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雞酥肉什麼意思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炸,一個自帶畫面的和音效的詞語。

河南人過年少不了炸,新年要放鞭炮,爆了炸了,噼裡啪啦,吉利。

廚房裡的炸,字同音不同,集儲存食物與成就美味於一身。當家家架起灶火,支起油鍋,食物在高溫之下產生美拉德反應的時候,河南人的年就來了。

藍家夏夏| © 撰文

小米| © 版式

河南人的年味

少不了油炸

就在這幾天,我們編輯部收到了來自豫東的年味兒。如下。

我是蜜朦花,今年快八十歲了。我的童年是在睢縣度過的,記憶最深的是“睢縣糟魚”。

前幾天準備年貨,我在一家農副產品專賣店裡買到一袋真空包裝的黃河糟魚,當日的餐桌上,家人不約而同想起我父親在世時做燻魚的情景。

寓意“ 年年有餘”的燻魚是我家除夕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當時父親在水利單位工作,每年春節前,從水庫裡捕撈出來分給職工們過節吃的魚,每條足有十幾斤重。

父親將魚提回家,清洗宰殺後,分成兩寸見方的魚塊,用料酒、老抽醃製去腥後,再用清水、白糖、老抽、薑片、蔥段、大料、茴香等熬製一鍋醬汁,然後將醃製好的魚塊下油鍋炸熟,出鍋時趁熱放入盛放醬汁的盆中。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油溫極高的炸魚塊,在浸入放涼後的醬汁中那一瞬間,冒出一股鮮香撲鼻的蒸汽,故名燻魚。

父親做的燻魚,色澤醬紅,入口乾香微甜。

看似普通又家常的燻魚,蘊含著深切的鄉情鄉味。品美食,思家鄉,念家人……

睢縣有個北湖,產魚,睢縣人愛吃魚也會做魚。

筆者記憶中最深的“睢縣糟魚”,是睢縣的特產,做的好吃最關鍵在於炸,炸的好的糟魚香酥可口。

做糟魚,睢縣人有先天優勢,可以就地取材。相比之下,睢縣以外的地方就不太常見了,不過炸這一流程是河南人過年的永恆話題。

“俺爹把過年要炸的基本都炸好了”

這不,距離小年還有好幾天,同事家已經開始準備過年要吃的炸貨了,小酥肉、排骨、條子肉、豆腐等堆了滿滿幾大盆。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一位遠在廣東的朋友,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不了河南了,也早早地炸好了,還發來了圖片炫耀。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隨著年之將近,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河南人都將會投入到油炸大軍裡。

麵食稱霸河南炸貨界

在河南,過年油炸的陣仗都很大,炸東西是一家人的戰役。

過年那幾天都放假在家,一家人便會自然分工,大人們忙前忙後,準備食材,而小孩兒就是看火。

在我家,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交給我了好幾年,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個技術活,火大、火小都會挨吵。

除了我家,其他家也都差不多。小鍋要換成廣口大鍋,容器從碗換成盆,有院子的會和我家一樣支起地灶,甚至會動用鼓風機。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在炸的食材上面,河南人當然不會放過麵食,家家戶戶的炸貨裡都有面食的身影,麻燙、油餅、麻花等。

這幾樣繁瑣複雜的也可以直接買,我們公司是民權麻花的回頭客,幾場活動下來便忘不了它的酥脆。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民權貢麻花

對面食的喜愛,我家也不例外,每年必炸麻葉和油疙瘩。

麻葉,也叫焦葉,如其名,長得就像個葉子。

做麻葉要和麵,面裡撒上芝麻,擀成薄片,切成大小均勻的菱形方塊,講究的還會從中間切一刀做成花樣,炸完之後兩面金黃,酥脆可口,口感像撒子。

麻葉吃起來很香,沒什麼飽腹感,容易上頭,是看劇、嘮嗑的最佳搭配,邊吃邊說邊看,一大盆基本也就夠一家人吃個兩三天。

相比於麻葉,我最愛的是油疙瘩,油疙瘩在我們洛陽那裡叫xiong you ger da(翻譯失靈)。

我媽也更愛炸油疙瘩,因為好做,只需麵糊放點十三香等調料、蔥花攪和好,就可以下油鍋炸,流狀的麵糊炸出來邊邊角角,奇奇怪怪,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剛炸出的油疙瘩表皮焦、裡面軟,放久了之後整體鬆軟,和麻葉的口感有很大的區別,當零食或者主食都很合適。

炸丸子也是麵食界裡的翹楚,在信陽把丸子叫圓子,圓滾滾的可愛。

炸丸子分素、肉,素丸子加蔬菜,一般是蘿蔔丸子,肉丸子加肉,雞、魚、豬都可。綠豆丸子、小米丸子在少數不嫌麻煩的家裡也會做。

炸好的麵食,油香混合著面香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河南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冬。不過,炸貨裡缺了肉食,這一年還不圓滿。

過大年得要大葷

大肉加上大油,就是大美味。

在以前,平時恩格爾係數高的家庭對於肉食的開支會有所控制,到了年末難得犒勞辛苦了一年的家人,炸貨裡也就少不了葷食。

現在,人們講究清淡飲食,特別是女孩子要減肥,會對葷食有所剋制。一到過年,爸媽天天整一大桌子菜,胖在所難免,減肥就留到年後吧。

炸貨,一天是炸不完的,後面幾天都是留給葷食的。帶魚、小酥肉和條子肉是基本標配,有的家裡還會炸雞塊、魚塊等。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也愛帶魚的同事

小時候,不太喜歡吃魚,嫌刺多。而過年炸的帶魚,刺少,也不腥。

炸帶魚過程不復雜,凍帶魚去魚鱗、內臟等收拾乾淨,醃製好,裹上面糊一炸,是我新年最愛的美食了。

河南人對帶魚有多執念,要從我記憶裡的一件事說起。

有一年,我家狗偷偷溜到鄰居家,把人家準備的幾百塊的帶魚吃了,賠錢人家也不願意,非得賠了帶魚才算了事。

過年還有個習俗,割肉,肉一般是豬肉,做成小酥肉最適合。

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條,然後加上花椒、鹽、白酒、薑末、澱粉、雞蛋清調勻,醃製幾分鐘後放到油鍋裡炸,炸好的小酥肉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膩。

條子肉也是用豬肉,但多切成方子狀,也就是常說的方子肉、方塊肉。豬肉要先在鍋裡煮,煮個半熟後撈出來,趁熱在肉皮上抹醬油,蜂蜜更好,然後下鍋炸。

炸貨裡的年味兒,河南人都懂

要是不炸小酥肉和過油肉,新年的燴菜、扣碗、小碗湯就沒著落了。

當然,很多家裡也會炸豆腐、土豆片等素菜,炸的種類多,不限於麵食和葷食,沒什麼不能炸的,具體炸什麼還看家裡的食材和媽媽的心情。

在新年伊始,辭舊迎新的特殊日子,炸貨,在河南人的新年餐桌上佔領了一席之地,也成為了河南人味蕾上不可割捨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