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說起清朝有名的太監

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李蓮英

可能還會有人報出“小德張”的名字

但其實還有一個太監

當年也是轟動天下的

不過轟動的原因

是因為他的人頭落地

安德海被斬

1

1869年9月16日這天,山東濟南城有一個太監被殺了。

按理說,大清朝的太監成百上千,殺一個太監,也不算什麼大事情。但知道點門道的人,可能就能看出一點不尋常的地方:

大清朝的祖訓是“非經派遣,太監不能出宮”,所以當時走出北京紫禁城的太監幾乎沒有。那麼,山東殺的這個太監,是從哪裡來的?

當時下令殺這個太監的,是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清史稿·丁寶楨傳》中,關於這段事情的記錄,前前後後一共只有85個字:

“(同治)八年秋,(安德海)乘樓船緣運河南下,旗繒殊異,稱有密遣。所過招納權賄,無敢發者。至泰安,寶楨先已入告,使騎捕而守之。安得海猶大言,謂:“汝輩自速辜耳!”傳送濟南,寶楨曰:“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奏上,遂正法。”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這件事大致的經過,就是:

安德海私自出宮,作威作福,到了山東境內,碰到了剛正不阿的山東巡撫丁寶楨。丁寶楨早就看不慣安德海,所以頂住壓力,最終為民除害。

“丁寶楨智斬安德海”的故事,在坊間流傳著各種版本,從野史到故事,從小說到戲曲,乃至到現當代的影視劇,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因為這符合大眾的審美和道德觀念。

但其實這件事背後一直存在疑點:

丁寶楨當時雖然是個山東巡撫(一個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基本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但其實與他“遂正法”的那個太監安德海相比,還真的算不上什麼。

那個大名鼎鼎的安德海,當時是慈禧太后眼前的大紅人。

安德海的出宮,誰都知道是奉了慈禧命令的。但是,偏偏到了山東,就被一個區區的山東巡撫抓起來,一刀給咔嚓了。

真的就那麼簡單?

當然沒那麼簡單。

2

首先,自然先要來說說這個太監安德海。

安德海,生於河北,大概出生於1844年左右,在8、9歲時淨身入宮做了咸豐帝的御前太監。

安德海的一戰成名,是在1861年。

那一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城,才31歲的咸豐帝在內憂外患下急火攻心,在熱河的避暑山莊撒手歸西。在臨終前,咸豐立了自己6歲的兒子載淳為接班人(即後來的同治帝),設立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輔政,同時又把自己的兩道印分別賜給了皇后鈕鈷祿氏(後來的慈安太后)和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

按照咸豐的“頂層設計”,這“八大臣”+“兩太后”的互相牽制局面,應該可以順利保證兒子載淳成年後親掌大權了。

但是,在這個“十人體系”設定中出了一個BUG——有一個人有超出其他九人的野心,同時也有超出其他九人的能力和手腕。

這個人就是慈禧。

作為小皇帝的生母,當時才26歲的慈禧是絕不甘心受到如此多的牽制和壓迫的,但考慮到自己人單力薄,翻盤不易,所以她想到了精明能幹,但同樣被“顧命八大臣”排擠出權力中心的恭親王奕。

奕是咸豐帝的弟弟,也就是慈禧的小叔子,當時30歲,被派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不準到熱河奔喪。在得到慈禧的密報之後,奕欣然決定加入“政變軍團”。雙方在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之後,終於在咸豐帝駕崩一個多月後就發動了一場政變,一舉逮捕了“顧命八大臣”——那就是著名的“辛酉政變”。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影視劇中的肅順形象。肅順一直深得咸豐信任,能力也頗強,一直主張重用漢人,在他任內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皆受照顧。肅順在“辛酉政變”中被捕時只有45歲,隨即被斬於菜市口,據說臨行前大罵慈禧,不肯下跪,被打斷髕骨後斬首。“顧命八大臣”或被賜死,或被流放,或被革職,自此煙消雲散。

“辛酉政變”之後,慈禧順利地掃清了自己掌權道路上的一大障礙,之後自然要獎賞自己的盟友和親信。

恭親王奕毫無疑問居功至偉,由此入軍機處,獲“議政王”頭銜,權傾朝野。而當時雙方密謀政變的情報能從遍佈“顧命八大臣”眼線的熱河傳遞到北京城,再來回通報,慈禧也肯定需要一個極度可靠的人。

這個人,就是安德海。

可以說,安德海在“辛酉政變”背後扮演了一個“跑腿”角色,但卻又是至關重要的“牽線人”。

所以也可以想象,當慈禧上位之後,安德海是受到怎樣的信任和寵愛。

年紀輕輕的安德海,由此官升六品藍翎太監,關鍵是出任了總管大太監,成為了紫禁城內紅得發紫的人物。

3

有道是“年少輕狂”,年輕的安德海少年得志,坐擁大權,難免是要得罪幾個人的。

若得罪其他人,其實也沒什麼,誰都知道安德海背後站的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大家自求別得罪他已經是萬幸了。

但安德海偏偏“神知無知”,得罪了三個最不應該得罪的人。

第一個人,就是恭親王奕。

其實安德海在“辛酉政變”中算是奕“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不求結下“革命般的友誼”,但相互井水不犯河水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掌握軍機處,身為“議政王”的奕是不可能不與試圖大權獨攬的慈禧產生矛盾的。“狡兔死,走狗烹”,在“辛酉政變”成功之後,慈禧和奕之間的明爭暗鬥就開始了。作為慈禧的最忠誠親信,安德海毫無疑問是站在慈禧這一邊的,在與奕的鬥爭過程中,安德海在其中煽風點火,起了不小的作用。

終於,慈禧在1865年成功扳倒了奕,摘掉了他“議政王”的帽子。而安德海作為慈禧的得力戰將,自然也成為了奕的仇人。再加上慈禧生活奢侈無度,奕一直認為是安德海在後面慫恿和縱容,所以更是對他恨之入骨。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奕為咸豐帝同父異母之弟,從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文采武功均在咸豐帝之上,但爭儲失敗後只能成為親王。因為精明機警,人稱“鬼子六”。

安德海第二個得罪的人,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在史書記載中一直以“溫良敦厚”的形象出現,但她15歲被選秀入宮,只用了6個月就連升四級,成了咸豐帝的正式皇后,創造了清朝歷史上最快的“晉升皇后紀錄”,說她沒有任何政治鬥爭經驗,是很難讓人相信的。在整場“辛酉政變”中,如果當時慈安以皇后的身份表態“遵從先帝遺命”,站在“顧命八大臣”那一邊,那慈禧是斷無獲勝把握的,整個晚清歷史也將重寫。

雖然和慈禧做過政治盟友,但作為兩宮太后的東宮太后,慈安的身份其實是高過西宮太后慈禧的,所以兩位太后之間明面上沒有爭執,但暗地裡的互相牽制乃至較勁其實是不少的。

從這一個角度說,安德海與慈安“為敵”也是身不由己——全天下都知道他是慈禧的人,所以是斷無可能獲得慈安好感的。

但前兩個人就算加在一起,也沒有安德海得罪的第三個人嚴重。

這個人,就是小皇帝同治。

在對待小皇帝這件事上,安德海的情商實在欠奉。

慈禧雖然是同治小皇帝的生母,但慈安是正統皇后,所以是同治的“嫡母”。由於慈禧對同治非常嚴厲,而慈安寬厚仁慈,所以同治從小反而是和慈安更親近。慈禧因此不僅有作為一個母親的嫉妒之心,更有對失去權力保障的恐懼,所以自然而然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安德海監視慈安和同治,將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彙報給自己。

忠心耿耿的安德海自然是“使命必達”,這也造成同治多次因安德海的告密而被慈禧責備乃至痛斥。小皇帝常常在宮中做了小泥人,然後用小刀砍去泥人的頭部。身邊的小太監問何故?小皇帝的回答是:“殺小安子!”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同治帝

宮外得罪奕,宮內得罪慈安和同治,換一般人,哪怕有一百個腦袋都早搬家了。

但安德海背後站的是權傾朝野的慈禧太后,所以確實沒人敢動他。

如果一直乖乖呆在慈禧的羽翼之下,安德海估計也能保得一輩子榮華富貴。

但偏偏,他自己決定作死

4

1869年,皇帝同治14歲,他的婚期要排上議事日程了。

有道是“皇帝不急急太監”,皇帝同治還沒有當回事,太監安德海卻急了。

安德海急什麼?急的是自己終於可以有個機會出宮去玩了。

安德海那一年也就26歲左右,年輕人久居宮內,儘管權勢遮天,但難免也會覺得煩悶,誰不想去外面花花世界見識一下?更何況發達了後不出去顯擺一下,猶如錦衣夜行,對年輕人而言尤其是接受不了的。

但從清朝開國後為了防止宦官干政,就定下了規矩:“非經差遣,不準擅出皇城”,違反者基本上都是處以極刑,是為“祖制”。

所以,為了不違背“祖制”,安德海就找了個名目來說服慈禧:去富庶的江南為皇帝採選龍袍以及婚禮必備之物。慈禧對安德海一直是寵愛有加,覺得藉此放他出去玩玩也無傷大雅,所以口頭上也算是答應了。

安德海還算是多了一個心眼,又去託同治小皇帝身邊的太監去“請示”了一下,得到的答覆是:“皇上不管這種事情。”

安德海把這條回覆視為一種預設,心花怒放地準備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向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如果按仇恨程度來排的話,慈安、奕和同治三人中,最恨安德海的其實是並沒有權力糾葛的同治,但那種恨是出於一種主子對不聽話奴才的怨恨,放到一名14歲少年身上,更顯得殺氣騰騰。

按道理,要動安德海,不經過垂簾聽政的慈禧是不可能的。但恰恰是因為同治那一年已經到了14歲——康熙爺14歲開始親政,所以自康熙之後,皇帝只要年滿14歲,都會開始或多或少獨自處理一些事務。

但僅憑同治一人,辦成這件事還是有困難的,好在他有兩個目標一致的有力幫手: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慈安太后,病死於光緒七年(1881年),死時45歲

儘管各類史料從來沒有明確記載慈安和奕在這件事上與同治有過密謀,但從事發後三人的反應來看,三人之間成為同盟或者至少說達成默契,還是有跡可循的,此處先按下不表。

不過在安德海出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到一個具體執行的人。

這個人首先要忠誠可靠,其次要有出色能力,能夠乾淨利落地把這件事辦好。

這個人是誰呢?

5

1869年正月,山東巡撫丁寶楨奉詔進了一次京城。

丁寶楨是貴州人,咸豐三年(1853年)中的進士,在招募士兵與捻軍作戰中立了不少戰功,一路做到山東巡撫,堪稱文武雙全,能力出色。而且丁寶楨清廉自律,還是個有名的“硬骨頭”:

當年科爾沁王僧格林沁架子頗大,表示接見巡撫以下職位的官員不給座位。當時只是山東按察使(相當於省公安局長、檢察院院長和法院院長)的丁寶楨讓人傳話:給座位就見,不給就不見。眾人皆大驚,連僧格林沁本人也對丁寶楨另眼相看,尊敬有加。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晚清名臣丁寶楨,也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從種種跡象來看,丁寶楨成為了同治皇帝三人同盟看中的最佳人選。

按歷史學者馮祖貽《丁寶楨殺安德海一事的史實辨析》中的分析,至少有兩個證據能夠證明,丁寶楨殺安德海絕不是自己一人“臨時起意”。

一個證據,就是丁寶楨在1869年正月進京拜見同治皇帝后,回來寫過一個《謝恩折》,其中有一句話:

“惟有恪遵聖訓,殫竭血誠。於一切應辦事宜,正己率屬,認真經理,馭之以嚴肅,矢之以慎勤……”

丁寶楨以一山東巡撫之職,施政一方是本職工作,最多再加一個剿滅捻軍,皇帝一般不會再給他囑託什麼其他事情,何必要強調一句“一切應辦事宜”?

至於“殫竭血誠”,“認真經理”,雖說有套話之嫌,但也讓人覺得是有所指的。

如果說第一個證據還以揣摩為多的話,第二個證據就相對比較實錘了。

1869年的4月,直隸總督曾國藩的心腹幕僚薛福成去濟南拜訪丁寶楨,住了20天。薛福成的弟弟薛福保在丁寶楨手下做事,所以三人關係相當不錯。

薛福成回憶,當時丁寶楨對他講了這麼一段話:

“今兩宮垂簾,朝政清明,內外大臣各職其職,中興之隆,軼唐邁宋。惟太監安德海稍稍用事。往歲恭親王奕去議政權,頗為所中。近日士大夫漸有湊其門者,當奈何?有間,復言曰:吾聞安德海將往廣東(實為江南,饅頭注),必過山東境,過則執而殺之,以其罪奏聞,如何?”

這段話,是薛福成寫在自己《庸庵文續編》中的《書太監安德海伏法事》一文中的,其中透露了五大資訊:

第一,丁寶楨和薛家兄弟關係非比尋常,什麼話都敢說;

第二,丁寶楨和恭親王奕的關係非比尋常,因為在那場宮廷內鬥中,恭親王被剝奪“議政王”頭銜背後有安德海的“功勞”,區區一個外省巡撫是不可能知道的;

第三,安德海出宮置辦龍袍一事,極為機密,當時同治帝的老師翁同龢都是事後才知道的,丁寶楨以一個外省巡撫的身份早已知曉,很可能是有人事先告知;

第四,安德海去江南置辦龍袍,必須要經過山東;

第五,以安德海的身份和背景,丁寶楨居然有了在自己地盤上殺死他的想法,很難說是臨時起意。

綜合起來看,1869年正月丁寶楨的那次進京,很可能是得到了重要人物的面授機宜,不然以一個巡撫的身份,丁寶楨再一身正氣和不畏權貴,也很難想象會主動去殺慈禧太后手下的第一紅人。

而當時丁寶楨給薛福成的感覺,是早已運籌帷幄,在山東佈下了一張天羅地網。

就等著安德海自己來鑽了。

6

1869年8月,安德海率隨從三十餘人,沿運河坐船浩浩蕩蕩出宮南下。

一路上,一切都是按照安德海的預想,極盡拉風之能事:

僱太平船兩艘,小船數只,豎“奉旨欽差採辦龍袍”的大旗,一路招搖南下。值得一提的是,安德海還命人掛起一面“日月旗”,日月圖案旁,是一隻三足鳥。按遠古神話,三足鳥的主人為西王母,外出則專為西王母採食——毫無疑問,安德海是在暗示自己是在為西宮太后慈禧外出辦事。

途中還恰逢安德海生日,生日當天,安德海拿出一件龍衣陳列在椅子上,他所帶的男女對龍衣下拜,然後為他熱鬧祝壽。當時船停在運河中央,兩岸百姓觀者如潮。

要場面有場面,要內涵有內涵,安德海確實是下足了功夫,卻不知這些排場,都是為他之後作死下的砝碼。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太平船”的模型,即安德海座船的樣式

安德海進入山東的第一站是德州。

一進德州,丁寶楨就已經得到了訊息。隨後,他做了兩件事:第一,立刻下令山東的各路官員嚴密監視,隨時採取行動;第二,立刻修奏摺一封,派信使經驛站日夜兼程,加急向北京傳送。

那封奏摺主要列明四點:

第一,大清兩百多年來,從來沒有派太監到外省辦事的先例;

第二,朝廷要置辦龍袍,有專門的織造局奉旨照辦,根本不用太監來辦,鋪張浪費,勞民傷財;

第三,就算是派了太監,也應該有相關派遣檔案;

第四,安德海一路鋪張浪費,居然還把龍袍拿了出來,這明顯就是有違體制。

這封奏摺暗示的潛臺詞是:以朝廷這樣的聖明,肯定不會做出派太監來辦龍袍這種低階的事情,肯定是這個安德海假借朝廷之名,自己出來遊山玩水,搜刮民脂民膏。

而且,在奏摺的最後,丁寶楨還加了一句話,表示自己已安排屬下“一體跟蹤查拿”。

這就有些意味深長了:你不是請示朝廷的嗎?怎麼朝廷的決定還沒下來,你就自己安排人給“跟蹤”和“查拿”了?

以丁寶楨歷來的嚴謹,是不會做出這種低智商的事的。

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丁寶楨這封奏摺是早就準備好的,也是事先和朝廷裡面透過氣的,因為時間分秒必爭,所以必須兩條腿同時走路。

萬一安德海出了山東境,那就難辦了。

7

丁寶楨還真不是瞎緊張。

當山東各路官員反應過來的時候,安德海一行已經在山東境內過了兩站了。

第一站是山東德州。德州的知州趙新雖然在第一時間就奉命向丁寶楨做了彙報,但用的是“夾單密稟”的方式。這種方式有一個特點,就是情況雖然做了彙報,但是是不存檔的。

換句話說,萬一你丁寶楨沒搞定安德海而被秋後算賬,我趙新是留了一條後路的——沒人知道我稟報過你。

第二站是山東東昌(今聊城)。聊城的知府程繩武倒是聽話的,立刻派人全程跟蹤安德海一行,但是跟了三天三夜,就是不敢動手。

連過兩城,安德海毫髮無傷,可見當時大家對他的懼怕程度——當然,怕的是他背後的慈禧。

誰都吃不準丁寶楨這次到底是吃了哪個品牌的豹子膽,敢動慈禧眼前第一紅人,萬一搞不定怎麼辦?

一轉眼,安德海一行水路轉陸路,就到了第三站:泰安縣。

進入泰安縣後,丁寶楨心裡略為一寬。因為泰安縣的知縣叫何毓福,當初在京城內當的是監察御史,在職期間正是因為參奏安德海,結果被陷害報復,外放到泰安縣做了一個七品芝麻官。

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何毓福接到命令後,當即帶人包圍了安德海一行下榻的客棧,一舉抓住了安德海,連夜押解濟南。

安德海最初被押到堂上面對丁寶楨的時候,肯定是一副“你奈我何”的樣子的,想必可能也說出過“丁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啊!”類似的話。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安德海的最大信心無非來自一點:

我是奉慈禧太后之命去江南採購龍袍,你一個小小的巡撫敢抓我,怕是活得不耐煩了!?

而丁寶楨的態度也很明確:

好的,奉旨?那你有紅標頭檔案嗎?不然就是假冒欽差大臣!此外,你帶婦女,用龍袍,一路鋪張浪費,就算你真是欽差大臣,這也是死罪!

安德海當然沒有攜帶任何檔案,機靈如他,一聽丁寶楨這話,就知道對方是有備而來,而自己這次是凶多吉少。

此時的安德海,終於收斂傲態,“形色惶恐,俯首無詞”。

不過,丁寶楨暫時還不能殺他,因為再急還是要講程式。

他還缺一份聖旨。

8

丁寶楨加急的奏摺一到北京,就被送到了慈安太后手裡。

按理說,這封奏摺要到慈禧太后手裡也過一道,但恰好慈禧太后染病,就直接由慈安太后拿主意了。

這個時間點是否純粹是巧合,現在無從得知。但以慈禧太后在宮中的耳目之多,一封與她最寵幸的太監性命有關的奏摺,她應該不至於不知道。但是,並非像諸多民間故事中所說的那樣,慈禧立刻下懿旨讓丁寶楨“特赦”安德海——慈禧當時並沒有動作。

在慈安太后的召集下,同治帝、恭親王奕一起討論了這封奏摺,並叫來內務大臣核對情況。

但誰都知道,內務大臣只是個擺設,他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當時同治帝說了八個字:

“爾曹如此,該殺之至。”

隨後,“三人小組”召見了軍機大臣,下令立刻用加密件的形式向直隸、兩江、江蘇、山東的督撫發去急訊,要求他們只要一發現有安姓太監進入所轄境內,立刻抓起來——

“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

1869年9月15日深夜,早已做好一切準備的丁寶楨,終於收到了加急送來的朝廷旨意。

第二天,安德海被公開斬首示眾。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安德海人頭一落地,讚譽四起。

在京城的帝師翁同龢,聽到訊息後大呼“快哉!快哉!”

與丁寶楨一度不太對付的李鴻章,在得到這個訊息後立刻通報給了自己的幕僚們,並且加了一句點評:“稚璜(丁寶楨的字)成名矣!”

曾國藩當時患眼病,在聽到這個訊息後,說自己的眼睛都為之一亮,稱丁寶楨為“豪傑之士”。

至於在民間,那更是不得了,“丁寶楨智斬安德海”被演繹出各路版本,流傳至今。

但是,在諸多人中,不能忽視一個人的反應。

9

當慈禧得知安德海被斬的訊息後,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說慈禧不動怒,是不可能的。即便她對安德海的感情有限,但“打狗還要看主人”,這次的斬殺安德海事件,擺明了就是打她慈禧的臉。

但就算動怒,又能如何?

安海“假冒”欽差大臣,動用違禁之物,沿途鋪張浪費,每一條都有實錘的證據,這是怎麼翻也翻不過來的。更何況,丁寶楨還上奏從安德海身上搜出了兩張紙,上面是地方官員的請託之事,這更是坐實了“太監干預朝政”之事,每一條罪狀單獨列出來都是凌遲之罪,更何況數罪併罰?

這很可能也是慈禧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

而光按兵不動是不夠的,等於是被人打臉不還手。當時才34歲的慈禧,隨即使出了一系列老辣手段:

首先,她下令將安德海隨從太監六人,管家兩人,負責保衛工作的鏢客五人,一併處斬;

其次,她下令抄沒安德海在北京的家產,並且將安德海在北京的管家王添福絞死;

第三,她下令將“斬殺安德海事件”前前後後的所有奏摺、上諭統統彙編成條例,規定今後再發生這樣的事,就以此為範本操作。

令一出,慈禧的形象立刻改觀,贏得朝野上下一片稱讚。

慈禧當然不會忘記丁寶楨。

慈禧很清楚安德海是死於誰之手的,丁寶楨只是一個對大清忠心耿耿的官員而已。丁寶楨越是不畏權貴,慈禧就越是不能去當那個衝頭。後來丁寶楨在1876年升任四川總督,就是慈禧的授意。丁寶楨在總督任上整頓鹽務,興修水利,屯墾良田,為地方和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事實上也是為慈禧穩定天下做貢獻——慈禧並沒有看錯丁寶楨。

1886年,丁寶楨死在任上,一身清廉,甚至安葬費都拮据。慈禧特賜丁寶楨太子太保銜,諡“文誠”,入賢良祠。

可以說,同治的“宮廷三人聯盟”借殺安德海挫了慈禧的銳氣,丁寶楨因為殺安德海名滿天下,而慈禧雖然痛失親信,但之後做出的一系列姿態,也為自己博得了一個好名聲。

唯一倒黴的,只有那個安德海。

斬殺安德海:晚清宮廷的一場暗鬥

丁寶楨塑像

10

說回到丁寶楨,加一個尾聲。

丁寶楨在斬殺安德海之後,下令將他“裸屍暴市”,讓老百姓圍觀。

為何要如此“斬盡殺絕”?是不是太不給慈禧面子了?

但按一些野史和筆記的記載和分析,這恰恰是丁寶楨聰明的地方——他是在給慈禧留面子。

當時京城內盛傳的是,慈禧之所以寵幸安德海,是因為安德海當年並沒有完全閹割,是個“假太監”,所以與慈禧一直有不可告人之事。

而丁寶楨下令將安德海屍體示眾,恰恰是在為慈禧洗白——證明安德海確實是太監之身,不可能有什麼風流之事。

至於丁寶楨是不是真送這個人情,慈禧有沒有收這個人情,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