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煮茶”火出圈,這種社交新時尚濟南也有

見習記者 杜春娜

兩三個人或者四五個人圍著火爐喝茶,再搭配柿子、紅薯、砂糖橘、花生等零食,近日這種喝茶方式在各大社交平臺風靡。在濟南,開設“圍爐煮茶”的茶館也有不少,年輕人在“煮茶+烤物”之間,把秋冬的儀式感拉滿。

“圍爐煮茶”火出圈,這種社交新時尚濟南也有

“圍爐煮茶”成年輕人新寵

“人間煙火氣”“滿分冬日儀式感”,在社交平臺上,這些宣傳語可謂把人們對“圍爐煮茶”的期待感拉滿。“圍爐煮茶”源於雲南的“火塘烤茶”,二三人或者多人圍在茶臺附近,在烤爐上既可以用茶具煮著茶,也可以在金屬網上烤著食物,一邊品茶一邊閒聊。

在火爐上放一個金屬網把茶具和火隔開,一些柿子、橘子和紅薯也可以放在上面進行烤制。三兩好友圍著一個爐子,喝著一壺茶,吃著一些乾果、紅薯與柿子,同時悠閒地聊聊天,在兩三個小時內,他們盡情享受片刻的鬆弛與愜意。古人“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閒適氛圍在當下得到了“重現”。

不同的茶館推出的“圍爐煮茶”套餐價格不一,價格區間大概在近百元至兩百元之間。套餐中除了茶以外,一般還有柿子、橘子、花生、大棗、紅薯等小吃。譬如濟南“小蘇和下午茶”有158元的套餐,其中就包括茶品老百茶,銀耳蓮子粥一份以及柿子、橘子、花生等小食。

“推出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天大概有30位客人來。”濟南某茶社店長表示,顧客大多數是以20歲-40歲左右的女性為主。“顧客之前看到過店員在用爐子煮茶,覺得很新奇。我們覺得它可能挺受人歡迎的,在研發之後,就推出了‘圍爐煮茶’套餐。”

而在呂女士的茶館,去年11月份,他們就已經開始“圍爐煮茶”了。“當時還沒有可以燒火的爐子,但是今年就有了專門的爐子。”呂女士說,很多客人下午2點多就會來到她的店裡喝茶。

“圍爐煮茶”火出圈,這種社交新時尚濟南也有

輕鬆、愉悅成為消費關鍵詞

除了必配的火爐和茶,茶社也非常重視對“圍爐煮茶”的場景營造。在濟南某茶社內,榻榻米、坐墊、插花相互搭配,再加上傳統的中式摺扇,隨手一拍就拉滿了溫暖的秋冬氛圍感。而除了常見的室內煮茶,庭院、陽臺等也成為人們“圍爐煮茶”的地方。

據介紹,“圍爐煮茶”使用的碳必須要是無煙碳,使用的茶也是三年以上的老茶。“用新茶煮出來的茶水更澀口,而老茶經過時間轉化之後,泡出來的茶水更甘甜。”濟南某茶社老闆劉媛介紹,客人來之前,他們必須要把爐子點著,把點心、茶擺好,把紅薯事先烤一下,如此讓客人一進門就享受到愉悅的喝茶氛圍。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作為一名飲茶愛好者,劉媛認為與其他的飲茶方式不同,“圍爐煮茶”的過程更能令人放鬆,可以帶給年輕人強烈的鬆弛感。“除了‘圍爐煮茶’這種新穎的喝茶方式十分吸引人外,圍在一起喝茶的氛圍,邊喝茶邊烤東西的參與感,都讓很多消費者喜歡上了它。”

同樣是飲茶愛好者,周女士表示,相對於傳統喝茶的儀式感,“圍爐煮茶”是一種很容易使人親近的喝茶方法,它會讓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無論是與朋友交流,還是跟他人談事情,因為在烤著東西,大家也並不會覺得很尷尬,反而很自然、輕鬆。”

“圍爐煮茶”火出圈,這種社交新時尚濟南也有

多方因素助推“圍爐煮茶”走紅

對於“圍爐煮茶”的走紅,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表示,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圍爐煮茶’在某種程度上是傳統茶文化一種展現。在傳統文化愈發受到人們追捧的當下,‘圍爐煮茶’流行也有其必然因素。”王忠武說。

“傳統文化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在此環境中,人們更容易受到影響,從而選擇嘗試‘圍爐煮茶’這種新的飲茶方式。”王忠武指出,“圍爐煮茶”的流行也是因為商家的大肆宣傳與推廣,市民的消費需求被他們所激發。

此外,“當下年輕人面臨很多社會壓力,在相同的年齡段上,他們更需要社交上的需求。” 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副教授張晴也指出,“圍爐煮茶”的氛圍也滿足了年輕人想要多人面對面聊天的需求。

商家可多方面推陳出新

“圍爐煮茶”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但是不少年輕人反映,他們也只是為了追求拍照和打卡。“很多人是受到網紅店的影響,過來體驗一下,拍個照。”濟南寬厚裡一家茶社店長認為,“圍爐煮茶”並不會流行太長時間。“像一陣風一樣,就過去了。”

張晴指出,“圍爐煮茶”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種比較新興的打卡模式,可能會隨著“網紅經濟”“打卡經濟”走紅一段時間,但是因其季節性的限制,發展空間可能受限,市場也比較小眾。“等到春夏季節,人們或許就不會選擇‘圍爐煮茶’了。”

“‘圍爐煮茶’如果想要發展得更為長久,可以給予其附加功能,提升其價值。”張晴提出。與此同時,王忠武認為,“圍爐煮茶”商家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吸收新的文化符號,從包裝、茶具等方面繼續推陳出新,從而滿足年輕人的時尚需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