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地震後是如何賑災的?

賑災的賑與什麼有關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遇到了許多自然災害,比如地震災害,據史料記載最早在秦漢時期中國政府就有意識的在地震後進行賑災活動了,秦漢時期地震災害並不少,有學者統計這一時期大約發生所六十多次地震,這時中央政府政府的賑災措施主要是在平時建糧倉,發生地震災害或者其他災害以後,對災民發放糧食,或者直接賜錢,史料中記載有一次地震後政府對地震死者每人賜二千錢,還要就是政府借錢給貧民供一時之需,還有一種是對災民免賦稅和減少賦稅,漢朝時期但凡受災使田地減產一半以上的,免去當年田租。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地震後是如何賑災的?

唐代是時期地震也發生了數十次,相對於秦漢時期唐代政府的救災措施有了進一步發展,從中央到地方都有了完善的水利機構,地震後不光發糧食,還會在當地僱傭一些百姓修建一些公共設施,以工代賑,發放食鹽,布匹,賜給災區棺木,醫藥,耕牛,糧食種子,幫助災民修建房屋,鼓勵災民反鄉,參與重建。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地震後是如何賑災的?

兩宋時期地震頻發,《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至五日不止,壞廬舍、殺人畜,凡十之六”。宋朝政府的賑災措施大都繼承唐朝的救災體系,並且有了一套救災制度,對救災的程式都有了詳細規定,後來的明清大都繼承了宋代的震後救災體制。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地震後是如何賑災的?

明清時期地震救災制度相對唐宋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地震後災區要從下往上一層層上報,中央政府還會派人勘查災情,這一時期除了賑災除了發放糧食之類的,明清政府還會鼓勵民間自發賑災,比如民間自發拿出糧食救濟災民,政府會對其進行嘉獎。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地震後是如何賑災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