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上的忙碌症。為什麼這麼忙到底為了什麼?

前兩天出去溜達,在公交站前等車。車還沒停穩,門還沒開,有一位女士就帶著孩子向前擠。

“叫你出門快點,別磨嘰,就是不聽。錯過一班車了,你知道你上的課多少錢一個小時嗎?這個老師是從英國回來的……”後面沒聽清,她們上車了,我和她們不同一輛車。

小女孩揹著個箱子,看樣子是小提琴。後來查了一下,在杭州的小提琴課,還是國外回來,並且還是清明假期的,可能要五六百,更高的也有,這要看等級。

雖然沒有為人父母,但是這位母親的心情我還是挺理解的。畢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啊。同時也挺為這個小女孩感到傷心的,假期作業應該不少吧,看身高也到中學了,還要去上一門特長課。

曾看過一本書,叫作《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快》,德國人寫得。這本書闡述了社會變快的事實,讓讀者自己發現社會變快前後的差異。

快節奏生活,而且這個節奏越來越快,逐漸演變成一個“加速社會”。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輩子只愛一個人;現在vx很快,戀愛快餐自助,一下能喜歡好幾個人。

也會有看到勸人慢一點,讓大家把生活過緩一點的言論。可惜,這樣的文章只是在小確幸,一碗隨時會打翻的雞湯而已。因為說這樣的話的人,他也是一路快過來的,只是恰好這個時候,他有了資格去慢,也就有了一番苦口婆心。

從早忙到晚,口袋裡的錢也沒多多,因為都在反向增多。這時,開始注意到李子柒那般的生活,開始懷念緩慢和悠遠,十分想知道田園生活是什麼樣的體驗?我們還要如此這般折騰自己多久?

我們真的很會折騰自己。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無一例外。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無一倖免。

前幾天一個新聞,坐高鐵上下班是什麼體驗。影片的那位先生6點20起床,7點10分到達高鐵站,8點10到北京南,9點30到工位。一共三小時10分鐘的通勤。下班又是如此,三五年內都得這樣。

這不是特例,還有無數平凡的人過著沒有質量的生活。996,白加黑,一天到晚忙工作,沒有正常節假日,法定休息不過是“法定”而已。他們並非不想慢下來,只是,慢下來的結果就是老闆的一句:“以後好好休息吧,不要來上班了”。

再把目光投向社會里那些默默無為的崗位。環衛工人常常一兩點起床,三點到五點做完第一輪清掃,白天還要不時維持自己的區域,一個月不過三四千。

加速也入侵了藝術領域。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首演時的時長是60分鐘;1987年,同樣的曲子用43分鐘就演奏完了。

每個人都患上了“忙碌症”,隨之而來的是焦慮、壓力、肥胖、躺平。從結果出發,倒推每一個人時間安排。扣除維持生命所需時間,其他剩餘都在工作即可。最明顯的就是一些商業公司按照這樣的演算法,優化出了996,007,所謂本分文化。

久而久之,人成為了異化的物件,其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都在發生變化。在觀念深處,不能允許任何低效率行為的存在。一旦看到事情的進度有些緩慢,就會內在產生焦慮,不由自主地發飆。

各種便捷的工具誕生,使生活便利,本應是好事,以為會有更多閒暇。但實際情況是,生活速度是真的越來越快,閒暇也越來越少了。 “加速”已然不能透過好壞這樣的簡單二元方法加以分辨了。

被人賣了,還幫著別人數錢,這話更適合用來自嘲打趣。

我們身上的忙碌症。為什麼這麼忙到底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