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桐柏淮祠全貌 桐柏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

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淮祠內的大禹像 桐柏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

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鄧州林扒鎮禹廟 王克清攝

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土谷山王克清攝

行走中原丨南陽尋“禹”意蒼茫

製圖/王偉賓

□河南日報記者張冬雲

行走於南陽,穿越蒼茫歲月,感受厚土情深。

蒼茫者,意為空闊遼遠,沒有邊際。行走於南陽,時時處於蒼茫之境,撩動人的遐思,鼓盪人的魂魄。神話與傳說星落於大地,朝代與人物喧囂於史籍。

《中國創世神話》一書稱:“創世神話一般指關於萬物起源的神話,主要包括天地開闢、人類起源、文化發端以及宇宙萬物的肇始等內容。”

古中國的盤古開天、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這四個創世神話,都與南陽有關,有山川地理相佐,有傳說故典印證。其中,南陽人對夏朝以及夏人首領夏禹情有獨鍾,南陽大地上,多處散落著與夏禹相關的遺蹟傳說。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馮廣宏撰文稱:“東到山東平原,東南到寧紹平原,西至涇渭流域,西南到巴蜀一帶,都有夏文化的淵源。由此可見,大禹因治水而足跡走遍大江南北,廣泛留有禹跡,應是歷史的真實。”考古學家鄒衡先生也提出過“夏文化多元說”。

南陽所存禹跡,正是多元的夏文化的組成部分。且讓我們走進南陽,去尋星落的禹跡吧。

◎南陽“夏都”在哪裡?

古代的南陽人稱自己是夏人,他們仰慕大禹,這種集體潛意識,是有史書依據的。班固《漢書·地理志》記載:“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夏人尚忠,其俗鄙樸。”《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潁川、南陽,夏人之墟也。”

中國歷史上有一條非常早期的公路名叫夏路,由南陽經方城通達中原。方城縣是南陽北出中原的埡口。南陽—方城—禹州—鄭州,這條車水馬龍的繁忙國道,路基下深埋著古代的公路夏路。

古代南陽人把自己視作與夏禹同一族群之人,充滿自豪感。直到漢代之後,南陽曆經戰亂,外來移民大量遷入,這種“夏人情結”才慢慢淡化。

歷史上的夏都相傳有十幾個,僅河南就有多個地方相傳有夏都,包括登封王城崗、禹州陽翟城、新密新砦、偃師二里頭,等等。這是因為早期的國家都城,為了生存和發展會不斷遷徙,且往往新都舊都並存。偃師二里頭是公認的建都時間最長最重要的夏都。

南陽人的版本中,南陽鄧林可能是最早期的夏都即禹都。宋代羅泌所著《路史》是一部研究中國上古史、神話學的重要著作。其中記載:“鄧,仲康(大禹孫)子國,楚之北境,史雲阻之以鄧林者,今之南陽。故杜佑(唐代著名史學家)以鄧為禹都。”

鄧林位於現在鄧州西南林扒鎮,古稱鄧林鎮,與湖北接壤。

尋禹都,引出夸父逐日的故事。《山海經》中講道,夸父逐日,渴,飲幹了黃河渭河,又北飲大澤,未趕到地方就渴死了,“棄其杖,化為鄧林”。鄧林就是桃林。

鄧州市城東2公里處有新石器時代八里崗遺址,佐證了6800年前有人類在鄧州繁衍生息。據我國最早的石刻地圖《華夷圖》上的標註,以及北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記載,都稱鄧地為禹都,並大致勾勒了夏代鄧國疆域,即以都城鄧林(今鄧州)為中心,涵蓋周邊部分割槽域。

鄧林為何成禹都呢?這與大禹治水曾在鄧地長期活動有關。大禹花了13年時間治理了九條河流,即弱水、黑水、黃河、渭水、洛水、濟水、淮河、漢水、長江,今天南陽盆地的幾大河流,唐河、白河、湍河、刁河等都屬於長江流域漢水水系。

大禹在南陽治水涉足鄧州,又在丹江與漢水流域征討降服“三苗”部族,也曾涉足鄧州。無論是治水,還是征討“三苗”,相傳大禹都是將鄧州作為大本營。

鄧州市城西35公里處歷史上曾有大禹山,山上有大禹廟。鄧州古代八景之一“禹廟晴嵐”,就是形容大禹廟的美麗景色。“鄧林傳說”於2010年被鄧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日林扒鎮,還有很多鄧林痕跡,如鄧林大道、鄧林賓館、鄧林超市、鄧林酒店、鄧林茶館、夸父廣場……

2018年,南陽市郊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山遺址,開始了繼上世紀五十年代後的第二次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玉製品,以及規模很大的制玉作坊,還有仰韶文化時期全國等級最高的房子。發現了壯觀的墓葬群,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人,左手持弓箭,右手執象徵權力的玉鉞,足踏象徵財富的豬下頜骨,威風凜凜,顯然是首領,當地老百姓稱其為“大王”。目前,黃山遺址共出土6具持玉鉞的“大王”遺骨。央視十套曾於2019年播出三集專題系列片《南陽黃山遺址》。

這一遺址的發現為專家所重視。在中國先秦史學會主辦的“中華文明探源與南陽曆史地位考察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它是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較大型遺址。文化遺存十分豐富,遺址時代跨度相當漫長,特別是發現了目前漢水流域最高等級的屈家嶺文化時期墓葬群。

先秦史及其文化研究者白振國撰文《華夏“首”都考略》提出:“黃山遺址區周圍已發現環壕,環壕內側會否發現城牆?這樣大型先進的玉器作坊,只有在部落聯盟首領居住城市才可能有。此地是否部落聯盟首領所在的重要城市呢?黃山遺址處於華夏族形成的一個關鍵階段,它會不會也曾是夏都呢?”

◎“夏人之墟”有無禹陵?

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science》曾發表文章《公元前1920年的潰決洪水支援中國傳說中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存在》,肯定了傳說中大禹治水時期大洪水的存在,還肯定了夏朝的存在,認為夏朝就是因為大洪水才建立起來的。因為特大洪水,導致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人們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諸多氏族不得不聯合起來,把所有力量集中起來統一調配,並推出一個人指導治水,於是鯀、禹先後被推舉出來。

大禹治水,開啟了人類改造世界的先河,預示著人類文明的開端。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一書中驚歎,大禹治理的九條河流,從黑水到長江口,航空距離有2600公里之遙,徒步遊覽一週,需要幾年時間。當時還沒有鐵器出現,完全依靠燒石澆水的方法開山鑿洞。大禹能完成這麼艱難的工程,“大概是因為他是姬軒轅的後裔,仍有殘留的神靈附體。”

大禹,作為一個現實兼神化、實際存在兼具精神力量的古代英雄人物,也有陵墓的存在。夏禹陵墓又在何處呢?

當下公認的說法,禹陵在江南水鄉紹興。紹興人相傳大禹娶妻於紹興,葬於紹興,他的姒姓後人仍世代居於紹興城南會稽山下,守護禹陵。“大禹陵祭典”已持續了4000多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有史料認為,古時會稽即今浙江紹興市。行走在紹興的街巷,或乘烏篷船漂盪,會不時遇到大禹後人,娓娓講述其有關傳說。

白振國說,依據現代夏文化考古的豐碩成果,可以認定夏族主要活動於晉南和豫西南地區。近幾十年來,在上述地區先後發現了多處介於龍山文化晚期和商文化早期的文化遺存,與文獻所載夏朝年代和地域符合,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一、二期,是學術界公認的夏文化遺存。

紹興為何會有會稽山和大禹陵呢?“很可能是奉守夏禹之祀的古越族多次遷都後,於此地的文化重建。在遷入地將原籍文化符號重建,在中國古代是一種規律性現象。”白振國提出這樣的看法。

南陽作為“夏人之墟”、古“禹都”所在地,有沒有大禹陵存在的可能呢?

司馬遷記述考察禹陵經歷時說:“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川曰江、漢”。司馬遷實地考察的“會稽”,南陽府衙博物館館長劉紹明認為很可能在荊州南陽郡,即今之南陽市。這是他的研究判斷。

南陽在夏代及其前後較長時期內,邦國林立,是夏族活動的核心區域之一。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資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出版《白河流域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記載了南陽50處遺址的調查情況,50處遺址涵蓋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晚期、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可佐證其夏族活動的核心地位。

梳理繁雜的文獻,研究者發現,“會稽山”這一地名,又有覆釜山、宛委山等名稱。鄧州,也有個覆釜山,它和紹興會稽山有何關聯呢?

《南陽市地名志》有“覆釜山”條:即今土谷山。在今鄧州、鎮平、內鄉三市縣毗鄰處。《明·嘉靖鄧州志》載:“山峰不甚高,聳起如覆釜然,故名。”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及《吳越春秋》記載,夏后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在會稽,以奉守夏禹之祀。若少康庶子于越之會稽為今鄧州覆釜山,則鄧國鄧人在起源上與夏文化關係自明:起自仲康之子,繼之少康之子,以奉守禹之祀。鄧州人自古至今的俗語‘鄧大國’很可能源於夏朝。鄧州古稱‘陸海’更可能與大禹治水有關。”南陽地方研究者袁祖雨提出這樣一種判斷。

初夏,記者來到了鄧州、內鄉、鎮平三縣交界處的覆釜山,它是土谷山、先主山、鰲峰山、踢腳山四座孤山的總稱,四山都不高,山體皆平緩,滿覆蒼翠植被,其間土谷山居中心位置,山體最大。

土谷山現在是三縣交會地,立有“一腳踏三縣”的石碑,縣在古代多來源於古國,若當年夏禹在此大會諸侯,彼時的古國恐怕遠不止三個吧。

司馬遷考察記錄中特意提及“禹穴”,此地有相關遺存嗎?“有,我帶你們去看。”村民李連科將我們帶到土谷山東南坡一山溝邊,說:“老輩人傳說土谷山頂掛淤苲(根部紮在河底的水生植物),原來水大得很。我小時候這兒有泉眼,叫魚穴,水很深,裡頭有魚,老人說不要逮魚,魚動土谷山都亂動。”

大洪水時代,南陽盆地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成功,南陽才從滄海變了桑田。村民嘴裡的魚穴,是不是“禹穴”的變音呢?

◎“禹王鎖蛟”鎖住的是什麼?

大禹治理的九條河中有淮河,淮河源頭就在南陽桐柏縣淮源鎮,此地很早就建了淮瀆廟,歷代有興廢,現存廟宇佔地百餘畝,禹王殿上,供奉著漢白玉材質的大禹全身雕像,他戴斗笠,著短裝,手執鍤,目視前方,神色堅毅。

淮瀆廟內有一眼方口古井,古井邊石柱上有一圓孔,孔內穿有幾十斤重的鐵鎖鏈,一直垂到井裡。立於井邊往內看,井深不見底。石柱上刻著五個字“禹王鎖蛟處”。當地百姓說,千萬不能動鐵鏈子,鐵鏈子一動,就會發大水。據稱,井裡鎖著一條名叫無支祁的龍,淮河氾濫就是它作的禍。夏禹鎖住它也就治住了洪水。

《南陽民間故事整合》一書共收錄八則大禹治水的傳說,散落於南陽民間的傳說就更多了。

大禹還有個名字叫文命。《說文解字》解釋禹字:禹,蟲也。這些元素,南陽民間傳說中,都能有對應的解讀。

南陽有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條管降雨的龍,降雨太多,老百姓哀哭震天。伴著隆隆雷聲,那條龍下凡吸水贖罪來了。人們問它,你叫啥名?龍說,我叫雨。老百姓說,你是天上的龍吧?它很慚愧地說:“我帶來大災,不配叫龍,我是地上的蟲。”以後人們建廟祭祀它,稱它禹,即雨中的一條蟲。又過了很多年,又發大水了。堯命手下大臣文命去治水,他治水13年,人們說,它比禹的功勞還大呢,就叫他大禹。

口頭史是早於文字史的,它是歷史文獻的一種必要補充。民間傳說作為口頭史的一種,並非全是杜撰附會,有些確與歷史契合。

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有禹王店村,村中有蒼龍廟和一碩大土冢龍母冢。在這兒,“蒼龍出世”的傳說播撒千年。傳說蒼龍之母吃了從河裡撈的像鴨蛋的東西,生下小蒼龍,把母親嚇死了。父親拿菜刀一刀斬斷了它的尾巴,小蒼龍向五朵山飛去。之後每年二月二,蒼龍到龍母冢叩拜母親,雷聲響處,風雨晦暝。

當地人說,這條禿尾巴蒼龍曾化身如犁,開鑿溝渠,輔佐大禹治水驅魔。

《夏本紀》記載,“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亶亶穆穆,為綱為紀”。意為這個人仁德、守信、謙恭、勤勞,能以身作則,令出即行,因此能團結大家完成治水大業。孔子在為易經作注時,在《乾卦》《坤卦》中分別寫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話,提出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種精神。大禹治水突出了這兩種精神,這兩種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