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太史令什麼級別

中國古代流傳下許多預言,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推背圖》。傳說為其作者之一的李淳風,也因此冠以“大唐國師”的稱號、多了層高深莫測的色彩。而他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的身份,反而鮮為人知。其實比起真實性仍有待探討的《推背圖》,李淳風生平所著其他專業書籍,更具現實意義。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由於《推背圖》廣泛傳播,李淳風在人們印象中多是法力高深的道士形象。歷史中,李淳風早年確實修過道,他曾在9歲時被父親送入道觀拜師。時值隋末,天下遍地烽煙。修成回家的李淳風,因為人聰敏,經人舉薦,成了李世民秦王府的記室參軍,親身投入到反隋事業中。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李淳風之父李播,對天文學多有研究,寫有介紹天象的《天文大象賦》。受其影響,李淳風自小對天文就有濃厚興趣。25歲時,已頗具造詣的他上奏李世民,指出當時通行的《戊寅元歷》裡存在許多錯誤,並提出18點修改建議。李世民驚異於這個年輕人自信滿滿的樣子。因為天文曆法自古便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敢對這個領域的權威提出異議的,無不是名家大師。抱著懷疑的態度,他讓人對曆法重新考察,結果全如李淳風所奏。惜才愛才的李世民當即採納了其中7條建議,更把李淳風派入太史局任職。

先秦時,太史是專門負責起草文書、記載史事的官吏;同時還身兼國家圖書管理員、曆法編撰員等職。但到了唐朝,太史局已是專門從事天文曆法研究工作的機構。進入太史局,代表李淳風正式成為專業的天文工作者。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年輕人剛開始參加工作總是熱情高漲的,年輕氣盛的李淳風也不例外,而且藝一高,膽就大。任職不久,他就瞄上了用於觀測天體運動軌跡及座標的渾天儀。這種儀器自戰國被髮明以來,就成為觀星測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千年間,天文理論多有發展,但渾天儀進步卻不大。深知這種情況的李淳風,決心改造一個進化版的渾天儀。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貞觀七年(633),全新版渾天儀問世。李淳風在原版基礎上,新增了校準儀器精確度的十字型裝置,並且按照新曆法重新調整了刻度,使之更加精準。而讓新版渾天儀不同以往的地方,是李淳風創造性地把原版兩重結構的儀器改為三重結構。新增的結構叫“三辰儀”,最重要的作用是能測量天空黃道,這是原版無法做到的,也因此,這個全新版的儀器被稱為:三重渾天黃道儀。

渾天儀的發展,因他的改進攀上了新高度。後世雖多有改進,但結構仍基本沿用李淳風的這套儀器。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傳說某日,演算曆法的李淳風發現初一那天將有日蝕。因日蝕為不祥之兆,他不敢怠慢,忙將此事稟報皇帝。皇帝聽罷之後內心不悅,詢問是否算錯。李淳風坦然應答,保證若有誤報,願領死。

到了初一,苦等良久太陽也沒變化,不耐煩的皇帝讓李淳風回家告別親人後,回來領死。李淳風聽言後,在牆上畫了一個標記,面不改色地說,日光照到標記,日蝕自會出現。果不其然,皇帝等到日光與標記重合的時候,日蝕出現了。皇帝大為歎服,李淳風乘機上奏,說這一切都被自己新編的歷法預測到了,現在舊曆法已多有錯漏,不如替換成自己的新曆法。見識到新曆法精確度的皇帝答應了這個請求,並於麟德二年頒行全國,因此新曆法得名:麟德歷。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但《麟德歷》也並非精準無比。李淳風在制定曆法時沒有考慮歲差的問題,或者說他其實是考慮到了,但否認了歲差的存在。其結果導致四十餘年後,麟德歷就顯現“緯晷漸差”的問題,以致後來被《大衍曆》所取代。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古代天文學的研究,多是為了從星象中參悟世間事,因此才有“夜觀天象而知天下大事”。李淳風在占星學上也有自己的著作——《乙巳佔》。但這本書並非只有占星術,它是綜合性作品,其中包含天文、曆法、氣象等多方面的內容。書中不僅記錄了兩種風向儀的製作方法與應用場合,還創造性地把風力從“動葉”到“拔樹及根”,劃分為8個等級,因此李淳風也成了世界上首位對風力進行分級的人。

而對於人們總容易搞混的流星、飛星、彗星、孛星,書裡詳細闡述了它們的區別。即:流星有尾跡光;飛星無尾跡光;彗星尾長如掃帚;孛星光芒圓如粉絮;至於掉落地面的,就稱為墜星;

《乙巳佔》還有一個有趣的點。那就是在《麟德歷》的制定過程中,被李淳風明確否認存在的歲差問題,在這本書裡卻又被詳細論證了存在的必然性。學術上的“自打臉”行為,在中國古代並不多見,李淳風算其中一個。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除了於天文、占星上造詣非凡之外,李淳風還是出色的數學家。這身份的跨度看似巨大,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都需要高超的演算能力支撐,才能計算出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所以每一位優秀的天文學家,同時也會是一位優秀的數學家。

歷代數學家多因自己的研究著作而聞名,但李淳風卻不如此。他對中國數學的貢獻,在於把古代流傳下來的最具代表性的十部數學權威著作重新進行了編撰、註釋,使之更完備、更準確。這套書就是後來被大唐國子監定為官方教科書的《算經十書》。

平生學問非流俗!國師實為真學者,大唐太史令——李淳風

《綴術》,是祖沖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