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自己的家長啥樣?薦設君羅列了16個,總有一款你喜歡的

薦設君整理了16位建築大師自己的宅邸

當建築師變成自己的客戶時,

他會如何給家定義?

當種種約束被解綁,

許多條件被清零時,

建築師們又會如何展現“真的自我”?

自宅亦或是建築師們的又一人生自傳?

1、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自宅位於法國尼斯蔚藍海岸,於1952年建成,被命名為“度假小屋”(LeCabanon deVacances)

但外形卻是一個

極不起眼的小木屋

,柯布西耶只花費了

45分鐘

便設計完成,

只有13平米

的空間。

柯布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是他最簡潔純粹的設計理念與生活方式的表達,和

對於最小居住空間的生活試驗。

“當建築專注於簡單、有力、無形的東西時,通常也是建築最專注於本身和自然的時候。”

柯布手稿

小木屋軸測圖

面積約13平方米,高2。26米的小住宅,回形狀的四周被劃分為四個功能區域,

將起居室、工作室和娛樂室等所有基本功能一齊併入其中。

它在建築學上並不只是物理上的極限空間,更是對在涉及人體工學、尺寸、技術細節、建築材料以及造型等方面的考量。

光線和視野運用上也很講究。

柯布西耶在小木屋整個立面上

只開了三扇可開啟窗

——兩個70釐米見方的方形窗,和一個長條窗:一扇開向岩石,一扇開向樹木,一扇面對海景。

開向岩石的窗

開向大海的窗

窗扇的設計尤為特別,內部的木窗為摺疊窗,一面是柯布西耶繪製的畫作,一面是鏡子。

兩面都

可以將陽光和投向室內的視線遮擋住,又可以由鏡子反射出更多的窗外美景。

開向大樹的窗

柯布西耶在設計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建築朗香教堂時,年近70歲的柯布每天早上5點起床,除了一個菸斗其他什麼都不帶,然後在朗香村的浮日山坐到黃昏,夜晚再在自己的小木屋畫下教堂的草圖……

1952年,柯布西耶接受採訪時說:“在我的小木屋裡感覺棒極了,毫無疑問,我將在那裡結束我的一生。”

沒想到一語成讖,也為柯布對小木屋的浪漫情結留下了一個神秘的句點。

02、貝聿銘

貝聿銘放在第二名是完全沒問題的,巧合的是他老人家也是柯布西耶的小迷弟,連圓框眼睛都幾乎一樣。貝聿銘在紐約有一棟房子,他曾與妻子盧淑華,在該住宅居住超過45年,從結構佈局,到室內裝潢都由其親自設計,裡面用了許多名家的雕塑繪畫等藝術品。2019年,已故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上東城的故居將掛牌出售,要價800萬美元。

該別墅所在的地區也是富豪雲集的薩頓廣場街區。周圍鄰居非富即貴。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再到如今聯合國秘書長官邸就在幾步之遙。

貝聿銘夫婦,時常舉行的家庭聚會,客人有大提琴家馬友友、畫家趙無極、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等,這樣的成功人士。

▲貝聿銘之子貝建中

該別墅所在的地區也是富豪雲集的薩頓廣場街區。周圍鄰居非富即貴。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再到如今聯合國秘書長官邸就在幾步之遙。

▲雅克·利普茲 Jacques Lipchitz(1891-1973)《彈吉他的男人》,1925年作。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手推車(La Brouette(The Wheelbarrow)》油彩畫布,35 x 45 吋,1964作。

▲趙無極(1920-2013)《27。3。70》,1970年作。

▲李可染(1907-1989)為貝聿銘62歲壽辰而創作的《不老松》,1979年作。

作為聞名世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夫婦藝術品收藏眼光果然獨到。據稱此次別墅內眾多藝術品,也將進行展出和拍賣,總值預計超過2500萬美元。

3、彼得·卒姆託

瑞士建築師彼得·卒姆託在庫爾城外的哈登施坦因村裡有3個家/工作室。

今天要介紹的是他建於2004年的混凝土房子。

這個房子建於卒姆託設計生涯的盛期,曾用作工作與居住,但現在已經完全留作自宅用。

建築平面呈U字形,圍繞著一個長院;

面朝街道的部分幾乎沒有開窗,圍繞長院則全部開啟。

整片的固定落地玻璃比木頭工作室更加透明,通風扇則整合進了較粗的向內窗框的構件。

自宅背面

高起來有坡屋頂的一側是卒姆託的自宅和工作室,另一側是其他建築師工作的空間,聯絡兩者的是一個用於會議和評圖的房間。

混凝土的模板使用了

亞麻布

,遠看是一個有雕塑感的混凝土建築,近看卻能發現混凝土表面的織物肌理和用於固定織物的釘槍痕跡。

“ 我工作居住的地方,是在格勞賓登州(Graubunden)一座群山環繞的農村,有時我會想,這對作品是否有影響?我認為就算有,也不是壞事。我的事務所有十四個人,不是四十或一百四十人,日後也會這樣維持下去,因為

我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工作,每一個建築的門把,我都想要一清二楚。

事務所會繼續以這種方式工作,如此我才能親自監督每個環節。”

4、佛蘭克·蓋裡

1977年,蓋裡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買下了一棟建於1920年代的荷蘭殖民風格的平房小屋,歷經多次增改建,這座小屋最終成了

解構主義的一個標誌

1978年完工後,該住宅備受矚目,被一致認為該建築是蓋裡獨創性建築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蓋裡自宅原本是一幢普通的兩層荷蘭式小住宅。蓋裡大體保留原有房屋,但是在改建中,蓋裡採用了在材料、形式上與舊建築完全對立的策略。

這些

添建的部分體形極度不規則。

從材料來看,瓦楞鋼板、鐵絲網、木條、粗製木夾板、鋼絲網玻璃,

全都裸露在外,不加掩飾。

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硬撞硬接,使得蓋裡自宅看起來就像是一棟仍在進行施工的建築。

內部的一些區域已被剝離並暴露出框架、吊杆和裡面的木釘, 而不規則的天窗就像一個由木條訂成的立方體隨意掉落屋頂。

廚房所在地跨在原來的汽車道上,車道的瀝青路面就保留做了廚房和餐廳的地面。

蓋裡與孩子在自宅

5、賴特

對於現代主義四大師之一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我們更多知道的是他的流水別墅,而少有人瞭解他的自宅“塔裡埃森”。

1909年,賴特在外祖父留給母親的一塊土地上,建造起自己的理想家園,給它起名“塔裡埃森”(Taliesin)。

這棟建築集住宅、工作室、學徒工作坊等功能於一體。

不僅是賴特獨立自主的建築事業的起點,也是他中後期建築語言的實驗基地。

因為賴特及其學徒們的使用要求,塔裡埃森經由賴特有過大大小小主要三次的改造,直至1959年去世。

谷川正己評論塔裡埃森是賴特最具代表性的“遺作”,因為即使創造者們都已不在,這組建築至今仍被使用、改造或修復,這恰恰是賴特留下的“有機的存在”。

6、魯道夫·辛德勒

美國建築師魯道夫·辛德勒受教於阿道夫·路斯,曾為賴特工作4年。

離開賴特工作室之後,辛德勒夫婦買下了一塊位於洛杉磯北邊的土地,開始建設自宅。

該自宅結合了建築與社會學的理論,

完全打破了傳統住宅的格局,是一個兼具工作、社交和居住功能的綜合體,

可謂現代主義的經典之作。

辛德勒將這棟住宅規劃了四個房間,由兩個L字形空間加上室內停車場構成的風車狀平面,在保留私密性的同時,也藉由共享廚房和客廳連成一體,同時給予兩個家庭各自獨享的花園空間和半下沉常春藤床苗圃。

西南角花園

除了兩套浴室和蔡斯夫婦的育嬰室外,住宅裡沒有傳統的起居室、餐廳和臥室,整棟住宅只有4間供兩對夫婦使用的工作室。

在住宅南北兩側的屋頂上,辛德勒設計了紅木簷篷,可以掛起遮風避雨的帆布,這個簡單的構造取代了以房間的形式定義出來的臥室。

共享客廳

在施工中辛德勒使用立牆平澆法完成了作為主要結構的混凝土外牆,立面其他部分的材料以木材為主,屋外廊道上方的雨披將建築立面按不同機能切分為兩部分,上半部為高窗,下半部則由可橫向移動的門窗所構成。

細長豎向窗的密實牆面

7、阿爾瓦·阿爾託

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託被稱為“讓現代主義軟著陸”的建築師,他的自宅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一座低調溫暖的房子,就像阿爾託設計生涯的縮影。

1936年,時年38歲的阿爾託完成了自宅兼事務所的建造。這座著名建築並未將辦公場所和私人空間徹底分割,而是運用緩衝的手法連結二者,風格簡潔且具備功能美。

建築為鋼柱支撐混凝土框架,外牆是白色粉刷磚牆。房子起居室區域的牆是木質的,屋頂只有很小的坡度,上層標高的露臺成為居住區和工作區之間的屋頂花園。

客廳中的巨大窗戶

二樓能看到的風景的工作間

在自宅的設計中,阿爾託採用了磚、木材、石材、銅等自然材料,豐富建築質感,而最打動人心的是建築材料經過時間,透過使用、風化、侵蝕等留下的痕跡,讓歲月得以被看見的溫潤質感。

正是從這座自宅開始,阿爾託慢慢脫離正統的理性主義,逐漸形成一套多層級多感官的個性化表達。

8、路易斯·巴拉甘

路易斯·巴拉幹(Luis Barragan)是拉丁美洲現代建築史上最著名的建築師,各種色彩濃烈鮮豔牆體的運用是其設計中鮮明的個人特色。

1947年,巴拉甘設計並建造了自宅和工作室(Casa Luis Barragán)。

這座住宅隨著時間推移所歷經的變化如同一間實驗室,就像屋主本人在普利茲克建築獎答辭中所說的那樣,“我的建築是自傳式的。”

這座建築貫穿著巴拉甘一生鍾愛的數個主題:對宗教的虔誠,光,身體還有馬。

巴拉甘自宅屋頂花園

他所用的都是最平常的幾何形態,沒有刻意的雕飾,建築內部極簡的色彩、裝飾、單一的光源,營造出神秘、純粹的氛圍。

巴拉干將自己的居所設計成安靜神秘的樣子,從內而外都像是一個遠離 “城市喧囂” 的避難所。

外觀和內部之間的差異突出了巴拉幹設想在牆壁內設計高度隱私、親密空間的願望。

自宅內樓梯

自宅內餐廳

前廳、起居室、餐廳、書房, 這些特質鮮明大房間自由地散落在平面中,像一個個“彩色洞穴”。

它們之間的間隙則由一系類小房間填滿。小房間大部分是收納空間“擠”出來的短走道,這些短走道形成了多重的過渡空間。

起居室的正方形落地大窗朝向西側,窗外是巴拉甘精心設計的後花園。落地大窗四邊無框,中間的鋼十字將玻璃分成4塊,象徵著十字架。

巴拉甘的自宅像是另一個他,沒有教條理論的“理應如此”,有的只是從容沉默的對生活深刻而詩意的表達。

9、丹下健三

被稱為“日本現代建築之父”的丹下健三,於1951年開始在東京設計建造自宅。和他設計的廣島和平紀念博物館類似的結構。

但在自宅裡,丹下融入了更加傳統的日本建材如木材和紙,加之受到桂離宮的影響,整座住宅建成後展現的

“日本之美”

,頗有幾分桂離宮神韻。

現代住宅空間設計的靈活可變,在丹下自宅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建築底層架空,以隔絕夏天的溼氣。

底層開放空間的佈置透過一系列柱子與隔牆來實現;二層的房間都有可移動牆、推拉門,可以根據空間的需要隨時擴大或縮小每個房間的大小。因此,最大的房間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分為三個較小的房間。

生活空間由傳統榻榻米模組組成,丹下稍微加大了榻榻米模組的尺寸,以適應現代生活需求。遺憾的是,這座住宅現在已經被拆掉。2018年,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日本建築展”用按比例縮小的模型還原了丹下自宅。

10、王澍

對於第一位中國籍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而言,他的詩意安居需要一個園林。於是在公寓樓內61平米的兩室一廳中,他為自己打造了一座中國傳統文人的園林。

兩室一廳是一個俗常的格局,王澍要重建它。

王澍將原有住宅內所有的門和非承重牆拆除,當房間被抽空後,陽光暢通無阻,“

呈現從日出到日落的全部可能性

”。

在這個一家人生活的場所中,壁櫃與臥室兩門洞之間的空間是園林的“廊”,陽臺上扭轉的盒子是供人休憩的園中之“亭”,五層的書架是高聳的“閣樓”,八盞特別設計的木質燈與桌椅則是一間間平等的“房”……就這樣,建築師以想象的方式為自己構建了精神的棲居家園。

11、約翰·伍重

丹麥建築師約翰·伍重最負盛名的自宅Can Lis,被很多建築評論家和建築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美的住宅之一。

這個房子位於西班牙海島之上,基地位於道路和懸崖之間。道路一側是厚實且沒有開窗的圍牆,阻擋行人向宅內窺看的視線;懸崖一側是窗洞和灰空間,以擁抱大海的美景。

主入口

厚重的外牆透過開窗的方向與大小變化過濾了地中海氣候下明媚得有些刺眼的光線,光成功地塑造如宗教般神聖的住宅氛圍。

建築師特意採用了島上的材料作為自宅建造材料。牆體的砂岩來自不遠處採石場,輔以混凝土的框架結構;屋頂由當地黏土燒製成,天花板形式選用傳統加泰羅尼亞式。

臥室

浴室

廚房

12、伊東豐雄

風一樣的“銀色小屋”是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為自己設計的一處住所,

銀色小屋卻是

完全開放式

的,傳達出輕薄透亮的冷峻感,簡單的幾何形體來組織空間的變化。

建築的屋頂主要用預製鋼構架,玻璃和鋁板構成,透過螺栓固定,安裝及拆卸都極為簡便。

可以根據喜好以及天氣狀況自由組合,使客廳的通風和採光都達到最最佳化。同時,銀色外牆又極好的追求了結構的輕盈。

銀色小屋的拱形的

曲面頂棚 , 是一個活動屋面 , 可以自由開啟

。讓空氣和光線自由地進入室內 。即使是在關閉的情況下 , 透明材料仍能不能阻擋陽光 ,整個建築就好像籠罩在夢境之中 。

“銀色小屋”的頂棚可透過光與空氣

伊東豐雄對這個小屋情有獨鍾,他寫道:“天氣好的時候,我享受著穿堂風,非常舒服;而微雨輕灑讓我來不及回屋裡時,我也不介意站在庭園的樹下靜待雨停。”

13、文丘裡

1961年,後現代主義之父羅伯特·文丘裡開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栗子山上建造住宅。

母親在他即將面臨破產時,成為他的第一個客戶,使文丘裡得以無拘束的施展才華。

“母親之家”是文丘裡的第一個作品,他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充滿著調侃:“你的第一份工作需要與愛相連”。

丹尼絲與文丘裡從1960年開始合作,1967年結婚,他們在這個建築的閣樓中度過了半年時間,隨後搬離到離這裡不遠的另一個住宅。

5週日,文丘裡都會聽著古典音樂一路驅車返回這個建築,當車行駛到靠近住宅的時候(這個距離感屬於不遠不近,恰好可以完整地觀察整個住宅和周遭環境),他會熄滅引擎,停車幾分鐘,只是靜靜地看著這個建築。

14、菲利普·約翰遜

普利茲克獎素有“建築界的奧斯卡”之稱,1979年的第一頂桂冠由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摘得。而在那之前30年,他設計的“玻璃屋”為他帶來了巨大聲譽。

玻璃屋建成於1949年,以落地的玻璃為牆。彼時,尚無多少辦公樓採用玻璃作牆。它的美,它的樸素,使得它成為繼12年前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設計的“瀑布”之後,最為眾人談論的建築之一。

菲利普·約翰遜自宅“玻璃屋”(Glass House)

菲利普的玻璃屋和密斯的範斯沃斯住宅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落成,但從來沒有人去爭論過抄襲一事,因為菲利普·約翰遜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是自己受了密斯的啟發,並毫不吝惜自己對密斯的讚賞。玻璃屋內多擺放密斯設計的傢俱。

在“玻璃屋”可飽覽自然景色,圖中傢俱為密斯設計

顧名思義,“玻璃屋”四牆為玻璃,透明、簡潔的空間中除了圓形的衛生間外全部敞開。

這裡曾是20世紀建築師最關注的建築實驗基地,舉辦過無數次的藝術沙龍,迄今為止,太多的藝術家、建築師來到玻璃屋與一代建築大師神交。

15、巴克裡希納·多西

2018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巴克裡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用自宅見證了自己與妻子的愛情。

卡瑪拉家宅(Kamala House)

多西的家宅以妻子卡瑪拉的名字命名。不同於當時的傳統印度住宅其花園一反常態地位於住宅後方,在提供更多隱私的同時,房子也成為了花園的別緻涼亭。

多西在設計中融合了東西方元素,貫穿了可持續和經濟節能的理念,且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照,而空腔牆壁則起到更高效的保溫隔熱作用。

晨光下的地下室樓梯

房中“四立柱+樓梯”的標誌性結構,最初來自多西見到一束陽光照耀下的妻子拾級而下的動人場景。

除了四個功能房間:畫室、餐廳、廚房和臥室,這座一層半的建築在1986年做了一部分擴建,傍晚時分的暮光下依稀可見。

16、奧斯卡·尼邁耶

巴西現代主義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的自宅有著其一貫的曲線設計,卻少了一份張揚,多了一分可愛。

自宅俯瞰

建築圍繞著一塊巨大的花崗岩,頂部是曲線蜿蜒的白色混凝土平板,由薄金屬管柱撐。除了支撐房子的內部結構,這塊岩石和頂板還結合了室內外空間。人們可以從內部看到外部花園。

尼邁耶夫婦

……end……

……歡迎關注,歡迎推薦……

……圖文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薦設君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