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何時最幸福?

人何時最幸福?

雖然我們比古人活得更長久、更健康,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數十年前連做夢都想不到的奢侈品(路易十四的宮廷裡沒有一間符合現代標準的浴室,中世紀最富裕的人家也難看見椅子,古羅馬皇帝無聊時也不能看電視打發時間),又有這麼多科學發明任我們靈活運用,但仍然有許多人覺得生命是種浪費,漫長的人生歲月不僅幸福難求,還時時處於焦慮和倦怠之中。

難道人類註定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懷著非分之想嗎?或許人性的通病就是緣木求魚,四處去尋找幸福的青鳥,把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糟蹋殆盡?本書希望透過現代心理學的方法,探討一個古老的問題:人何時最幸福?若能找到解答,或許我們就可以調整生活秩序,享受更幸福的人生。

在著手寫作本書之前,我發現了一件事,但我足足花了25年時間才認清這是一個發現。說是“發現”或許有點兒誤導,因為自古以來,人類對此就不陌生;但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字眼也頗為貼切,因為儘管每個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卻不曾有人用相關的學術理論加以說明和闡釋。因此,我毫不遲疑,投入25年的時間,研究這個久未有人觸及的心靈現象。

我發現,幸福並非瞬間發生;它與運氣或機率無關,用錢買不到,也不能仗恃權勢巧取豪奪;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縱,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外界事物的闡釋。實際上,幸福要靠個人的修持,事先充分準備、刻意培養與維護。只有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相當於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並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學家密爾說:“自問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覺就蕩然無存了。”只有在不計較好壞、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才會覺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會奏效。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活出意義來》一書的序言裡說得好:“不要以成功為目標——你越是對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錯過它。因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須因緣際會……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並把自己置之度外時,意外獲得的副產品。”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個既無法直接追求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標呢?過去25年的研究使我確信,方法是有的,這條曲折蜿蜒的路徑就從控制意識開始。

人的一生,何時最幸福?

最優體驗

我們對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許多塑造體驗的力量彙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會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對於大多數的力量我們難以控制,例如我們對自己的長相、氣質、體格,能做的改變相當有限。截至目前,我們還無法決定自己要長多高或多聰明,也不能自行挑選父母或生辰八字,更不能操縱戰爭或經濟不景氣。我們體內的基因組合、地心引力、空氣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時——諸如此類不計其數的因素決定了我們一生的際遇:看見什麼,產生何種感想,做出何種反應。由此看來,人類會相信命由天定,實在不足為奇。但也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動,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牽著鼻子走。在這種難得的時刻,我們會感到無比欣喜——一種渴望已久的寶貴體驗,在追尋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這就是所謂的“最優體驗”。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緊鼓滿風帆的纜索,任憑海風吹拂髮際,感覺船隻破浪前行的愉悅——此時帆、船、風、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產生了一種和諧的共鳴。這又像是一個畫家,目睹畫布上的色彩構成互相吸引的張力,在驚訝不已的原創者眼前形成嶄新生命時的感覺。它還像是一個父親第一次見到孩子對他報以微笑時的喜悅。

這種最優體驗不僅在順境時會發生,甚至在集中營的倖存者或剛從千鈞一髮的危機中逃生的人,也有可能在最艱難的一刻突然大徹大悟。林中小鳥的歌唱,艱鉅任務終於完成,或跟朋友分食乾硬的麵包,都有可能成為頓悟的觸機。

一般人認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心無牽掛、感受最敏銳、完全放鬆的時刻,其實不然。雖然這些時候我們也有可能體會到快樂,但最愉悅的時刻通常在一個人為了某項艱鉅的任務而辛苦付出,把體能與智力都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最優體驗乃是由我們自己所締造的。對一個孩子而言,也許就是用發抖的小手,將最後一塊積木安放到他從未堆過的那麼高的塔尖上;對一位游泳健將而言,也許就是重新整理自己創下的紀錄;對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許就是把一段複雜的樂曲演奏得出神入化。每個人畢生都面臨著不計其數的挑戰,而每次挑戰都是一個獲得幸福的良機。

這樣的體驗在當時並不見得愉悅。游泳健將在最刻骨銘心的比賽中,可能會覺得肌肉痠疼,肺腑幾乎要迸裂,說不定還疲倦得差點兒暈倒——但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刻。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時根本就是一種痛苦,但日積月累的最優體驗會彙集成一種掌控感——說得更貼切些,是一種能自行決定生命內涵的參與感——這就是我們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謂“幸福”的狀態。

幸福的代名詞

我在研究中試圖儘可能精確地分析幸福的感覺以及這些感覺形成的原因。我的早期研究物件包括數百位藝術家、運動員、音樂家、棋壇高手以及外科醫生,他們都以自己喜愛的活動為業。根據他們的陳述,我在“心流”概念的基礎上,建立了最優體驗的理論。心流即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我在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小組及後來遍佈世界各地的同人,藉助這套理論模式,訪問了幾千個來自各行各業的人。研究結果顯示,不論男女老幼,不分文化差異,所有人對最優體驗的描述大致都相同。心流的體驗並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獨享,韓國的老嫗、泰國與印度的壯年人、東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納瓦霍族的牧人、阿爾卑斯山區的農夫以及芝加哥裝配線上的工人,談起這些體驗,使用的詞彙都基本相同。

我們最早的資料以訪談記錄和問卷為主,為了力求精確,我們逐漸發展出一套評估主觀體驗的新方法——“心理體驗抽樣法”(簡稱ESM)。該方法是為每位受測者佩戴一個電子呼叫器,為期一週,每當呼叫器一響,受測者就要寫下當時的感覺或心情。呼叫器由一臺無線電發射機控制,每天不定時地共發出8次訊號。一週期滿後,受測者交回一份流水賬式的記錄,代表他一生的一段剪影。到目前為止,我們收集到這種人生體驗的剖面分析記錄超過10萬份,本書的結論也將以這些資料為依據。

我在芝加哥發起的心流研究,如今已散播全球,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專家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除芝加哥大學外,目前收集資料最廣的當首推米蘭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研究所。那些鑽研幸福、生活滿足及內在動機等課題的心理學學者,認為心流足以挽救道德敗壞與疏離的社會學學者,以及對集體亢奮現象和儀式深感興趣的人類學學者,都發現心流的概念對他們裨益良多。有些人甚至還把它擴大應用到探究人類進化或闡釋宗教經驗方面。

然而,心流不僅是一個學術命題,這方面的理論披露才不過幾年工夫,就被應用於許多實際的案例。凡是以改善生活品質為目標者,心流理論總能為其指出一條明路。對於實驗學校課程的規劃,主管的訓練以及休閒商品與服務的設計,它都能給予啟發。除此之外,臨床心理治療、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養老院的活動安排、博物館展出設計以及殘障人士職業訓練等,也都因運用了心流概念而產生了新的觀念與措施。這一切都是在第一篇有關心流的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後,短短十餘年間發生的事。各種跡象表明,這套理論在未來的影響力將更大。

人的一生,何時最幸福?

領航幸福之旅

以往討論心流的論文與書籍大多是學術性的,而以一般讀者為物件、介紹有關最優體驗的研究以及如何將其巧妙應用於個人生活的著作,本書算是首開先河。不過,請不要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傳授速成方法的指南。時下書店裡有上千本書教人如何致富、奪權、求愛或減肥,它們像食譜一樣,教你一步步走向某個狹隘的目標,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貫徹到底。即使這些方法真的管用,能夠讓你變得身材苗條、人見人愛、有錢有勢那又如何呢?通常你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起點,有一連串新的慾望,跟過去一樣不知滿足。真正能帶來滿足感的不是苗條或財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任何書不論立意多麼善良,都無從傳授幸福的秘方。最優體驗有賴於時時刻刻用意識控制周遭事物,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唯有靠個人的努力與創意。本書所能做的,只是呈現幸福人生的範例和一套理論架構,供讀者自我省思和領悟。

本書並不硬性規定何事該做、何事不妥,但希望根據理論繪製出航海圖,領航一段心靈之旅。跟所有值得走一遭的旅程一樣,過程絕非一帆風順,若不全力以赴,對自己的經驗細細反芻,收穫就會很有限。

本書將探討透過控制心靈活動得到幸福的過程。一開始,我們先研究意識的運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識,因為唯有先了解主觀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我們所有的經歷,不論愉快或痛苦、有趣或無聊,都以資訊的形式在心中呈現。若能控制這些資訊,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面貌。

心靈體驗到達最優狀態時,心中澄瑩如練。只有當精神能量(即注意力)專注於實際目標,行動與機緣又搭配得天衣無縫時,才會出現這種現象。樹立追求的目標,能使感官變得井然有序,因為這時,人必須全心投入手邊的工作,將其他一切拋諸腦後。這種為克服挑戰而奮鬥的階段,就是一般人認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任何人只要能夠控制精神能量,並將它專注於既定目標,就一定能有所成長、精益求精。藉此不斷練習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艱鉅的挑戰,使自己更加出類拔萃。

為什麼做某些事會比做別的事更愉快?本書接著探討心流體驗形成的條件。心流是意識和諧有序的一種狀態,當事人心甘情願、純粹無私地去做一件事,不摻雜任何其他企求。經由研究某些會產生心流的活動,諸如運動、遊戲、藝術、嗜好等,就比較容易瞭解人們感覺幸福的原因了。

但改善生活品質不能光靠遊戲與藝術,我們可以運用許多尋求快樂的途徑控制心靈,像鍛鍊體魄、聆聽音樂或練瑜伽等,或是開發在詩歌、哲學、數學等方面的潛能。

大多數人一生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工作和社交上,因此學習把工作轉化為產生心流的活動,並設法與父母、配偶、兒女、朋友相處得更愉快,也變得格外重要。

如何不為苦難所阻,繼續享受人生?人生的悲劇在所難免,即使是幸運兒也難免遭逢壓力。但遭受這些打擊未必就是與幸福絕緣,人在壓力下的反應,往往決定他們是否能轉禍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難。

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對人生掌控自如,使生命豐富璀璨。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是否苗條、富裕、掌權都已無關緊要了。此時澎湃的慾念止歇,得不到滿足的需求如船過水無痕,連最單調的體驗也變得興味盎然。

本書所要探究的便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如何控制意識?如何使意識清明,以便從體驗中汲取快樂?如何觸類旁通?如何創造生命的意義?要實現這些目標,理論上很簡單,實踐起來卻很困難。規則很清楚,每個人都做得到,但自身與環境之間的阻力卻會從中作梗。這倒有點兒像減肥: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做,也都想減肥,但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本書所討論的不只是減輕幾磅,而是攸關擁有寶貴人生體驗的機會。

在說明如何達到最優的心流體驗之前,必須先簡單談談人類處境中潛伏的障礙。古老的故事告訴我們,英雄在“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之前,必須與噴火毒龍搏鬥,與居心險惡的魔法師抗爭。同樣的譬喻也適用於心靈的冒險。我認為幸福之所以難求,最主要是因為人類自以為是地認定宇宙是為滿足我們的需求而存在的,然而現實卻大相徑庭——生命中其實深埋著沮喪的種子。只要某種慾望一時得到滿足,我們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這種長期的貪得無厭,是追求知足常樂途中的另一重障礙。

每種文化為了克服這些阻撓,拯救子民免於陷入混亂,逐漸發展出一些保護機制——宗教、哲學、藝術以及其他能使生活舒適愉快的東西。這些機制使我們相信:萬事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並且給予我們對現狀滿足的藉口。但它們的作用並不持久,幾百年或僅僅幾十年後,一種宗教或信念就被磨滅殆盡,不能再扮演精神支柱的角色。

如果一個人不靠信仰支援,試圖僅憑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能會從極致的生理快樂,或社會公認的最具吸引力的事物著手。因此,財富、權勢與性就成為他們奮鬥的主要目標。然而這些並不能改善生活品質——唯有直接控制體驗感受,從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此時此刻中汲取快樂,才能克服障礙,得到滿足。

人的一生,何時最幸福?

注:上文節選自《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