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羅伯特·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一個叫威爾頓預備學院的私立學校來了一位叫基汀的教文學課的老師。這所學校向來注重的是升學率,這也是學校引以為傲的地方,來這裡上學的學生非富即貴,家長對孩子抱了很大期待。學校注重的是怎麼教育學生提高成績、考入名校,而基汀卻一反傳統,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不是直接把所謂的文學知識全部教授給學生,而是開啟學生的思想,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的習慣,讓他們感受生命的熱情,抓緊時間,活出自己。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很多人都把這部電影定義為“教育片”,實際上,它的意義又何止和“教育”有關?它所傳達的,更是關於人如何生存,如何數算自己的時間,如何在短暫的生命中活出自我。

為何叫“死亡詩社”

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以及在看完之後都會發出疑問:這部電影的名稱,為什麼叫“死亡詩社”?其實,這部片子從開始到結束,就貫穿著和“死亡”有關的資訊。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影片開頭,學校的開學典禮中伴隨著一段蘇格蘭風笛,莊重而壓抑的氛圍是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學生們在莊嚴的禮堂中一起朗誦者校訓:傳統、榮譽、紀律、優秀。整個過程莊嚴肅穆,也顯得深沉而凝重。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在第一堂文學課上,基汀老師吹著口哨進來,然後帶領著這些學生們走到校史資料的走廊。看著那些已經作古的校友們,“死亡”這個主題,再次從基汀老師老師向學生們傳達出來:“

我們是蛆蟲的食物,在這兒的每一個人,有一天都會停止呼吸,變冷、死亡。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電影採用冷色調,這就奠定了影片的整個基調。當夜晚,學生們在黑暗的夜色中,身披斗篷,拿著手電筒,伴隨著神秘的蘇格蘭風笛,他們穿過迷霧中的樹林,來到一處狹窄的巖洞中。整個過程顯得詭秘異常。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尼爾是第一個對“死亡詩社”感興趣的學生,每當談到詩歌,談到詩歌裡那些包含著的浪漫、激情、自由、理想時,他的眼睛裡放著光。然而他雖然喜歡演戲,但他生活在一個對他不斷情感勒索的父親控制下。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當尼爾的臉上越發表現出對自由的熱愛,對戲劇的嚮往時,觀眾會慢慢感知,尼爾最終的結局,會是個悲劇。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死亡詩社》的故事背景是20世紀50年代,而美國和西歐大規模的“反主流文化運動”,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一運動的參加主題是青年,他們反對傳統的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和價值觀,提倡衝破約束、追求刺激等)。所以,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基汀老師的做法是在跟整個社會機制對抗,以一人之力抗衡整個體制,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內的悲劇。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本片起名為“死亡詩社”,或許正是想表達“向死而生”的含義。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曾在他的著作《存在與時間》裡探討了這一說法。在他看來,死和亡,是兩個概念,死是一個過程,因為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在逐步走向死亡;而亡,是結束,是一個人走向生命的終點。所以:“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

海德格爾之所以提出這一點觀點,其實是為了激發人內心對“生”的慾望,生命的活力。

人要時刻保持“死”的覺悟,然後,才能在精神上覺悟,才會去重視自己生命的意義,才會在有限的生命裡,才會去拓展生命的寬度,提升生命的高度,真正地、清醒地活出自我。

在影片的最後,雖然尼爾死了,基汀老師也被辭退了,然而當曾經最膽小的託德·安德森站在課桌上,向基汀老師用“O captain,My captain”告別時,當“死亡詩社”的成員們一齊用“O captain,My captain”向基汀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時,我相信,基汀老師已經在學生們心中種了一顆種子,那是對自由的嚮往,和對自我的探索,這顆種子在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裡,一定是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聖經》上有一句話: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尼爾死了,基汀老師離開了,但我們看到了滿教室的的託德·安德森,這便是延續和未來。

《死亡詩社》的現實意義

《死亡詩社》上映於1989年,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50年代,然而時至如今,《死亡詩社》的影響依然存在。影片中的臺詞並不華麗,但卻引人深思。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利用時間,如何面對死亡,這是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死亡詩社》最想要告訴觀眾的,是盡力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為自己而活。

梭羅說:大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那麼,如何活出自己呢,如何衝破他人的束縛、傳統的禁錮?在客觀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其實,這個問題,這部電影裡已經給出了答案。電影中,那個叫查理·多爾頓的學生,公然對抗學校規定,以“死亡詩社”的名字,在校報上發表了要求學校增加女學生的文章,還在校長講話的時候,弄了一出“天堂打來的電話”的鬧劇,而後遭到校長的體罰。對此,基汀老師卻耐心教導多爾頓,讓你勇敢,並不是叫你胡來。“有時候要大膽,有時候要小心。在我看來,被學校開除不是勇敢,是愚蠢,因為這樣你會失去很多機會。”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其實,基汀老師告訴自己學生的,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觀眾的,那就是: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在心中留一方淨土,時刻保持著準備著打破規則,活出自己。當你沒有能力做到的時候,那麼就在現有的既定規則下學會保護自己,在忍受規則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直到你有能力去衝破這些束縛,成為你心中想成為的自己。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最後,以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這段話來結尾,這也是“死亡詩社”的開幕詞: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卻發現自己從未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