍體被蜇就會導致過敏性休克,這是對蜂毒的一種過敏性反應,這時喉部肌肉會緊縮,血壓會下降,如果救治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當然,對殺人蜂來說,攻擊行為同樣也是一種自殺行為。

石頭魚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不獨在陸地上,在海洋裡其實也有不少有毒動物。在澳大利亞沿海水域生活著一種毒魚——石頭魚,這可是世界上最毒的一種魚類。如果你不小心被水底的一塊像石頭的東西刺痛,千萬不要麻痺大意,它有可能就是一條偽裝得極為巧妙的石頭魚。澳大利亞每年有數十人被石頭魚刺傷。石頭魚能在水下一動不動地呆上幾個小時,等著小魚或小蝦游過來,然後一躍而起,用嘴巴製造一股強大的吸力,只需1毫秒便能將獵物吸下去。石頭魚的防衛利器是它們身上的棘刺,它們一旦被激怒,身上的13根棘刺就會直豎起來,每根棘刺都異常鋒利,就像一把把匕首,能輕易刺穿橡膠鞋底。棘刺不但鋒利,更重要的是裡面含有毒液。毒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很快擴散,傷者會出現疼痛、腫大、高燒、嘔吐和麻痺症狀,必須使用抗毒血清,否則就會引起呼吸衰竭或心臟病。

就毒液致命程度而言,生活在太平洋熱帶沿海水域的鬼鼬絲毫不亞於石頭魚,因其毒烈如蠍子,俗稱海蠍子。這種動物雖然形象醜陋,面目可憎,但體色鮮豔,且能隨環境改變,這是它們對環境適應性進化的結果,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偽裝。

鬼觸的鰓蓋上長有長而銳利的毒棘,每邊各6根,第一背鰭上的5到6根棘刺也有毒。鰓蓋上的毒棘為面板所蓋,只露出前端部分。棘的正反兩面各有刺溝一條,沿每條溝有一梨形腺組織,較寬的一端連線棘刺的基部。當鬼觸的毒刺受到擠壓時,毒腺的腺細胞便會被擠破,毒液進入刺溝,流進人或動物的體內,就像在皮下注射了一針毒劑。

人如果不小心踩在鬼觸身上,初期會感到燒灼般的劇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引起暈厥、心跳、發燒、麻木、嘔吐、呼吸急促,嚴重時導致死亡。

藍環章魚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在澳大利亞沿海水域生活著一種有毒生物,它們常常棲居在岩石縫隙中,靠改變膚色巧妙地偽裝自己。這種漂亮的海洋生物就是藍環章魚。全世界一共有25種藍環章魚,全部生活在澳大利亞沿海水域。

藍環章魚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攜毒動物,它們也非常聰明,擁有非常出色的警戒系統。當發現有企圖進入其領地者時,它們身上的藍環就會像警燈一樣閃爍,這是在發出警告:“我很危險,如果你靠得太近,我就會咬你。”一旦來者闖入其領地,它們就會狠狠地猛咬闖入者一口。藍環章魚攜帶的毒素是由非常特殊的蛋白質河豚毒素構成的,這種毒素能讓螃蟹等獵物迅速癱瘓,對人類具有同樣作用。藍環章魚體內的大毒腺直接將毒液輸送到其鋒利的像鸚鵡一樣的嘴上。

在休息時,藍環章魚的面板是黃色的,帶茶褐色環紋。在受到刺激時。這些茶褐色環紋立刻變成耀眼的孔雀藍。這種色彩變化源自藍環章魚的充滿色素的彈性囊,也就是色素細胞,平時位於面板下面。受到驚嚇時則迅速伸展,向面板表面釋放出藍色色素。當藍環章魚認為危險已經過去後,其色素細胞就會收縮,面板上的藍色隨之消失。藍環章魚攻擊人類事件大多發生於人類試圖抓取它們時,當藍光一閃。一切都為時已晚。

藍環章魚的鸚鵡狀嘴能輕易刺穿人的面板和皮下肌肉。雖然人被藍環章魚咬傷時並不感覺特別疼痛,但由於藍環章魚的毒液比氰化物不知要毒多少倍,會造成被咬者肌肉麻痺,繼而味覺、觸覺及視覺喪失,如果救治不及時,還會出現呼吸衰竭。只需一口,藍環章魚在90分鐘內就可殺死一個成年人。目前醫學上還沒有針對藍環章魚的抗毒血清。須加起來有120多米長。加上觸鬚,成年箱型水母的體長能達到4。5米。每根觸鬚上都分佈著數百萬個刺囊,每個小刺都能將一小滴毒液注入被蜇者的體內。注入的毒液量取決於箱型水母的觸鬚與被蜇者接觸的力量有多大。食物常常吸引箱型水母靠近海岸,同時也就靠近了人類。由於它們的觸鬚長且多刺,游泳者往往還沒來得及看清是什麼東西就已經被蜇了。毒液會很快傳遍被蜇者的全身,受傷部位的面板幾小時內便會壞死,從而留下一條長長的疤痕。像鞭撻的一樣。被蜇者的呼吸很快會變得困難,接著出現心臟和呼吸衰竭,嚴重時在兩分鐘之內就會死亡,連治療的機會都沒有。上個世紀,箱型水母共奪走了80多人的生命。大部分都是在短短5分鐘內死亡的。

雞心螺

它們毒性也許不是最強,但是對人類最具威脅的7種劇毒動物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水域生活著一種奇特的海洋殺手——雞心螺。大多數生物毒液的成分只是幾種蛋白質,但雞心螺的毒液包括了幾百種毒素,其中有麻痺神經的化學物質,能在瞬間引發驚厥,並具有強效鎮靜作用,能防止獵物逃跑。由於毒液具有致命的殺傷效果,只需一擊,獵物便在劫難逃。

雞心螺一共有500多種,毒性最強的當數棲居在澳大利亞沿海水域的雞心螺。雞心螺又稱“芋螺”,因其形狀既像雞心又像芋頭而得名。它們白天躲在淺水水域,到晚上出來捕食,用它們裝滿毒液的武器——1釐米長的“魚叉”攻擊獵物。雞心螺的嘴裡有20根“魚叉”,雞心螺透過它們發射毒液,獵物一旦被擊中就會很快被麻痺。之後,雞心螺就會張開大嘴將獵物吞嚥下去,雞心螺能吞下與自身一般大的獵物。雞心螺一次釋放的毒液足以殺死15個人,因此一叉便是致命一擊。這是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捕獵和自衛方式,有效地彌補了雞心螺無法快速移動的缺陷。人被雞心螺的“魚叉”刺中後疼痛難忍,雖然疼痛很快會消退,但傷者接著會被麻痺,然後是頭暈眼花,說話含混,癱倒在地。目前醫學上還沒有針對雞心螺的抗毒血清,唯一的救治方法就是按壓和進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