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

導讀

2019。06。16

人是需要鈍感力的,

就像人總是需要有一些不去察覺的勇氣一樣。

01

“我不樂意做一個遲鈍的人。”

其實這話,不管你問誰,他們都會這麼回答。從小到大,只有被誇聰明的孩子有糖吃,這是多麼樸實的一條真理啊。畢竟不遲鈍的孩子在大人們的眼中代表的就是聰明,代表的就是勤奮好學,代表的就是他的將來可能會更加光明更加出色。而遲鈍的孩子呢,他們在大人眼中,就是坐在教室最後一排,默默無聞,努力聽也聽不進去的那一類人。

其實這個範圍是可以擴大的,我指的並不僅僅是從孩子擴大到每個年齡階段,我指的還有“遲鈍”這個詞的真正範圍。

不要光把遲鈍的感覺侷限在腦子裡面,而把它擴大到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根汗毛,細細體味一番,你可能就會發現遲鈍的好處在哪裡。而真正當你體會到遲鈍的好處的時候,它在你的心中可能就變成了一種才能。這種才能,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把它稱作“鈍感力”。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人是需要鈍感力的,就像人總是需要有一些不去察覺的勇氣一樣。那是一種能把自己保護起來,主動遮蔽外界對自己傷害的能力。就像一個近視的人摘下眼鏡之後,看到的車水馬龍的街道,光影是那麼的美好一樣,擁有鈍感力的人,他的生活也會被鈍化,變得柔和,變得鳥語花香。就像渡邊淳一在書中所說的那樣——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02

我們確實是在承認遲鈍的好處。誠然,遲鈍的孩子可能在智慧上的感知力確實有一點點不足,但是擁有鈍感力的孩子卻不同。對外界的不敏銳也是一種能力,就好比當別人開始諷刺你的時候,你可以一無所覺地、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地度過這個時期。這是一種有益的鈍感,還可以讓你對原本的斥責和諷刺,毫不顧忌,讓你身體的血液能夠順利的流淌。

渡邊淳一曾經提到過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他曾經是一個外科醫生,負責帶他的導師在進行大手術的時候,總有個怪癖——導師喜歡嘟嘟囔囔地指出助手們的過錯。即使渡邊淳一隻是小小的第四助手,那些指責可能也並非是針對他的,但他依然感到惶恐不安,認為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讓導師不夠滿意。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而導師的第一助手,卻對這種指責毫無感受,每在導師指出他的其中一個過錯的時候,這位第一助手往往點頭說“是、是”。“是”字一定要說兩遍,配合以輕微鞠躬彎腰的動作,不管老師說些什麼,這位助手的回答一成不變,甚至讓渡邊淳一覺得導師的呵斥對這位助手本人毫無影響,彷彿在對牛彈琴似的。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忠厚的回答,才使得導師的嘟嘟囔囔來得十分的坦然。導師的嘟嘟囔囔和助手的唯唯諾諾之間,彷彿有某種默契的節奏一般,託這種莫名其妙的氛圍,緊張的手術才得以繼續下去。這位第一助手所擁有的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所帶給我們的並不只是輕鬆的環境和良好的心態,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起著莫大的作用。加拿大醫學家賽裡埃提出了“精神壓力學說”,他認為疾病的形成原因並非只有生理上的因素,還有精神上的持久壓力。就像“賽裡埃實驗”中那隻處於黑暗,並且不斷被棍棒騷擾的小白鼠一樣,人的過度敏銳讓自己飽受驚懼,導致其自律神經過度緊張,從而引發了身體的一系列疾病。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鈍感力就像一層防護罩,融化了向你射來的所有利劍,讓他們變的溫柔遲鈍。其實你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那些老人。他們由於活的時間夠長,並且對自己的未來抱著能活一天是一天的態度,不爭不搶,與世無害,因而他們身上是最具有鈍感力的,而他們也是你身邊相對來說比較溫柔的群體了。

03

有些時候,鈍感力是真的並非人人都所能擁有的。前些日子突然火起來的一個名詞,叫“超憶症群體”,指的是那些把自己從過去到現在的事情記得清清楚楚的人。既然把它稱之為“症”,那麼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疾病。

也許會有人羨慕這群患有超憶症的人,因為他們的記憶力超群,可以記住我們所頭疼的一切事物——比如學生時期的背課文、數學公式、化學方程式等等。但是對於他們自己來說,本身就不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既能記得快樂,又同時能記得住痛苦,正是因為不會忘記,所以痛苦才會放大無數倍。而他們可能就是最缺乏鈍感力的群體。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你是否會因為耳邊的噪音而感覺到心煩意亂?你是否會因為聞到臭的東西而感覺到難以忍受?瞧吧,過於清晰的壞處就在於這裡了。當生命的一切都放大無數倍,你的眼睛甚至可以看得清楚心儀的人臉上細小的絨毛和麵頰下方冒出來的痘痘,你就會明白“水滿則溢,過猶不及”的道理——畢竟人人都有成為完美主義者的潛力,也許就因為那麼一顆痘痘,你就對那個心儀的人不再有好感了。

我常常因為要裝病向領導請假,而營造出臉色蒼白、唇部發青、虛弱無力的姿態。也許是因為角色走入的太深了,假期是請到了,但反而我真的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疾病,這病我也說不準,但它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和我所營造出來的症狀簡直一模一樣!

想要休息一下卻反而把自己的身體弄得不好,這倒是得不償失了。於是我便再也不用這種辦法請假了,也是後來我明白了,由於我鈍感力的缺失,導致一旦有什麼心理暗示的風吹草動,我的身體、我的神經就立刻表現出來,反映在我的姿態上。你瞧,我只是想偷懶,沒承想真是病了。鈍感力是多麼重要啊!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

其實鈍感力的最佳表現也許是在婚姻戀愛中。支撐你和你的伴侶共同生活的動力,時間一長也許就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忍耐。那些曾經在你眼中看起來很美好的小細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也會對它們越來越不耐煩。這時候鈍感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去感知那些讓你不舒服的小細節的存在,而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品味你伴侶身上可貴的優點,這麼一想,維持這段關係好像也不是那麼困難,就這樣,夫妻雙方能夠繼續攜手走一輩子。

渡邊淳一說:“許多時候鈍感比敏感更加有益,動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肯定可以更為悠閒自在,胸襟開闊,因此也更能健康長壽。”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吧——這樣至少我們能活得自由鬆快些。

end

渡邊淳一說:為我們的鈍感力乾杯!