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赤貝怎麼吃

明朝“吃客”張岱說:“不施油鹽而五味俱全者,唯蟹與蚶。”

蟹,當然指的是“萬人迷”湖蟹、大閘蟹。持螯啖黃,既鮮美,又風雅,實在找不出理由不愛它。

蚶就有趣得多了,這東西的俗稱“血蚶”,在東南沿海被奉為餐中尤物。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看上去不起眼的瓦楞紋小貝殼,剝開來全是鮮紅色的血狀分泌液,不知者以為腥羶可怖,甘其味者又如嗑藥般不可自拔。如張岱那樣“不施油鹽”就猴急著生吞的吃相,我還真見過不少。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汪曾祺在到訪福建時,也曾吃過血蚶並寫道:“我吃泥蚶,正是不加任何佐料,剝開殼就進嘴的。我吃菜不多,每樣只是夾幾塊嚐嚐味道,吃泥蚶則胃口大開,一大盤泥蚶叫我一個人吃了一小半,面前蚶殼堆成一座小丘,意猶未盡。吃泥蚶,飲熱黃酒,人生難得。舉杯敬謝主人,曰:‘這才叫海味!’”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不過血蚶不宜烹飪過度,不宜多加調料,倒是真的。小時候家裡父母就擅治此味:一筐帶著泥的蚶子買回家,清水先養半天,加一滴芝麻油在水盆中,促其吐出汙物,然後用絲瓜筋一顆一顆刷洗乾淨。上灶時,先將幾片薑片入一鍋清水中,大火煮沸,水要多、火要大、沸得要猛,然後將洗淨的血蚶整筐倒入,大聲數到十,馬上關火撈出裝盤。因為火力旺時間短,不是煮不是汆,謂之“白灼”。

此時的蚶殼微微張開,血紅的貝肉猶抱琵琶半遮面,配上一碟蔥油汁、一碟姜醋汁,那就是無上美味。一家人吃得唇齒通紅,相望大笑。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但在那個衛生條件還相對落後的年代裡,半生的血蚶,總能和“寄生蟲”、“甲肝”之類恐怖的名詞聯絡在一起。然而血蚶這東西,一旦全熟,獨特的鮮甜味道盡失,還會多了點枯敗的怪味,難以下嚥。所以極愛這口的大人們,每次吃白灼血蚶,往往就有種“拼死吃河豚”的心態。而年紀尚小的孩子們,這東西是不被允許多吃的,所以在我的記憶裡,好吃又不能吃的食物,往往就帶著更多的“美味”的光環。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讀大學那會兒,有一次,寧波的同學帶了一罐“醉蚶”送我。這種漁民家自制的美味,用的是新鮮捕獲的血蚶,洗淨之後,與白糖、陳皮、薑片、蒜米一起泡在紹酒裡,兩天後就能吃。酒香很好地帶走了海腥,並襯托出蚶的鮮味,相比醉泥螺、醉槍蟹等等常規的酒泡海鮮,其美妙是令眾芳望塵莫及的。更重要的是,酒精殺滅了生吃血蚶的風險,但美中不足的是,醉過之後的蚶肉,就沒有了鮮紅的顏色,成了近乎於黑色的暗紅,賣相不佳對於追求色香味俱全的強迫症來說是致命的,而且因為沒經過加熱,蚶殼是緊緊閉合的,要開啟必須藉助工具,而我尤嫌其麻煩,所以吃完了那一罐之後,就再沒有追求此味。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陳曉卿說:“美食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這話講得太詩意。而於血蚶的不期而遇,值得一提。那是在函館的一家料理店裡,本意是點一道北極貝刺身的,不巧當天賣到脫銷。店家推薦了“赤貝刺身”,沒吃過,嚐嚐也好。結果準備開動時,愕然發現“赤貝”原來就是血蚶。料理師傅的手藝很好,當面製作,把赤貝剖開,取出肉,在案板上用力摔打。貝肉受到衝擊後縮緊,再用刀飛快片成半透明的薄片,整齊碼在冰盤上,配著辣根和刺身醬油吃:細膩、緊緻,兼有螺片的嚼頭、芽菜的清香和貝類的鮮甜,那種味道,再繁綺的文字都無法修辭。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可見,對血蚶有興趣的,不止是國人。鄰國的饕客們一樣拿此物生吃。所以味有同好,口有同嗜,卻是真理。說到這裡,倒想起了我後來在一家法餐館吃到的另一種做法的蚶——法式鵝肝醬焗赤貝。查了資料,做法也不復雜,取貝肉切片,用橄欖油微微一炒,再盛回貝殼內,抹上鵝肝醬,入烤箱低溫烤制。如果溫度掌握得好,出爐時的鵝肝醬是純熟噴香的,而內裡的貝肉卻依然保持了生鮮的本分,只是沾上了鵝肝豐腴的滋味,口感變得更多層次而富於變化。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

袁枚自詡吃家,他總結說:“蚶有三吃法:用熱水噴之半熟,去蓋、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雞湯滾熟,去蓋入湯;或全去其蓋作羹亦可。”我想,可惜他沒見過法國人高超的手段:既保持了生鮮本色,又用足了烹調技法。不然,袁枚會不會愧嘆,天朝的治食之道,不如西人的奇技淫巧呢?

從白灼血蚶到赤貝刺身,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