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緝令畫得與與本人不像,為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全民通緝是什麼

喜歡看古裝劇的小夥伴都知道,特別是武俠劇,總有那麼一個橋段,官府要抓拿犯人的時候,會在全城較為顯眼的地方,張貼罪犯的通緝令。一般通緝令上面標註了犯人的姓名、年齡、性別、籍貫與及所犯的罪。還有一個非常抽象的肖像畫,可以說與罪犯本人一點都不像。不過,令人感到不解的,古代靠這樣的通緝令竟然能抓到罪犯,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古代的通緝令畫得與與本人不像,為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其實,在秦朝商鞅變法時期,已經發明瞭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明,就如同今天使用我們的身份證。所以,官府要抓住犯人,只需要搜查嫌疑人的“身份證”便可以輕鬆的抓到罪犯。而且,當時的古代,窩藏罪犯是要犯法的。如果,有人知道哪個人犯了罪與及知道罪犯在藏在誰家裡,而不去上報官府的話,這些人都是要受到連帶責罰的。

古代的通緝令畫得與與本人不像,為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當然,在電視上也可以看見,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官府的人在城門口設卡抓拿罪犯。只要出城的人就挨個盤查,官府抓住罪犯必定會逃到別的地方,要去別的地方肯定得出城的心理。於是,官府的人便守在城門口,只要看到和畫像上有那麼一點相像的人,或者是神色緊張的人,都會抓來審問。

古代的通緝令畫得與與本人不像,為什麼還能抓到犯人?

當然,有些比狡猾的罪犯,官府會透過重金懸賞的方法,好讓大家共同抓拿罪犯歸案,沒什麼比錢更容易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了。全民通緝就好比現代的電子眼,所以,犯罪份子更加容易被找到。而且,古代有為了賞金,專業幫官府緝拿罪犯的一些人,這些人情報要比官府多的多。更容易在短時間內抓到罪犯。

所以,即便是通緝令的畫像畫的跟罪犯不像也是可以抓到罪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