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生活中,離不開油鹽醬醋茶,口味離不開辛、甘、酸、苦、鹹,這些生活必需的味道,也是伴隨你我一生的滋味,在其中品嚐著生活的酸甜苦辣鹹,滋生一種感覺叫“五味雜陳”,一路走來也是感懷不已。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品生活的酸甜苦辣鹹,看世間最美風景如畫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生活的酸甜苦辣如同四季美景,品嚐皆有學問

中醫中的五味,其實應該是七味,除了上述,還有“淡、澀”兩味,因淡附於甘,即淡甘;澀依附於酸,即酸澀。這“依附”,就讓生活有了別樣、回味無窮的味道。

不知道生活中你最喜歡這五味中的哪幾味?其實細品,五味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啊。

1、辛味,入肺。

辛多為辛辣,最典型的就是辣椒、生薑、大蒜、大蔥、茴香、桂皮等,這些東西都可宣肺行氣、通經絡、活血脈,人們喜歡它也是因為這些食材有刺激味蕾、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吃飯香、味道好。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每天早上幾片姜,可祛除胃內寒氣、增進食慾

生活中,我體驗到身體寒溼、溼氣凝滯時,吃點生薑、蒜醬、蔥白真的很不錯,生薑早晨三片、大蒜兩瓣、蔥白兩段交替,開胃行氣,發散胃寒及身體溼氣。

辛味要因人而異,不是誰都可以隨便吃的,身體虛弱、熱性體質要慎重,不少老年朋友也會因為老年基礎疾病不敢多吃辛辣食材,因其刺激性較強,吃後會感覺身體不適,也要謹慎食之。某些急性疾病、術後的朋友最好還是遵醫囑,該忌辛辣的一定要忌口,疏忽不得。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吃辛辣食物要因人而異,體熱者慎食

2、甘味,入脾。

甘味即澱粉類糖類食物,多甜,脾喜甜,味蕾會感覺其味美。甘味有補、和、緩的作用,吃得恰當對脾胃虛弱、虛寒有緩和之力,因甘補益脾胃。《周禮·瘍醫》論“以甘養肉”,確實如此,甘味讓人“長膘”。

適當吃甜食可讓人心情舒暢,緩解焦慮、緊張情緒。不過,這類東西吃多了又很容易讓身體出現諸多問題,引發疾病,因此要有節制。

我品味出,吃甜也要有講究。中老年人不宜吃那些年輕人喜歡的蛋糕、巧克力、奶油乳酪、冰激淋等甜品,但適當吃蜂蜜、紅糖、冰糖、原味甜食等還是蠻不錯的。

因人而異、適量才最重要。

曾看過一篇報道,一個老人每天吃2-3小塊冰糖,平日裡精神矍鑠,而且血糖並不高。記者採訪時問起其長壽秘訣,她說“我愛吃冰糖”。

大棗、枸杞、桂圓、蘋果、芒果等自然食材都是甘味系列,這些要比新增很多蔗糖的加工製品好很多,吃得恰當並不會發胖。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如果不過敏,吃點芒果等水果和胃促消化,對身體健康有益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到了一定年紀後,甘味食材要多注意其含糖量,新增蔗糖加工類少吃

3、酸味,入肝。

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適量的吃健脾開胃,對養肝也頗有好處。

比如山楂、檸檬、白醋、米醋、陳醋等,適量的吃可助健脾消食、助肝臟解毒、促進新陳代謝。

值得注意的是,酸味千萬不可過酸,過而則可能有傷脾胃,出現“泛酸”而不適。特別不提倡“喝醋”,而是適量的少吃。

我個人比較喜歡吃山楂,每年秋天市場有售時都會買不少切片晾曬起來,每天吃兩三個鮮果或幾片泡水助消化。也喜歡老陳醋,每天一小勺,潤腸通便效果很不錯。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經常吃點酸味,可“揉肝”,提升肝功能,增強其活力和動力

4、苦味,入心。

苦可清瀉、消熱、下火。但凡味苦的食材也都是寒涼的。因此寒涼體質謹慎選擇。

比如綠茶略苦澀微涼,可使人清熱除煩;苦瓜苦苣等性涼,助於解毒瀉火;蒲公英味苦寒涼,助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清肝明目等。

我在生活中體會到,苦味的食材還是很有營養價值的。但平時身體較弱的人,苦味的食材一定要搭配溫熱的同食,而且不宜天天吃,原則是間斷、需要時比較好。

體質寒涼、脾胃虛弱、虛寒、經常腹瀉的人就儘量不要吃了,不然會加重身體的不適。

現在正值夏季,適當吃一點苦瓜苦苣有助於清熱祛火,但也要注意其寒涼屬性,炒熟後吃就比涼拌溫和多了,吃了也感覺比較舒適。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苦瓜炒熟後比涼拌溫和許多,烹飪會緩和其寒涼屬性

5、鹹味,入腎。

適當的吃鹹味食物,有消除積食、消炎殺菌、清熱解毒、提升血液凝血功能等好處。

但是鹹也要“鹹得正好”,每天鹽的攝入不超量,吃多了也有害。

有高血壓的人真不能多吃鹹。比如我父親有高血壓,以前特別愛吃鹹鴨蛋、豆腐乳、榨菜之類,現在一吃鹹的就開始眼瞼、下肢腫脹,自前年開始出現了高血壓腎病(高血壓已20多年),醫生要求嚴格控鹽,如今經過藥物治療和生活自律,症狀緩解了一些。

鹽是調節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之一,也是食材美味、促進食慾的關鍵調味品,要因人而異的攝入,不能只注重口味不考慮病情需要。

對需要控鹽的人,尤其是有“三高”的朋友來說,炒菜先放和後放鹽就大不一樣,後放鹽會比較好,鹽放得少且在菜的表面,口感一樣好。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對於需要控鹽的人來說,炒菜後放鹽就比較好

有專家提醒:辛過氣散,甘過氣滯,酸過痙攣,苦過滑瀉,鹹過血瘀。

這裡的“過”即過量、過於。

因此生活中我們要根據自身的體質,把握好這“五味”的度,“不過”而味美,才是生活的高手。

廚房裡的學問很大,身體健康與“味道”密切相關,吃得好吃得美味不是目的,吃得恰當吃得科學吃出健康才是生活的“行家”。

善於從生活的“五味”中品味人生,以此良性迴圈養育健康。有了健康,你才會在一年四季中不斷培育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花。

生活的酸甜苦辣鹹,都是幸福美味的來源,缺一不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生活中品嚐“五味”把握好度,身體無恙,人生才更幸福

一日三餐的美味需要自己烹調,最美的味道是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