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之說

在老家的臺門房子裡,老祖宗分授家產時留在我家範圍的,有7條木門檻2條石門檻,兩條石門檻就是外牆門口處的,兩條4米多的木門檻是堂前南北兩處各有6扇分別是半花格半木板排門和全木板排門下的,辦酒擺桌時是可以把門檻和門扇全部拆卸移走的,其他都是房間外門、腰間門下的木門檻,是不可移動的。

舊時的木框架結構的建築里門檻是必不可少的,既是內外分界所在,門檻的高低也是品位、身份、地位、權勢等的象徵,當然也起到了阻穢保財的含義,其實際的意義在於門口處起到緩衝腳步,削減外力,減少意外發生的作用。

舊時鄉下人家為女兒說親之時,不中意男家往往言語中會說出“你家門檻太高了”的託詞,不至於駁男家的面子。現在也經常會碰到受限條件比較多、要求比較高的規定被人們戲稱“門檻高”。但也有這種情形,如果一戶人家的小夥子出色或家庭顯赫,做媒的人多,那麼人們也會有“他們家的門檻要被踏斷了”一說了。至於魯迅筆下祥林嫂所要的“捐門檻”,那完全是封建禮教統治下的對犯過錯誤的人的一種折磨也是一種摧殘,因為這個“門檻”代表了自己的錯誤,“捐門檻”就是到廟裡做一些儀式類的活動,把象徵罪孽的門檻燒掉、埋藏或者直接還給廟裡,相當於贖罪。

舊時門檻上站人是不被看好的,小時候調皮的小孩經常會或坐或站在門檻上,相當於在詆譭家庭的權勢和地位,所以大人總會喊“不要立在門檻上,快下來,家裡凳子不是有嗎?坐在門檻裡上幹什麼?”,門檻上也絕不允許有髒東西出現,似乎是象徵了一戶人家的門戶尊嚴,所以總是乾乾淨淨的。

門檻和門坎雖都與門口有關,但有著本質的區別,門坎在下最多與地面相平而門檻則肯定凸出在地上面的,如今“門檻”在城市建築中已經少見了,主要從安全形度考慮會絆腳以及從形象層次考慮到太突兀,所以門檻是和舊時的老建築是相配的,不光是阻隔的界限,同時也是左右上下聯絡的“橋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門檻”就是約束、紐帶,更是留在人們內心的一道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